發布會介紹,梅州檢察機關聚焦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完善“專業化法律監督+恢複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模式,助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係統治理。針對工地揚塵汙染、餐飲油煙等重點大氣汙染源,依法開展監督,辦理涉大氣汙染公益訴訟案件6件,督促整治違法排放廢氣和其他空氣汙染的企業16家。圍繞河湖水資源環境、水生態質量保護,開展河湖“清四亂”、妨礙河道行洪等問題專項監督,辦理水源地保護、黑臭水體治理等涉水領域案件28件,督促整治汙染企業、養殖場107個,修複被汙染水域麵積萬餘畝。完善“河長+檢察長”協作機製,建立健全梅州龍岩贛州三省三市跨區域檢察協作,梅、潮、汕檢察機關韓江流域公益訴訟協作等跨區域協作機製,聯合毗鄰地區檢察機關開展巡河活動17次。辦理涉非法轉運、傾倒固體廢物公益訴訟案件共38件,督促清運固體廢物1.6萬噸,督促治理被固廢汙染、破壞的土地48.1畝。
發布會指出,市檢察院聚焦“百千萬工程”,出台服務鄉村振興“17條措施”,與市農業農村局建立檢農協作機製,把服務鄉村生態振興作為重要內容進行部署,圍繞鄉村生態環境保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領域開展監督,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製度,辦理林地、耕地、漁業等農業自然資源保護案件168件,督促治理被汙染、損毀的耕地、林地3434畝。緊盯農村生活垃圾亂堆亂放、農業麵源汙染等問題,督促整治違法養殖場170家。辦理涉飲用水案件21件,督促治理恢複被汙染水源地13處,讓群眾喝上“放心水”。
發布會通報,梅州檢察機關聚焦市委關於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八大工程”的部署,在全省率先建立並持續做實“林長+檢察長”工作機製,開展森林督查案件涉嫌犯罪線索專項監督,推動公安機關刑事立案28件,移交行政機關行政處罰55件,行政機關責令涉案當事人補種1451畝、4.9萬株;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專項監督,立案109件,及時保護古樹名木1862棵。加強對梅州金柚、平遠臍橙、興寧茶油等地理標誌產品的保護,建立“檢察+主管部門+行業協會+重點企業”聯動機製,助力“梅字號”特色產業發展。起訴涉林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17件18人,向違法行為人追繳公益損害賠償金、治理恢複費用等460萬元,並建立勞務代償修複生態協作機製。
梅州檢察機關還深化執法司法跨部門協作聯動,建立“河長+檢察長”“林長+檢察長”“田長+檢察長”等協同工作機製,會同市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林業等9部門建立檢察公益訴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銜接機製。用好最高檢部署的“益心為公”誌願者檢察雲平台,兩級院招募誌願者188人,聘請54名行業專家擔任特邀檢察官助理。積極推動數字技術在生態環境公益訴訟辦案中的全方位運用,建立公益訴訟大數據應用平台,對接12345、12315等平台數據,2023年10月至今通過大數據平台排查出線索85條,立案2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