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公布之後,職能轉移事項的承接工作將逐步向社會組織開放,不過也有部分發展成熟的社會組織已率先承擔起部分轉移職能。對此,記者進行了多方采訪。
據了解,此次職能轉移是我市推動的第六輪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內容之一。在此次公布的《目錄》中,市交通運輸局有7項職能向社會組織轉移,是“轉移大戶”之一。而市交通運輸局行業管理的梅州市道路運輸協會(以下稱“道協”)已在近兩年的實際工作中承擔起部分職能,協助市交通運輸局開展工作。
在道協會長熊召全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摞材料,涉及交通運輸行業質量信譽、安全生產標準化考核、全市駕培工作會議等。熊召全告訴記者,目前道協正在開展對我市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已有16家企業及客運站通過考評。由於該工作是國家交通運輸部首次要求實施,道協自去年6月啟動各項準備工作,包括設立考評機構、考評工作程序、考評服務協議書、管理辦法製定等11項工作並送主管部門審理,獲得市交通運輸局頒發的考評機構認證資質後,開始對企業進行考評。
在此次職能轉移中,道協也將正式承擔起機動車維修行業質量信譽考核、協助交通部門對駕駛培訓行業進行質量信譽考核等工作。熊召全介紹,在交通部門支持配合下,道協將從省交通運輸廳專家庫中挑選各縣、市、區專家跨縣域參與考核,向考核不合格企業遞交限期整改通知並進行複查,若仍未通過複查則建議交通部門進行降級處理。
此次職能轉移,可謂三方受益。市交通局運輸總站負責人認為,在實際運轉中,社會組織通過承接政府轉移的職能,有助於加快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同時,社會組織也可通過公平公正的管理操作,為行業企業服務,提升其在行業內的知名度及地位,便於今後工作開展,並有利於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行業協會對企業的考評有助於幫助我們加快辦事效率、提升服務水平,對行業發展也有規範引導作用。”春宇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勇說。(記者 張柯 通訊員 李東鋒 溫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