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今日風采 > 環境保護
五華錨定目標細化措施夯實“綠富美”生態發展之基
實施“八大行動” 深化“林產融合”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3-09 09:25:35  瀏覽:-
字號:

通過生態修複成功複綠的天雲嶺森林公園,成為群眾休閑好去處。(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昔日山高水遠、無人問津的荒山披上綠衣,變成了一座座人群熙攘的森林公園;曾經阻擋發展的大山,成了林業產業的搖籃,油茶、南藥等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近年來,五華紮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大力推進林業生態建設,通過開展“綠美五華”三年行動,全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逐漸走上“綠富美”的生態發展之路。

  春風又綠江南岸,接續奮鬥景色新。今年初,五華結合實際製定《中共五華縣委關於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關於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決定〉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聚焦短板弱項,從實施森林精準提升等“八大行動”著手,對綠化美化進行全麵部署,以此為抓手進一步提升綠美五華水平,助推五華林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以創森為抓手 持續增綠護綠

  2019年1月,五華在全市率先啟動創建縣級國家森林城市工作,以“綠美五華”三年行動為抓手,以興華高速景觀提升項目為突破口,大力推進國土綠化提質增效,取得明顯成效。

  在五華縣天雲嶺森林公園,大批市民趁著大好春光,在公園裏開啟一場踏青之旅。“家門口的公園建設得越來越美,一有時間就想去登山望遠。”望著掩映在青翠林海中的天雲嶺森林公園,市民鄒慶偉一臉幸福,對他來說這是最好的生態福利。

  五華縣林業局生態保護修複股負責人康煒告訴記者,天雲嶺森林公園所在地土質是典型的“牛肝土”和“黃砂地”,具有土層薄、土壤貧瘠、不保水等先天劣勢,複綠修複難度相當大。2020年,該縣通過采取早謀劃、開大穴、放重肥、選優種、適當密植等措施,讓天雲嶺森林公園成功複綠。天雲嶺森林公園的改變,體現了五華縣全力完成造林與生態修複的決心。“目前,五華縣光‘牛肝土’麵積就有44萬多畝,約占全縣國土麵積的9.06%。”康煒說,這也從側麵反映了五華推進植樹造林工作的艱辛。

  在探索前行中,五華成功“征服”了一片片特殊困難造林地,轉水鎮楓林村義務植樹示範點、興華高速公路沿線撂荒地等“貧瘠地”披上了綠裝,長出了茁壯的樹苗,一係列喜人成效更加堅定了五華誓把荒山變青山的信心和決心。目前,五華全縣森林覆蓋率69.23%,森林蓄積量903.93萬立方米,有市級以上自然保護區12個,全縣城鄉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森林生態承載力和服務功能顯著增強。

  在抓植綠的同時,五華還持續加大護綠力度。該縣通過加快推進“一網三行動”工作,提升森林防滅火工作水平,切實守住綠水青山;印發工作方案,嚴格落實森林資源管理責任,構建“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格局。

念好“山”字經 做活“林”文章

  五華山地多,氣候適宜,依托自身資源稟賦,不斷優化林業產業布局,做活“林”文章,通過規劃引領、落實獎補等措施,探索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位於梅林鎮的琴江園油茶生產林示範基地,近年種下的8500畝油茶果林鬱鬱蔥蔥,農戶穿梭其中正忙著管理油茶樹。“隨著油茶逐年豐產,管理和采摘工作量加大,於是便發動周邊農戶過來,既解決了采摘人手不足的問題,又給農戶增加了創收渠道。”基地負責人宋鳳萍告訴記者。

  近年來,五華把油茶產業作為調整林業產業結構、打造綠色經濟、增加林農收入的重要舉措來抓,重點打造了梅林鎮琴江園等一批示範基地,目前全縣種植油茶3.8萬畝,建設有規模的油茶加工廠4家,年產值3500多萬元;種植珍貴樹木2.7萬畝,年產值1400多萬元。

  五華還積極鼓勵引導群眾和企業大力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林農”的經營模式,全縣現有國家級林業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15家、省級林下經濟示範基地5個、省級家庭林場1個,發展林下種植麵積3萬多畝,年總產值約1.05億元,有效帶動了林農增收致富。

  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中,五華還把森林旅遊產業發展列入行動計劃,作為產業項目來抓,通過政府主導,整合森林資源打造森林旅遊產業。在國家森林鄉村、廣東省十大魅力古樹鄉村——郭田鎮龍潭村,古樹、小橋流水等元素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前來遊玩,享受“森”呼吸,帶旺了當地的人氣和財氣。

  下一步,五華將繼續推動生態富民產業發展,大力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促進林業一、二、三產業融合協調發展,重點扶持油茶等林下經濟,引導龍頭企業示範帶動,做強做大油茶、紅木等產業,推進森林康養、森林旅遊等產業集群發展,提升林業產業服務水平。

聚焦短板弱項 綠美五華提質

  實施森林精準提升行動、城鄉一體綠美提升行動、綠美保護地提升行動、綠色廊道品質提升行動、困難立地修複提升行動、綠美資源管護行動、綠色經濟增長行動、全民愛綠植綠護綠行動……記者梳理翻閱《方案》發現,五華在看到近年來造林綠化成績顯著的同時,也積極正視目前林業生態還比較脆弱、林相景觀較單一、林業產業與發達地區差距較大等短板弱項,從“八大行動”著手,劃定責任單位和時間表,深入推進綠美五華生態建設。

  林業保障性苗圃是保障公益性造林苗木供應、承擔新品種新技術研發應用的重要陣地和發展平台。在水寨鎮高車村保障性育苗基地,工作人員正在認真管護培育出來的苗木,種類包括銀葉金合歡、紅錐、木荷、大葉相思、小葉紫薇等品種。“這個保障性育苗基地是今年成立的,能夠保障苗木供應,價格也更具優勢。同時,基地也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培育優化更多適應性強、適宜當地種植的苗木,能夠有效提升植樹造林存活率。”基地負責人曾祥輝告訴記者,保障性育苗基地的建立,為綠美五華提供了更強保障。

  今年開春以來,五華還組織實施豐富多樣的全民愛綠植綠護綠行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植樹造林活動中。3月5日,五華縣成立關注森林活動組織,該組織是由五華縣政協牽頭發起的廣東省首個縣級關注森林活動組織,充分發揮政協的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作用,通過組織機構開展豐富多彩的關注森林活動,推動全民形成“關注森林、愛護森林”的意識,共同建設綠美五華。

  根據《方案》,至2027年,五華將完成林分優化提升10萬畝、森林撫育提升15.5萬畝,建設國家儲備林10萬畝;至2035年,累計完成林分優化提升26萬畝、森林撫育提升50萬畝,建設國家儲備林30萬畝。(撰文 賴鋒 張炳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