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今日風采 > 社會事業
體育(2019)
來源:市地方誌辦  時間:2021-04-15 11:50:33  瀏覽:-
字號:

  群眾體育

  【政策引導】  2019年,梅州市出台《梅州市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19—2020年)》;起草編製《梅州市振興“足球之鄉”新十年規劃(2020—2029年)》初稿,完成第七次修改,召開專家評審會;草擬《梅州市足球與文化共融發展方案》;修改完善《梅州市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9—2050)》。

  【體育場館建設】  2019年,梅州市貫徹落實國家發改委《全國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試行)》,科學部署,創造條件申報,對縣級137塊足球場地項目申報材料進行梳理整合和實地核查,其中,廣東華京體育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申報的梅州客家足球俱樂部足球場獲得中央資金補助。根據《梅州市城市社區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規劃先行,因地製宜,推動社區足球場地建設,全年在梅州城區新建15塊社區足球場。開展梅州市中心城區體育場地規劃調查研究,推動足球場等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納入全市土地空間規劃。2019年,全市有足球場地756個,新開工足球場42塊,完工足球場30塊,被國家發改委、國家體育總局、國務院足改辦授予全國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重點推進城市,被住建部、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城市社區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試點城市。

  年內,梅州市實施社區體育公園建設工作,全年新建社區體育公園10個,已完成4個,其他6個規劃推進中。開展全民健身器材配建與更新維護工作,及時更新更換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已殘舊損壞和超期使用的全民健身器材。五華縣投入近5億元建成威光體育館並投入使用,投入近5000萬元新建五華縣長樂遊泳中心;豐順縣投資近6億元興建堅真文化體育中心。推進縣(市、區)300千米健身步道建設,力爭2020年打造2400千米健身步道。落實體育惠民政策,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市劍英體育館、梅縣曾憲梓體育場、梅縣文體中心和平遠文體中心4個大型體育場館全部免費低收費開放。年內,梅州市通過委托第三方核查和各縣(市、區)體育部門調查統計,全麵完成全市體育場地調查統計工作。

  【群眾體育活動開展】  2019年,梅州市舉辦群眾體育活動11305場次,47.9萬人次參加,其中足球活動5313場次,12.8萬人次參加,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9.56%。主推以足球為重點的係列賽事,舉辦梅州市第一屆棕櫚客家杯“一帶一路”國際足球邀請賽,為梅州市曆史上參加國最多的一次國際賽事;舉辦梅州市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係列活動之2019年青年足球文化節,以創新的思維方式宣傳優秀足球文化;舉辦2019年市直機關第六屆“七一杯”足球賽,為足球與黨建、創文相結合的典型賽事;舉辦伊利客家杯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足球邀請賽,促進梅州市青少年足球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以“一縣一品”為主導,打造各縣品牌賽事,梅江區以校園足球聯賽、籃球賽和羽毛球賽等群眾參與度高的健身賽事為主線,舉辦百裏徒步活動,引領城區全民健身新時尚;梅縣區舉辦第二屆客商銀行·2019世界客都長壽梅州馬拉鬆賽,吸引近1.9萬名國內外“跑友”齊聚梅州,承辦2019年中甲職業足球聯賽和足協杯賽,為球鄉職業足球聯賽提供各方保障;興寧市開展以賀歲杯、鄉鎮足球聯賽、女子組足球聯賽為重點的足球賽事,結合花燈文化旅遊節舉辦千人徒步活動,舉辦100千米騎行活動、農耕趣味運動會和籃球比賽等群眾賽事;平遠縣活化紅色資源,圍繞重走“中央紅色交通線”主題,舉辦2019年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第10屆北京國際山地徒步大會梅州·平遠站活動,舉辦“賀歲杯”、足球聯賽和足球進校園助教活動,促進足球運動普及;蕉嶺縣依托傳統節日,舉行賀歲杯和草根足球聯賽,以及羽毛球、中國象棋、乒乓球團體邀請賽和徒步活動等賽事,豐富群眾文體生活;大埔縣開展“全民健身日歡樂跑”活動、協助省局舉辦“潮梅穿越徒步活動”;豐順縣舉辦第七屆中國·梅州豐順“喜德盛杯”國際自行車邀請賽、中國山地自行車聯賽,促進群眾體育和體育產業融合發展,舉辦“五一”勞動杯、鄉鎮、校園足球聯賽和全民健身日係列活動等;五華縣舉辦“四國”女足錦標賽,促進女足國際交流,開展“球王杯”“五四”青年足球比賽、籃球賽、百公裏騎行活動、乒乓球、羽毛球和球王故裏五華馬拉鬆賽。組織群眾參加省賽事活動獲得佳績,參加省健身氣功站點聯賽,獲得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參加省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能大賽,獲得4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參加省健身氣功氣舞大賽獲得二等獎;參加省第九套廣播體操比賽獲得二等獎。

  年內,梅州市發揮“全民健身日”“體育節”和創文工作等係列活動的牽引帶動作用,引導各單項體育協會、體育俱樂部開展全民健身係列活動。“體育節”期間,舉辦各類群體賽事活動78場,2.4萬人參與,宣傳報道250次;“全民健身日”期間,舉辦各類群體賽事活動9場,約1萬人參與,宣傳報道31次;結合創文工作,舉辦“尊老敬老,厚德仁愛”為主題的“我們的節日·重陽”登高賞菊活動,340人參加。

  【健身指導】  2019年,梅州市舉辦體育場地統計調查工作培訓班、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培訓班、廣東省全民健身信息管理係統培訓班,以及足球、太極拳、健身氣功、柔力球和廣場舞項目的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承辦2019年廣東省健身氣功巡回教學活動,參加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9人、一級培訓12人、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4期169人、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10期570人,參加2019年梅州市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管理工作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培訓班等,不斷提升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專業能力。舉辦健身氣功聯賽選拔賽,選拔一批有代表性的指導員參加省級比賽,展現梅州體育指導員風采。年內,全市有指導員12562名、鎮(街道)社會體育指導員服務站點95個、街道社區晨晚練體育活動點70個、健身氣功站點81個,以健身活動點為陣地為群眾提供全民健身指導。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和體質測定工作,全年完成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樣本量2520個,體質測定站常規監測樣本量1.3萬個,開展健身講座2場。加強對市縣兩級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和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站評估工作,服務基層群眾健身需求。開展全民健身誌願服務活動,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進社區、廣場,為廣大群眾出具運動處方,傳播科學健身知識。組織優秀指導員隊伍,到各縣(市、區)開展全民健身誌願服務活動,為學生和廣大村民講授健身方法、傳授運動技能,提供科學健身服務。

  【協會社會化建設】 2019年,梅州市有注冊登記的市級單項體育協會30個、俱樂部13個,涵蓋足球、籃球、太極拳、健身氣功、輪滑、瑜伽等老少皆宜、全民健身參與度高、群眾喜聞樂見的項目。完善《協會評估資助辦法》,優化評估要求,引導各單項體育協會加強內部規範管理,調動各類體育協會組織參與全民健身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全市各單項體育協會組織建設得到進一步完善,形成較為係統的協會健身網絡組織。促進市足協加快實體化進程,構建市、縣、鎮、村足球協會及足球俱樂部,2019年,全市有足球俱樂部100多個、鎮足球協會35個、球迷協會4個。

  【首屆梅州市足球聯賽舉辦】2019年9月29日至12月21日,梅州市組織舉辦首屆梅州市足球聯賽。全市12支球隊500名運動員和裁判員、教練員曆時近3個月,為廣大群眾奉獻132場主客場精彩比賽。最終梅江西陽奪得冠軍,梅江發泰獲得亞軍,興寧足協獲得季軍。

  (梅州市體育局)

  競技體育

  【省市運動會籌備工作】  2019年,梅州市做好新周期省運會籌備工作,確定全市參加2022年廣東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的14個大項目(足球、田徑、乒乓球、羽毛球、舉重、跆拳道、空手道、蹦床、武術、拳擊、高爾夫球、遊泳、籃球及曲棍球),各項目隊基本完成組隊並轉入正常訓練備戰。落實市運會籌備工作,印發《梅州市第九屆運動會規程總則》,擬定各項目小項目的設置,利用市運會這個綜合性競賽作為訓練杠杆,為備戰廣東省第十六屆運動會打下堅實基礎。按照省《關於2019年廣東省青少年體育賽事注冊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運動員申報注冊工作,確保梅州市運動員順利參加2019年廣東省青少年各項體育賽事,為備戰廣東省第十六屆運動會提供後備人才保障。據統計,2019年全市運動員首次注冊申報1369人(審核通過1053人)、年度確認申報208人(審核通過208人)、教練員注冊132人、裁判員注冊96人。

  【青少年體育發展】  2019年,梅州市完善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五級訓練體係:構建以市、縣、區業餘體校為龍頭的訓練網絡;構建以國家、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為主的訓練網絡;構建以職業俱樂部梯隊建設為目標的訓練網絡;構建以社會俱樂部、各單項協會為主的訓練網絡;構建以校園青少年體育為重點的訓練網絡。實施青少年體育賽事工程,采取“以賽促學,以賽促訓”的模式,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調動社會力量,撬動社會資本,舉辦青少年體育賽事,全年舉辦足球、田徑、乒乓球、羽毛球及舉重等賽事500多場,3000多人次直接參與。全年參加二青會、青少年U係列和青少年省錦標賽、冠軍賽等省級及以上青少年體育賽事獲得32金、34銀、30銅。

  年內,梅州市開展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活動,利用假期、周末及課後時間,強化青少年運動技能培訓,使青少年掌握一至兩項體育技能,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舉辦“2019年全國青少年體育冬夏令營(廣東站)梅州足球冬夏令營”活動,覆蓋全市8個縣(市、區),梅州青訓外教埃爾德、女足主教練遊紹東等140多名具有豐富、專業教學經驗的足球教練為全市1300多名足球小將提供免費的足球技能培訓。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精神,帶動青少年響應《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舉辦“梅州市青少年體育嘉年華”活動,300多名青少年運動員直接參與。

  年內,梅州市以《國家“十三五”綱要》為主線,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化“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及城市之間的足球交流與合作,主辦梅州市第二屆伊利·客家杯“一帶一路”國際足球邀請賽,邀請巴西、日本、泰國、葡萄牙等“一帶一路”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以及國內16支青少年足球隊250人參與,舉行32場賽事,搭建青少年體育交流平台,助力青少年體育事業發展,探索足球特區國際合作新路子,提升梅州“足球之鄉”品牌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體校隊伍建設】  2019年,梅州市加強市體校建設,進行機製和體製改革,建立和完善《加強政治紀律教育工作實施方案》《督查問責方案》《崗位晉級工作方案》等各項工作製度,促使市體校工作提質增效。完善硬件設施,對學生宿舍、田徑場塑膠跑道進行改造,建設體能訓練房工程,裝修教室及購置科研醫務室設備,改善市體校的教學訓練和生活環境。抓教學管理,市體校2019年上半年期末考試成績比上一學期及格率提高8%、優秀率增長6%,教學質量穩中有進。加強校園文明建設,舉辦“創建文明校園啟動儀式暨‘六一’活動”,以及文明班級、宿舍、運動隊、標兵等活動。加大人才引進,在引進2支葡萄牙外教團隊執教梅州市體育運動學校足球項目的基礎上,繼續引進巴西桑托斯足球俱樂部足球外教團隊分別進駐梅江區15所學校和縣(市、區)體校,全年有40名足球外教指導青少年訓練;引入國內高水平的田徑、乒乓球和羽毛球教練員進校園,選派專業教練員和體育社會指導員進入學校,指導或開展學生課餘訓練。將下一周期省運會項目下放到各縣(市、區):梅江區(羽毛球、武術散打、遊泳)、梅縣區(高爾夫球、拳擊)、興寧市(跆拳道、蹦床)、豐順縣(武術套路、籃球)、五華縣(曲棍球、空手道)、市體育局運動學校(田徑、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舉重),實現業餘體校開展體育訓練,培養競技體育後備人才。

  年內,梅州市有省級以上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3所(足球8所、田徑3所、乒乓球1所、羽毛球1所),市級足球傳統項目學校24所,國家、省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15所和校外體育活動中心2個,新申報省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4所。

  年內,梅州市貫徹落實《全國各級各類體校教練員人才教育培訓規劃(2018—2022)》,擬定《2019年梅州市教練員參加全國全省培訓班的方案》,舉辦足球教練員培訓班2期、跆拳道教練員培訓班1期,派送一批優秀教練員參加7期全國、全省教練員培訓班,全年參加培訓的教練員400多名。采取“引進來,送出去”的措施,加強裁判員的培訓工作,承接並組織好國家級裁判員培訓班,聘請高水平的導師對裁判員進行培訓,使用新穎的培訓方式,培養出本土精英裁判員隊伍;多渠道派送本土裁判員學習先進的執法方法,通過開展賽事促進本土裁判員上場執法,提高本土裁判員的執法水平。製訂《2019年梅州市體育係統足球比賽裁判員工作酬金標準(意見稿)》,提高薪酬,留住人才,全年培養國家級裁判員2名、國家預備級3名、國家一級裁判員31名及國家二級裁判員727名。重視運動員的培訓工作,做好申報一級運動員和審批二級運動員的相關工作,全年有49名運動員(足球項目除外)申請運動員等級證書,其中一級運動員11名、二級運動員38名。

  【梅州承辦2019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2019年,由廣東省體育局主辦,梅州市體育局、梅州市教育局、梅州市足球協會及梅州市校園足球辦公室共同承辦,梅州市體育運動學校、梅江區青少年業餘體育學校、梅縣區青少年業餘體育學校、興寧市青少年業餘體育學校、五華縣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各業餘足球俱樂部及各網點學校協辦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在梅州舉行,3300多名6~18歲的青少年兒童參加。活動分3期舉行,通過開展具有趣味性、專業性、針對性的訓練,向學員們傳授足球理論以及運球、控球、接球、短傳球等各項基本技術,幫助學員們掌握足球技術要領,提升對足球運動的興趣與理解。

  (梅州市體育局)

  體育產業

  【體育彩票銷售】  2019年,梅州市創新銷售思維,幫助傳統體彩度過受高頻競彩政策調整影響的銷售低潮。全年銷售體育彩票3.55億元,排全省第14名,其中梅縣、興寧、蕉嶺、豐順銷量增長,興寧、豐順完成全年任務;籌集市級公益金2671萬元,繳交個人偶然所得稅1694萬元,創曆史新高;市場占比為51.59%,領先福彩;大樂透市場占比為44.17%,排名全省第一;世界客都足球主題即開票於12月21日成功上市,全國發行,成為世界客都足球之鄉城市宣傳名片,全省發行銷售額200萬元。

  【體育產業構建】  2019年,梅州市扶持廣東躍速體育股份有限公司和廣東紅旗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等本土體育實體經濟發展,組織企業參加2019年第十四屆斯邁夫國際體育消費展覽會、2019廣東省體育用品博覽會暨粵港澳大灣區體博會等,全方位宣傳展示梅州市體育產業發展成就和創新成果,加強城際之間交流合作。廣東紅旗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獲得軟件著作權1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外觀設計專利2項,產值比上年增長約3倍,實現規模以上企業的目標,被省體育局評為廣東省體育產業示範單位,實現零的突破。

  年內,梅州市跟進“兩甲一超”球隊總部經濟建設,發揮“兩甲一超”三支職業球隊每年37場主場賽事的影響力,促進體育賽事消費,提高城市影響力和知名度。做好“一縣一特色”品牌賽事,通過體育賽事帶動文化、旅遊等消費,實現產業的融合發展,同時構建賽事推動產業落戶的格局。

  年內,梅州市運用創建足球特區載體,製訂《梅州市“5311”綠色產業體係體育產業(2019—2023年)五年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2020年重點項目表以及全市重點體育企業名單庫,形成梅州市《體育產業在建或籌建投資項目庫》《潛在招商體育項目庫》,促進體育事業向體育產業轉化,助推體育產業邁出新步伐。梅州市重點項目梅州國際足球訓練基地(包括梅州市青訓基地、冬訓基地、南方足球場地草坪研究中心、足球大數據研發中心,簡稱“兩基地兩中心”)成為廣東省重點項目,擬投資2.8億元,立項和項目前期工作正在推進。推進五華縣橫陂鎮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的規範建設,8月開始試運營,年底完成總體建設進度的54%。推動豐順縣堅真文體中心的項目建設,該項目總投資5.5億元,年底動工建設,計劃於2021年7月1日前完成主體工程並交付使用。完成總投資4.5億元的廣東躍速體育產業園項目前期工作,項目將於2020年上半年正式開工建設。促成國家級女子足球訓練基地項目落戶梅州,梅州輝駿足球俱樂部更名為梅州五華足球俱樂部,俱樂部計劃投資8億元~10億元,在五華縣河東鎮黃湖村天雲嶺建設國家級女子足球訓練基地。   (梅州市體育局)

  梅州創建中國足球特區

  【機構成立】  2019年,梅州市成立由市委書記陳敏任組長的梅州市創建足球特區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市22個相關成員單位共同推進特區創建工作。全年召開7次成員單位推進會,推進創建足球特區工作。8個縣(市、區)全部召開足球工作會議,全麵推進創建工作。

  【專項規劃編製】  2019年,梅州市聘請專家團隊編製完成特區策劃方案及建設規劃方案,通過北京專家評審會的專家組評審,並報省體育局、省足協通過,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代表國家體育總局對《梅州創建中國足球特區規劃》給予肯定及提出建議。全市將規劃的九大重點任務分解給22個成員單位共同推進。

  【專項政策出台】  2019年,梅州市成立特區辦,統籌全市各單位按照任務分工共同推進創建工作,協調解決製約梅州足球發展的瓶頸問題。特區辦成員單位包括體育、教育、財政、人社、自然資源等涉及足球各行業、領域單位。推進足協實現政企分開、管辦分離。市縣鎮村四級足球協會基本實現社會化運作,管理人員由足球行業的社會人員擔任,社會足球賽事逐步實現由體育行政部門監督指導、足協管理、社會專業機構辦賽的管辦分離模式。年內,梅州市出台人才引進、交流機製。引進優秀的國際、國家、省級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及高端足球管理、運營、科研人員等,給予相應等級的生活補貼、購房補貼、房租補貼;對梅州足球人才獲得國際、國家、省足球比賽及等級證書的,給予相應獎勵;實施造星計劃,每年安排運動員、教練員出國培訓,納入年度出國培訓計劃和全市組織人事培訓計劃。出台組織機製,建立完善市縣兩級振興足球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校足辦、足球運動中心等足球行政組織,構建市縣鎮村四級足球協會及職業、社會、校園足球俱樂部、球迷協會等社會組織。出台青訓機製,構建中國足協青訓中心、省市縣體校、職業足球俱樂部、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社會青訓組織“五個層麵”的青訓體係;引進葡萄牙、巴西、荷蘭、日本等足球發達國家外教,全市青訓體係有外教40名,推動梅州青訓加快走向國際化。出台體教融合機製,完善體教融合頂層設計,建立“體教融合”聯席會議製度;建立運動員注冊管理一體化機製,準備建立並開發聯通共享的注冊數據平台;推進落實學校學生實施“每天鍛煉一小時”,突出足球項目作為梅州足球之鄉青少年的體育技能;製訂出台校園足球指導員加班補助政策。出台足球產業機製,製訂職業足球俱樂部總部、足球製造業、足球新興產業土地優惠政策,水、電、稅收優惠,主場賽事優惠,技術創新獎勵優惠,金融優惠政策,打造一流的足球營商環境。

  【足球文化建設】 2019年,梅州市編製《梅州足球文化發展策劃方案》,完善足球文化建設頂層設計。挖掘梅州足球精神,研究球王李惠堂、眾多國腳、足球父子兵的傳承、事跡,塑造和傳播敢打硬拚、勇敢無畏、愛國愛鄉的客家足球精神。傳承發揚梅州足球曆史文化,對五華元坑內地現代足球發源地、球王李惠堂故居進行保護和開發,建設足球博物館。創新現代足球文化傳播形式,完成典藏中國圖書出版和“一首歌、一本書、一部片、一批形象使者”的足球文化“四個一”工作,並加強構建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傳播矩陣,形成球鄉人民家喻戶曉、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為中國足球發展推介梅州足球改革發展的經驗。

  【梅州市足球工作會議召開】2019年6月13日,梅州市召開足球工作會議,簽訂創建足球特區責任書,明確創建足球特區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責任分工。梅州市政府與市創建足球特區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簽訂創建足球特區責任書,梅州市教育局局長彭旭與巴西桑托斯足球俱樂部中國獨家代理方澤簽約。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代表為梅州足球形象使者、原國家男子足球隊隊員王惠良、國家級足球裁判溫木蓮佩戴綬帶,市委書記陳敏為衝超成功的梅州輝駿足球俱樂部頒授獎牌。

  【梅州1個單位22所學校入選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

  2019年10月,教育部公布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名單,其中,梅州市有22所學校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梅州市教育局入選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名單。梅州市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包括小學、初中、高中等不同層次。

  【梅州20所幼兒園入選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名單】  2019年8月,教育部公布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名單,廣東有99所幼兒園入選,其中,梅州市市直機關幼兒園、梅江區龍豐幼兒園、興寧市第一幼兒園、五華縣第三幼兒園、大埔縣田家炳實驗幼兒園、梅縣區實驗幼兒園、平遠縣第二幼兒園等20所幼兒園入選。      (梅州市體育局)

  體育宣傳

  【體育宣傳概況】 2019年,梅州市與《中國體育報》、《南方日報》、《梅州日報》、梅州廣播電視台及“球鄉”新媒體開展深度合作,圍繞創建足球特區重點工作,進行全方位、有層次、多角度的宣傳報道,提升梅州足球知名度和影響力。據統計,2019年《中國體育報》全年宣傳報道梅州體育新聞24篇,其中頭條5篇,平均每個月至少報道梅州體育2篇,報道量居全國各地級市前茅。《南方日報》在主版刊登2個整版、2條消息,梅州觀察版麵刊登4個整版,《南方日報》推文135篇。梅州市電視台開設“創建足球特區”專欄,全年累計播發180條新聞,梅州微聞聯播微信、微博等有關體育宣傳報道達到150次以上。《梅州日報》全年刊登圖文報道900多篇,其中頭版報道30多篇。梅州電台全年廣播新聞報道56篇,微信公眾號報道18篇。球鄉公眾號發布960篇公眾號推文。8月,組織廣東電視台體育頻道8個記者采訪團到梅州對梅州市委書記陳敏、市長張愛軍進行足球專題采訪。依托《梅州日報》、“球鄉”公眾號和體育局官網,對全市群眾體育賽事活動進行常態化宣傳報道,講好身邊的健身故事,弘揚科學健身文化。

  【2019青年足球文化節舉辦】

  2019年5月,梅州市開展“創建‘足球特區’獻策‘足球之鄉’”我為梅州足球獻一策、“我和足球的故事”中小學生征文和手抄報比賽、足球名宿謝育新零距離互動交流、五人製足球賽、足球趣味遊戲、足球文化作品展覽等係列活動,增強廣大群眾對足球文化價值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梅州市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