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健康綜述
【衛生健康概況】 2019年,梅州市有醫療衛生機構2985個,其中醫院類機構9個、基層醫療機構2821個;有床位19785張,其中醫院類機構床位2280張、基層醫療機構床位4834張,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4.51張;衛生機構在崗職工3133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5450人,含執業(助理)醫師9661人、注冊護士10256人,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注冊護士數分別為2.20人、2.34人。全市診療量2247.6萬人次,出院量67.6萬人次。全市出生人口6.88萬人,人口出生率11.93‰;死亡人口2.98萬人,死亡率5.16‰;自然增長人口3.90萬人,自然增長率6.77‰。
【衛生健康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建設】 2019年12月,梅州市委、市政府聯合印發《“健康梅州2030”規劃》。啟動健康梅州行動實施方案、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和區域衛生“十四五”規劃等編製工作。完善基衛係統應用,開展實地調研,加強係統運維巡檢,優化係統運行狀態。建立反饋製度,組織運維商及時解決問題。開展健康信息便民“五個一”攻堅行動,全市10個市縣級試點公立醫院使用電子健康碼,逐步實現醫療健康服務全過程“一碼通用”。在第一期6個縣級人民醫院遠程醫療建設基礎上,完成市人民醫院、粵東醫院、市第二中醫醫院、119個鄉鎮衛生院和349個省定貧困村衛生站的遠程醫療對接應用,組建全市遠程醫療視頻會議係統,實現遠程醫療省、市、縣、鎮、村(貧困村)全覆蓋。市人民醫院完成省互聯網醫療監管平台測試,有序推進粵東醫院、市中醫醫院的互聯網醫院建設。推進“5G+智慧醫療”建設,市直3個公立醫院開展5G應用的個人健康管理、遠程示教和遠程會診建設。全市25個公立醫院建成醫院信息係統,全麵開展智能預約掛號、導醫分診、預約檢查、藥品配送、移動支付、健康診療信息推送、檢驗結果自助查詢、滿意度評價等服務。為全市349個省定貧困村配備智能健康監測設備包,實現健康扶貧AI醫生進村,提供AI問診、遠程問診、遠程會診和遠程教育等服務,緩解貧困村醫療設備和村醫能力不足難題,貧困村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享受上級優質醫療服務。完成醫保接口升級改造,實現基層衛生院住院報銷向醫保部門推送病案首頁。完成醫保異地報銷結算和“一站式”服務結算等工作,推進鎮村醫保報銷一體化。完成全員人口數據子庫遷移至市政務雲平台的工作任務。推進“互聯網+亚博网址链接 ”,全市5個市級公立醫院與“粵省事”預約掛號對接。2019年度全市生育服務網辦係統受理計生業務5.79萬件,其中網上申辦7712件。協調推進市級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管理平台建設,著手優化平台功能需求,編製初步實施方案。
【醫藥衛生體製改革】 2019年,梅州市醫改工作不斷強基層。全麵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計劃,全市28個縣級醫院建設項目全部動工,6個縣級急救體係標準化建設項目順利推進,中醫服務體係實現“三個全覆蓋”(市縣兩級中醫醫院全覆蓋、縣級中醫醫院“二甲”全覆蓋、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全覆蓋),創造性開展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示範鎮創建活動,“鎮院村站”規範化和標準化建設實現全市全覆蓋。推進體製機製改革,全市所有公辦醫療機構改革全覆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考核機製進一步完善。全麵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和醫用耗材加成,醫療服務收入結構同步調整優化。公立醫院薪酬製度改革試點有序推進,9個試點醫院自主評估績效、自主分配獎勵性績效工資。分級診療製度進一步完善。逐步推進醫聯體建設,市人民醫院與各縣(市)人民醫院、全市23個市縣級醫院與104個基層醫院分別建立醫聯體,緊密型有8個;逐步擴大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麵,簽約率不斷提高,一般人群和重點人群簽約率分別為39.88%、65.99%。
【疾病預防控製】 2019年,梅州市規範開展免疫規劃工作,全市以鎮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96%以上,免疫規劃相應傳染病控製在國家規定範圍內。建立健全以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製機構、婦幼保健機構為主體的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網絡,全市建有3個艾滋病監測哨點及175個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確證2家、篩查57家、檢測點116家);全麵落實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應治盡治政策,推廣檢測谘詢、診斷治療的“一站式”服務。全市有2個市級結核病實驗室具備耐藥分子生物學診斷能力,5個縣級結核病實驗室具備分子生物學檢測能力;全市耐多藥肺結核防治工作通過自查驗收並報省衛生健康委備案。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地方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製訂《梅州市地方病防治專項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0年)》《2019年梅州市地方病防治項目技術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組織開展地方病防治專項三年攻堅行動年度評估工作,經評估,全市碘缺乏病保持消除目標、飲水型氟中毒達到控製目標。組隊代表廣東省參加全國寄生蟲病防治技術競賽,獲得“團體三等獎”。強化梅江區、梅縣區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推進腫瘤隨訪登記和心腦血管疾病監測;依托梅州澤山口腔醫院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特色項目。加強精神衛生建設,除興寧市外,各地均成立精神衛生中心;除梅縣區外,每個縣(市、區)至少有1所精神病專科醫院。實現市、縣、鎮、村四級精防機構網絡全覆蓋,市第三人民醫院整體搬遷建設項目工作進展順利,梅江區範圍內生活無著特殊流浪乞討人員在市第三人民醫院的住院治療費用問題得到解決;梅縣區、蕉嶺縣獲評“2018年度廣東省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工作先進縣(區)”。加強健康危險因素監測評估工作,製訂《2019年梅州市學生近視等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與幹預工作方案》,在梅江區、平遠縣開展學生近視眼、脊柱彎曲等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與幹預。
【衛生應急】 2019年,梅州市重新調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衛生應急隊伍,成立緊急醫學救援隊伍、廣東(梅州)突發急性傳染病類隊伍、突發中毒和核輻射突發事件隊伍、生活飲用水汙染事件隊伍和突發事件心理危機幹預隊伍;成立梅州市衛生健康局反恐怖醫學應急領導小組及相應反恐怖應急工作組,開展醫療機構反恐怖工作自查。強化衛生應急培訓演練,組織開展洪澇災害衛生應急桌麵推演活動、2次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隊遠程投放拉練;參加市2019年石油化工事故聯合應急演練、梅州機場口岸化學恐怖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聯合演練。開展應急知識宣教,妥善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全年全市報告15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其中,季節性流感和登革熱疫情各4起,水痘和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疫情各2起,風疹、流行性腮腺炎和布魯氏菌病疫情各1起,事件均得到及時有效處置。
2019年3月1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將建設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急救優先分級指揮調度子係統列入當年度梅州市十件民生實事。該係統能增強急救中心質量管理,提升急救服務水平,實現標準化“120”受理。在救護車未到達前,調度員通過急救優先分級指揮調度子係統預先設計的詳細預案,指導現場人員采取有效措施對病人進行自救及互救,以穩定病人情況,還可以根據病情輕重緩急不同來調派急救力量,最終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減少死亡率和致殘率。
【食品安全】 2019年,梅州市接到食品企業標準備案申請213次,完成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86份,其中製訂44份、修訂29份、修改單13份;備案食品類別包括保健食品、飲料、酒類等14類。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采集90份樣品進行化學汙染物及有害因素監測、107份樣品進行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監測;加強食源性疾病監測,全市44家醫療機構上報188例食源性疾病病例。開展食品安全標準宣貫,結合“全民營養宣傳周”和“食品安全宣傳周”等主題活動,開展食品安全標準、食源性疾病和營養健康食品相關科普知識宣傳及配合做好居民食物消費狀況調查。
【愛國衛生運動】 2019年,梅州市開展第31個愛國衛生月活動和夏秋季愛國衛生運動、冬春季愛國衛生運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1個、國家衛生縣城4個、國家衛生鎮2個、省衛生城市1個、省衛生鎮26個、省衛生村1755個,國家衛生縣城創建工作走在粵東西北前列,省衛生城市、省衛生縣城全覆蓋。城鄉病媒生物防製工作成效顯著,縣城(城市)病媒生物密度控製水平均達到國家C級標準,開展以“滋生地治理為主、藥物滅殺相結合”的防蚊滅蚊統一行動,未發生本地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等媒介傳染性疾病的流行和爆發。健康縣城、村鎮試點工作紮實推進,控煙工作紮實開展。
【衛生健康綜合監督】 2019年,梅州市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執法工作有效開展。鞏固“以案促管”成果。首次實施暫停執業、吊證等頂格處罰,首次對院感管理及消毒產品宣傳內容等方麵進行立案處罰。全年受理衛生違法案件131件,立案處罰128件,結案121件,罰款金額29.1萬元,履行罰款18.6萬元。收到群眾舉報、投訴案件25件,均按要求及時進行調查核實,並反饋辦結。構建“雙隨機”(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檢查人員)常態化監管模式,完成國家和市級下達的“雙隨機”籌建任務。結合日常監督工作開展遊泳場所專項抽檢行動及住宿場所衛生專項整治行動,全年出動衛生監督員2759人次,檢查各類經營單位1284家次,監督覆蓋率94.97%。發出衛生監督意見書982份,發放衛生信息公示牌326張。對轄區內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實行量化分級管理,評分達A級4家、B級681家、C級578家。開展農村集中式供水設施監督調查、學校飲用水專項監督行動等,保障全市生活飲用水安全。開展涉水產品專項監督行動,對全市19家工商登記在冊的經營水質處理器單位進行隨機檢查,未發現假冒偽劣產品。經市衛生監督所現場設施審核及通過第三方試驗檢測的梅縣區高錳酸鉀水處理劑生產廠通過省專家組審核並下發梅州市首張涉水產品生產衛生許可證。推進醫療服務市場衛生監督工作,開展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服務亂象專項整治行動、醫療機構違法違規使用保健品專項整治行動、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專項整治行動及開展非法獲取死亡患者角膜專項整治行動等。全年檢查梅州市直(含梅江區)醫療保健相關門店262間、醫療保健機構277家,出動衛生監督員3950人次,發出衛生監督意見書634份。驗收、校驗市直醫療機構及協助梅江區衛健局驗收、校驗區發證醫療機構255家次。開展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立案處理梅州市首例醫療事故案件,依法依規對涉案人員處以吊銷醫師執業證和護士執業證、對涉案診所處以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頂格處罰,在職責範圍內對所有涉案人員做到處罰合規到位,及時控製事態輿論發展。加大傳染病防治衛生監督工作,開展醫療廢物處置專項監督檢查行動及疫苗使用管理及預防接種專項監督檢查行動,對梅州市直(含梅江區)279家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傳染病防控監督檢查工作,發出衛生監督意見書430份。對48家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傳染病分類監督綜合評價,評出優秀單位20家、合格單位28家,無重點監督單位。開展臨床用血專項監督檢查、整治“兩非”專項監督檢查、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專項監督檢查行動等。開展抗(抑)菌製劑專項整治行動,全年對279家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消毒衛生監督檢查,發出指導性衛生監督意見書279份,確保醫療衛生機構消毒安全有效;對轄區內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企業進行隨機樣品抽檢20份,經檢發現有2家企業產品不符合《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GB 14934—1994),處以行政處罰,其餘抽檢餐(飲)具均符合衛生要求。持續強化放射診療衛生監管力度,全年對28家市直(含梅江區)醫療機構放射診療開展日常性監督檢查,發出衛生監督意見書60份。常態化做好放射診療建設項目衛生審查和竣工衛生驗收等工作,各縣(市、區)做好放射診療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放射防護設施的竣工衛生驗收,同時抽查各地放射診療工作情況,對抽查暴露問題進行詳細反饋,指導落實整改措施,促使基層放射診療管理工作穩中有進。開展為期7個月的學校近視防控監督專項行動及開展采光、照明及課桌椅配備現場技術指導等。對轄區內20所學校開展衛生監督綜合評價工作。經考核,評出學校衛生A級(優秀)1所、學校衛生B級(合格)12所、學校衛生C級(不合格)7所。發出衛生監督意見書20份,對考評不合格的學校,責令落實整改。
【基層衛生健康】 2019年,梅州市5家中心衛生院全部開業。全市建成各類醫聯體35個,包括縣域醫聯體24個、專科聯盟6個、遠程醫療平台5個,涵蓋8個縣(市、區)97間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麵76%。梅州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與各縣(市、區)人民醫院、中醫醫院建設成醫聯體;各縣(市、區)人民醫院、中醫院、婦保院與各衛生院建設成網格化醫聯體,覆蓋全市23家縣級以上醫院。推進豐順縣、平遠縣作為國家縣域緊密型醫共體試點,推進梅江區建設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工作。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覆蓋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覆蓋所有約定的服務內容。全市一般人群簽約182.09萬人,簽約率41.63%,簽約重點人群90.55萬人,簽約率62.88%,貧困人口簽約率100%。對全市2016年至2018年開展“衛生兩基示範鎮”創建活動的情況進行綜合驗收評估,全市111個鎮(含街道辦,以下同)達到“衛生兩基達標鎮”的標準,其中有45個鎮達到“衛生兩基示範鎮”的標準,占鎮總數的40.5%。完成省財政補助的533間村衛生站公建規範化建設任務。全市118個鎮衛生院和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與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全市有124個鎮衛生院開展村醫培訓工作,組織所有村衛生站的村醫〔含執業(助理)醫師和鄉村醫生〕免費使用手機APP進行線上崗位培訓,所有貧困村衛生站的村醫參加培訓。全市村醫注冊2238人,其中接受考核任務的村醫1947人、60歲以上村醫291人,村醫參與率94%,平均考核通過率96%。
【老齡健康】 2019年,梅州市堅持把發展老齡事業作為社會建設和民生建設的重要內容,做好老齡政策法規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老年人優待、老年人服務、“敬老月”活動等工作,全麵落實80歲以上高齡老人補(津)貼,及時為符合條件的老人發放每人每年200元起的高齡老人補(津)貼。各縣(市、區)為年滿100周歲以上戶籍老人發放每人每月200元起的長壽保健金。市、縣兩級財政共同出資1017.555萬元為全市827628名60周歲以上老人購買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繼續實現戶籍60周歲以上老人政府統保全覆蓋。其中市級財政169.59萬元、縣級財政847.96萬元。加大自付費工作力度,不斷提高自付費覆蓋率,截至2019年12月,自付費覆蓋率12%。開展創建“世界長壽之都”工作,完成申請認證世界長壽之都指標調查的收集整理、電視專題片攝製、宣傳畫冊製作、宣傳氛圍營造、百歲老人拜訪慰問、實地調查認證等工作。
【婦幼健康】 2019年,梅州市推進市、縣兩級婦幼保健院基礎建設項目。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遷建項目,梅縣區、興寧市、平遠縣等7個縣級婦幼保健院升級建設項目相繼開工建設並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母嬰安全保障工作得到加強,全市新生兒活產數50068人,孕產婦死亡率5.99/10萬、嬰兒死亡率2.78‰,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3.83‰,死亡率均處於較低水平。婦幼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得到規範,持續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婚前醫學檢查、農村育齡婦女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避孕藥具發放等項目;農村婦女“兩癌”免費檢查項目建檔率103.4%,基本完成項目三年任務總目標,確診癌前病變和癌人數854人,確診患者均已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成效明顯,全市地貧篩查49828人,初篩率92.2%,接受地貧產前診斷226對,診斷為重型地貧32例,終止妊娠32例,確診唐氏等染色體異常人數40人,終止妊娠人數22人,確診為六大結構畸形人數25人,終止妊娠人數36人(含其他明顯結構畸形),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率98.84%,新生兒聽力篩查率94.33%。全麵啟用婦幼信息化平台,逐步實現全市婦幼健康相關統計報表直接從省級婦幼信息平台中的《母子健康e手冊》電子檔案中自動產生和提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組織新一輪婦幼保健機構評審工作,大埔縣、五華縣、梅縣區3家婦幼保健院先後通過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市級評審。市婦幼保健院分別與省婦幼保健院等多家機構建立醫聯體或專科聯盟,梅縣區、興寧市、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分別與廣東省、廣州市多家醫院簽訂對口幫扶協議,促進全市婦幼保健工作能力提升。加強市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2家醫院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監管。
【職業健康】 2019年,梅州市開展職業健康監管工作專項督導、調研指導和監督執法行動,建立職業病聯席會議製度,成立塵肺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機製,開展職業健康管理人員、企業負責人培訓和四個專項治理活動,統籌做好各項工作。據統計,全年全市培訓1151人,其中監管人員130人、協管員382人。開展放射衛生工作,轉變服務方式,對涉及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的企業投資項目試行承諾製,將關口前移,做好源頭防範,推動用人單位落實主體責任。開展塵肺病隨訪調查,塵肺病隨訪調查3114例任務中,找到職業性塵肺病基礎個案資料的2511例,失訪603例,隨訪病例中存活753例,死亡1758例,存活病例中有工傷保險的236例,其他保障的500例。全市確診職業病8例,分別是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係統疾病(矽肺3例)、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聲聾3例)、職業性皮膚病(黑變病1例)及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中暑1例),職業病發病報告總數保持相對穩定,發病情況呈穩步下降趨勢。
【醫政醫管與藥事管理】 2019年,梅州市有40家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開展預約診療服務,其中三級醫療機構4家、二級醫療機構36家。有25家醫療機構開展分時段預約診療。市人民醫院、粵東醫院通過胸痛中心國家認證,正式納入國家胸痛中心網絡,均開展門診移動支付、一站式結算、智能導醫分診、就診提醒、檢查檢驗結果推送,在門診提供網絡、閱讀、餐飲、開展多學科診療住院等服務。成立醫學檢驗、醫學影像、病理質量控製中心,加大醫療質量控製力度,提高各縣(市、區)行政區域內檢查檢驗同質化水平,推動各級醫療機構之間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做好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的管理工作,健全組織機構,加強日常管理,健全備案機製。及時將醫療機構開展的“限製類臨床應用”醫療技術相關信息向社會公開。
年內,梅州市新設置審批三級民營醫院1家,項目地址位於五華縣工業園區,優化配置全市醫療資源,提供更多優質醫療服務。建立健全各項規章製度,提高采供血管理水平;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提高采供血機構規範化、專業化、標準化、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強業務技能培訓,提高采供血綜合服務能力。年內,梅州市組織“新基藥粵健康”臨床合理用藥技能競賽活動。組隊參加省級複賽決賽,獲團體優秀獎1項、個人優秀獎1人。梅州市人民醫院藥師蔡夢婷獲得梅州市五一勞動獎章。
【衛生健康人才發展】 2019年,梅州市實施衛生人才引進項目。采取“丁香人才”線上招聘、組團式校園線下招聘等方式,進一步加大衛生人才的引進力度。全年全市招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000多人,進一步壯大基層衛生人才隊伍。以加強重點專科建設為目標,引進高素質衛生人才,全年引進博士生2人、碩士86人,提高衛生人才隊伍素質,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和健康服務能力。利用本土教育資源選拔培養優秀基層人才。繼續實施《在嘉應學院醫學院在校學生中選拔培養梅州市基層衛生人才的實施方案》,以政府補貼補助、定向簽約就業方式,為基層留住本土培養的衛生人才。落實衛生人才評價工作,全年有2133人取得衛生專業技術資格(中初級),占報考人數51%,1205人取得護士執業資格,占報考人數79%,405人取得衛生係列高級職稱,占申報人數86%。表彰先進模範,營造尊醫重衛氛圍。
【醫學科技與教育】 2019年,梅州市申報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項目48個,通過14個。完成梅州市醫藥衛生科研課題的立項評審工作,全年受理申請99份,通過立項課題84項,聘請46名專家,對137項項目階段性成果評估和推廣應用新技術新項目課題進行評估,發表SCI論文20餘篇,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項。年內,梅州市全科醫生培訓、訂單定向培養農村衛生人才列入市民生實事重要任務,製訂下發《關於落實2019年市民生實事任務加強全科醫生和兒科醫師培訓工作的通知》,組織調研全科醫生、兒科醫師轉崗培訓招生工作和培訓基地建設。年內,參加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和助理全科醫生培訓71人、全科醫生轉崗培訓204人、全科醫生崗位培訓181人,合計456人,完成省下達任務率110%;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帶教師資58人;兒科醫師轉崗培訓招生32人,完成率100%;組織430人參加全科轉崗(崗位)省統考,321人合格,合格率75%。全年全市招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54人,參加省級師資培訓159人,參加住培結業考核46人合格,通過率100%。全市錄取訂單定向醫學生118名,比上年增長59%。
【衛生健康宣傳】 2019年,梅州市圍繞加強衛生強市建設、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醫聯體建設、重大疾病防控等衛生健康中心工作做好日常宣傳工作,開展梅州市2019年“5·12”國際護士節紀念大會、“弘揚崇高精神,聚力健康中國”第二屆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2019世界客都長壽梅州馬拉鬆賽醫療保障”、首屆中醫藥傳承創新(梅州·留隍)峰會、梅州市“推進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打造山區中醫藥傳承發展新模式”獲評“2019年廣東醫改十大創新典型”、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調查團到梅州開展“世界長壽之鄉”考察調研、梅州五家醫院新院區落成啟用等專題宣傳。利用《梅州日報》、南方+、梅州電視台、梅州電台、梅州市衛生健康局網站、“健康梅州”微信公眾號等新聞媒體,做好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全年向市級以上網站、報刊報送新聞稿件115篇;在梅州電視台開設《健康梅州》專題,每月製作一期衛生健康相關知識及政策解讀宣傳節目,全年播出12期;在《梅州日報》開設“健康園地”欄目,微信公眾號平台發布稿件203篇;梅州市衛生健康局網站發布稿件163篇。落實網站集約化建設,全麵完成梅州市衛生健康局門戶網站的新平台內容補錄工作,統籌推進並落實各個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 2019年,梅州市全員人口信息係統數據采集錄入實現100%覆蓋,死亡人口和出生人口數據采集錄入及時率100%。每月定期開展全員人口信息係統數據核查,並將核查情況通報至各縣(市、區)衛健局。開展人口監測業務培訓,於12月舉辦全市人口監測暨家庭發展工作培訓會議,對新時期如何做好人口監測工作進行部署。完成梅州市2019年全國人口與家庭動態監測調查。
【中醫藥事業】 2019年,梅州市中醫醫療衛生機構1824家,床位2586張,比上年增長1.17%。全年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中醫藥門診診療量899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1%。全市醫療衛生機構中醫執業(助理)醫師1719人,每萬常住人口擁有中醫執業(助理)醫師3.92人,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年內,梅州市獲得國家和省級專項資金1.3億元,涉及建設項目19個。市、縣兩級中醫醫院提升改造建設項目全麵動工建設,完成總投資額11.8億元,占60%,其中大埔縣中醫醫院完工並投入使用。133間基層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全部建設完成。
年內,梅州市委七屆六次全會提出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編製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爭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支持梅州打造國家級中草藥種植及深加工創新基地項目。梅州被統籌納入廣東省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的試點市之一。出台促進中醫藥特色健康產業發展的鼓勵扶持政策,編印招商手冊。出台醫保報銷傾斜政策。
年內,梅州市評選並表彰獎勵新一屆“梅州市名中醫”20名。全市確定優秀中青年中醫臨床人才培養對象62名。印發《梅州市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實施方案》,首次開展市級名中醫傳承工作室項目建設,建設項目30個;新增省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5個。首次開展市級中醫重點(特色)專科建設,建成中醫重點(特色)專科項目49個。出台《梅州市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方案》,市級組織開展4期適宜技術培訓,完成中醫藥人員培訓170名。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105場次,培訓醫務人員5762人。開展中醫藥業務知識培訓和專題學術講座138次,參加人數11861人。
年內,梅州市建設中醫藥展示展覽基地,統籌規劃打造具有客家特色,集多元中醫藥文化元素於一體的中醫藥展示區。嘉應學院醫學院依托天然藥物標本館和天然藥物植物園平台申報並獲批“廣東省客家中草藥青少年科普基地”。舉辦2019年“中醫藥健康你我他”中醫藥健康文化宣傳主題活動。全年開展下基層中醫送醫送藥義診活動104場次,受益群眾25663人。
【五華、平遠被命名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縣】2019年2月2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通知,梅州市五華縣、平遠縣被命名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縣,在廣東省4個獲評單位中占據一半。豐順縣、梅江區、梅縣區、蕉嶺縣通過省級評審。
【梅州市召開第二屆“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 2019年8月19日,由梅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雁洋公益基金會、梅州市衛生健康局、梅州市醫師協會主辦,梅州市人民醫院、梅州市廣播電視台承辦的第二屆“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在梅州市亮勝客家藝術中心召開。以“弘揚崇高精神,聚力健康中國”為主題,表彰2019年“梅州好醫生”“梅州好村醫”“梅州市名中醫”117名。
【首屆中醫藥傳承創新(梅州·留隍)峰會】2019年11月14—15日,由梅州市人民政府、廣東省中醫藥局、廣東新南方中醫研究院等單位聯合主辦的首屆中醫藥傳承創新(梅州·留隍)峰會在豐順縣留隍鎮舉行。中醫藥界專家和企業家雲集梅州,共商梅州中醫藥傳承、創新和發展大計,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中醫藥智慧。峰會旨在搭建政府、科研、學術、醫療、企業之間的互動平台,促進中醫藥界的交流與協作,推動梅州市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梅州市作為廣東北部生態發展區,擁有全國優勢的青蒿種植和科研基地,是發展中醫藥的一方沃土。梅州市委、市政府重視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出推動中醫藥綜合改革,實現中醫藥特色健康產業全產業鏈發展的戰略目標。
【第二屆中國(廣東)衛生與健康發展峰會暨廣東醫改十大創新典型發布會】2019年11月17日,第二屆中國(廣東)衛生與健康發展峰會暨廣東醫改十大創新典型發布會在廣州舉行。梅州市“推進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打造山區中醫藥傳承發展新模式”獲評“2019年廣東醫改十大創新典型”。
(丘佳珺)
市直醫療機構選介 梅州市人民醫院
【梅州市人民醫院概況】 截至2019年底,梅州市人民醫院由院本部、廣梅院區、泰康院區、扶大院區、客天下院區5個院區組成,總占地麵積23萬平方米,托管五華縣第三人民醫院(華城醫院)、豐順縣第二人民醫院(留隍醫院)。編製病床3500張,實際開放病床3100張,臨床醫技科室115個,設有8個市級醫學中心、5個市級醫療質量控製中心和13個院級醫學中心。在職職工3819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曆329人、高級職稱425人、中級職稱654人、廣東省醫學領軍人才1人、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享受梅州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7人。年內,梅州市人民醫院新增、修訂30多項規章製度,出台第一部醫院章程。
【機構變動】 2019年,梅州市人民醫院增設、調整、整合一批科室。增設宣傳科下屬;整合檢驗科和中心實驗室資源,成立梅州市人民醫院醫學檢驗實驗中心,下設臨床檢驗中心和科研實驗中心,均屬一級業務科室,撤銷檢驗科和中心實驗室的機構設置;急診醫學科重症醫學病區調整為急診重症監護科,屬一級業務科室;病案科由一級科室調整為醫技一級業務科室;婦兒中心分設為婦產中心和兒童醫學中心,撤銷婦兒中心設置;信息科下屬調整為數據中心,屬醫技一級業務科室,業務隸屬信息科管理;呼吸內一科更名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一科),呼吸內二科更名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二科),呼吸重症監護科更名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呼吸重症監護科),呼吸內鏡中心更名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呼吸內鏡中心),肺功能室更名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肺功能室);設立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公室,屬機關一級科室。
【業務開展】 2019年,梅州市人民醫院總診療量193.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7%;急診量15.5萬人次,增長5.8%。出院病人15.3萬人次,增長10.6%;C、D型病例(C型病例為病情複雜,診斷不明或治療難度大,有較嚴重並發症發生,預後較差的疑難病例;D型病例為病情危重複雜,生命體征不穩定或有重要髒器功能衰竭,需做緊急處理的疑難危重病例)12.8萬例,占出院總人數的83.6%,比上年提高26.7個百分點;全年病床使用率96.4%;平均住院日7.1天,比上年縮短0.7天。住院外科手術5.1萬例,比上年增長9.9%,腔鏡手術率46.8%,提高2.1個百分點;介入手術1.2萬例,增長40.9%;三、四級手術率(三級手術為風險較高、過程較複雜、難度較大的手術;四級手術為風險高、過程複雜、難度大的重大手術)59.2%,比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其中四級手術率22.6%,提高5.4個百分點。在全省三級綜合醫院DRG能力指數排名中,梅州市人民醫院各項指標均居省內前十,總權重數躍居全省第3名。據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中國醫院競爭力排行榜”,梅州市人民醫院綜合實力在全國地級城市醫院和廣東省域所有醫院中均位居20強。
年內,梅州市人民醫院建立院前院內救治一體化信息係統,診斷治療關口前移,確保快速有效救治。整合優化升級院內急診流程和功能,建成集急診診室、搶救室、實驗室檢查、影像檢查、留觀、急診重症監護為一體的“一站式”快捷急救治療體係。成為國家級心髒康複中心、國家級危險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示範中心、中國創傷救治聯盟建設單位。胸痛中心質量位列全省第二,成為2019年首批胸痛中心省級示範基地。牽頭建設的梅州市胸痛中心聯盟成為中國胸痛中心聯盟成員單位。心髒康複中心通過國家認證。綜合卒中中心獲評“全國優秀數據管理卒中中心”。創傷中心成為中國創傷救治聯盟建設單位並掛牌成為梅州市創傷中心。獲廣東省母嬰安全優質服務單位稱號。
年內,梅州市人民醫院升級改造急診重症監護科。新增專業級CRRT、ECMO等設備。開展ECMO(體外膜肺氧合)技術成功搶救暴發性心肌炎患兒,開展顱內壓監測、PICCO、經皮氣管切開術等技術。
【第二屆中國梅州國際院士醫學學術會召開】 2019年11月2日,由廣東省衛健委、梅州市委、市政府指導,梅州市人民醫院、梅州市醫學科學院主辦,中美醫學科學研究院等協辦的中國梅州國際院士醫學學術大會在世界客商中心召開。大會以“規範、精準、卓越”為主題,圍繞精準醫療、科研創新、人工智能等醫學熱點,進行交流研討和學術講座,共享前沿資訊,把脈醫學發展趨勢。大會還舉行梅州市人民醫院與戰略合作夥伴華為、恒瑞、邁瑞、豪森、微創醫療、聯影、信立泰等企業的簽約儀式。梅州市人民醫院擁有2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國首個精準醫學與臨床轉化研究省級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客家人群精準醫學與臨床轉化研究重點實驗室,以及2個院士工作站、生物樣本庫等高端科研平台。
【技術創新】 2019年,梅州市人民醫院開展新技術261項。心血管病中心開展省內首例TAVR治療單純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開展覆膜支架植入+弓上三分支腔內重建術、八爪魚技術治療累及內髒區血管的腹主動脈夾層、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一站式治療、AI(消融指數)指導下的房顫射頻精準消融手術,房顫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術根治房顫並有效預防腦卒中。腦科中心開展頸靜脈孔區腫瘤切除術,麵神經、三叉神經梳理+微血管減壓術,Willis覆膜支架治療頸內動脈夾層動脈瘤。消化病中心開展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內鏡下全層切除術(EFTR)等新NOTES技術,小腸鏡診療及ERCP係列治療,消化道疾病微創診治水平邁上新台階。開展腹腔鏡下僅保留肝尾狀葉的肝次全切除術、腹腔鏡下肝尾狀葉切除術、腹腔鏡右半結腸癌NOSES手術、V-NOTES盆底重建術、全免舉宮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盆腔廓清術、卵巢冷凍技術等先進技術。基因檢測技術應用水平提高,腫瘤基因檢測總量9593例,比上年增長45.6%;感染性疾病分子檢測總量6.67萬例,比上年增長8.03%;產前基因檢測檢出148例重型地中海貧血、22例高危三體綜合征。
【醫院人才隊伍建設】 2019年,梅州市人民醫院引進各類人才191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68人,研究生占36.7%,比上年提高20.7個百分點。加強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管理,6名博士進站,人數創曆史新高。人才素質不斷提升,獲評省醫學領軍人才1人、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2人、市第八批拔尖人才3人、省優秀專科護士2人。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擔任梅州市醫學科學院名譽院長;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韓雅玲、北京朝陽醫院教授張仁華、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黎健、中山大學眼科中心教授陳偉蓉等擔任名譽主任、客座教授。出台《公派出國(境)培訓管理規定》,嚴格選拔出國出境學習深造人選14人,邀請6名國際頂尖專家到院執業、技術指導,“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加快培養國際化人才。
【醫院科研教學】 2019年,梅州市人民醫院優化梅州市醫學科學院大樓規劃設計方案,加快人才、設備等軟硬件配套。整合資源成立科研實驗中心,職能與研究方向更加清晰。利用省重點實驗室和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科研。與院士夏鹹柱、於金明合作共建院士專家工作站,推動醫院公共衛生研究和腫瘤學科長足發展。參與葛均波、韓雅玲、高潤霖等院士主導的多中心研究6項,科研平台得到延伸。成為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認定8個專業,啟動7項臨床試驗項目。建成生物樣本庫並投入使用,保存樣本124萬份。省部級項目增加,獲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1個、2020年度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項目庫項目2個、省醫學科研基金項目6個、省中醫藥局科研課題3個。獲市醫藥衛生科研課題37個。發表SCI論文30篇,其中JCR分區2區6篇、3區6篇,總影響因子82.57分。獲批實用新型專利5項。強化規培質量管理,規培學員參加國家結業考試取得連續兩年全員通過的優異成績,參加國家年度水平測試,成績位居全國700多個主基地第31名。增設全科教研室,招收全科規培學員10名,完成年度招收任務。完成全科崗位及轉崗培訓56人次,為梅州地區不斷輸送優秀全科醫學人才。
年內,梅州市人民醫院升級改造技能培訓中心,新增12間OSCE考站、中心監控錄播係統等,引進高級模擬人、血管神經介入模擬器、虛擬腹腔鏡等高端教學模擬設備近百種。成為粵東首家具備開展HS/BLS/ACLS三種課程能力的美國心髒協會(AHA)心血管急救培訓中心。國家級心血管病護理技術培訓基地、粵港澳大灣區專科護士培訓臨床教育基地落戶該院。成為廣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開啟廣東醫科大學“3+2”教學模式(3年在醫學院校完成基礎課程學習,2年在教學醫院完成臨床課學習和實習,實現從醫院到臨床學院的轉型),實現教學醫院到臨床醫學院的跨越,完成首批65名學生年度教學任務,期末成績在同級教學醫院中名列前茅。
【醫院醫療設備】 2019年,梅州市人民醫院新增醫科達“Versa-HD”科學研究型直線加速器、西門子Force CT、ECMO等先進設備686台件,全院醫療設備總值突破11億元。
【醫院基礎建設】 2019年12月21日,梅州市人民醫院新住院大樓主體結構封頂,進入室內二次裝修階段。梅州市醫學科學院大樓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立項。啟用現代化汙水處理站、醫療廢棄物信息管理係統,實現百年老院汙水汙物治理能力水平曆史性跨越。
【醫院信息化建設】 2019年,梅州市人民醫院完成健康信息平台、醫療文檔倉庫、檢查預約管理平台、急診信息係統、院內導航、工服管理等50多個係統和模塊建設任務,加快推進無紙化歸檔係統、HRP係統、雲桌麵、隨訪管理係統、BI係統等項目建設。
【醫聯體建設】 2019年,梅州市人民醫院成為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代謝專病醫聯體粵閩贛邊區域中心,牽頭區域心血管代謝專病醫聯體建設。建設緊密型醫聯體,托管梅州市人民醫院華城醫院、留隍醫院。其中,華城醫院托管後藥品耗材占比由62%降至28.4%,百元檢驗收入中化驗試劑消耗降低12個百分點。與蕉嶺縣人民醫院建立“組團式”幫扶關係,對口幫扶大埔縣人民醫院、福建省武平縣醫院、江西省尋烏縣人民醫院等10家基層醫院,選派3人擔任廣東省百名衛生首席專家常駐基層幫扶,每年派出約10%中級職稱以上的專家下沉基層開展幫扶。實施“高質量團隊心肺複蘇術在社區醫院推廣應用”“基層心髒重症患者區域轉運與隨訪模式推廣”等項目,推廣27項適宜技術,提高基層醫療機構常見病多發病的規範化診療服務能力。
(梅州市人民醫院)
梅州市中醫醫院
【梅州市中醫醫院概況】 梅州市中醫醫院前身是1993年由著名愛國華僑、知名慈善家田家炳捐巨資興建的梅州市田家炳醫院。2015年6月,梅州市委、市政府作出醫療衛生重點項目建設工作部署,將原梅州市人民醫院田家炳院區組建為梅州市中醫醫院。梅州市中醫醫院按照集醫療、教學、科研、康複、預防、保健於一體的公立非營利性的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的標準進行建設,於2015年12月5日正式運行。
【醫療業務】2019年,梅州市中醫醫院門診總診療量397891人次,比上年增長4.69%;急診總診療量45100人次,增長42.25%;搶救人數289人次,總搶救成功率97.58%;手術總例數19061人次(其中住院手術9836例、門診手術7835例、介入手術1390例);門急診收住院病人22171人次,出院病人22327人次,日均住院511人;收治危急重病人1494人次,占總出院病人的6.69%,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95.69%。重點病種、重點手術收治能力及中醫藥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全年門診非藥物中醫診療96245人次,占門診總人次的24%。就診患者來自梅州全市及揭陽、河源、龍岩、尋烏等周邊地區。2019年全院總體滿意度99.50%,患者滿意度99.46%,職工滿意度99.54%,相比2018年全院總體滿意度上升0.2個百分點。
【醫療設備】 2019年,梅州市中醫醫院購置2台彩色超聲診斷係統(型號為飛利浦EPIQ 7C和飛利浦Affiniti 70W)、1台便攜式彩色超聲診斷儀(型號為FUJIFILM SonoSite Edge型)、1台激光眼科診斷儀(型號為海德堡Spectralis OCT)、1台3D打印機(型號為上海普利生RP400)、1台射頻控溫熱凝器(型號為哈爾濱美頓MER-200GA)、1台肺功能測試係統(肺測試儀)(型號為德國格萊特Bodystik)、1台德爾格呼吸機(型號為德國德爾格VN500)、1台高頻電外科係統(海博刀係統)(型號為德國愛爾博vio300S+APC2jet2)、1台電子十二指腸內窺鏡(型號為日本富士ED-530XT)等一批中、大型醫療設備,提高診斷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促進醫院的建設與發展。
【專科建設】 2019年,梅州市中醫醫院有臨床科室26個、醫技科室9個,可以開展心血管內科、脾胃病科、腦病科、肺病科、腎病科(含血液淨化)等30個臨床專科診療服務。年內,梅州市中醫醫院燒傷瘡瘍科、骨傷科、針灸科、推拿科4個科室被確定為梅州市第一批中醫臨床重點專科;婦產科、心血管科、兒科3個科室被確定為梅州市第二批中醫臨床重點專科;治未病科、護理學、臨床藥學、重症醫學科、脾胃病科、外科、肛腸科7個專科被確定為梅州市“十三五”中醫重點、特色專科建設項目;針灸科、骨傷科、婦(產)科、治未病科、護理學、臨床藥學6個專科被確定為廣東省中醫藥局“十三五”中醫重點、特色專科建設項目。
心血管內科(一內科)是集心血管疾病診療、教學及科研於一體的專業科室,為中國胸痛中心、粵東胸痛中心聯盟及梅州市胸痛中心聯盟成員單位,中國房顫中心和心衰中心建設單位。科室設有CCU心髒重症監護室、介入診療部及普通心血管病房。科室堅持中醫特色、注重中西醫結合,技術全麵、特色突出。在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常見病的治療上,科室除運用西醫的規範診療方案外,還利用傳統中藥及具有中醫特色的艾灸、耳穴壓貼、穴位貼敷、沐足等技術,形成心血管病五髒相關診治理論體係及中西醫結合全程特色診療方案。中西醫結合的冠心病診療方案具有改善患者胸痹症狀、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及改善心肌微循環等療效;中西醫結合的高血壓病診療方案具有與降壓西藥形成協同增效作用,改善患者血壓、症狀和生存質量等療效;中西醫結合心衰病的診療方案具有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和減少再入院次數等療效;中西醫結合的心律失常診療方案具有改善患者症狀,減少早搏次數,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及減少房顫複發等療效。
骨傷科是梅州市重點專科,下設一骨、二骨科,設置總床位121張。骨傷科采用中西醫結合及中醫傳統康複療法,提高患者治愈率,縮短康複時間。脊柱微創新技術的開展走在國內前列,針對椎間盤疾患的不同特點,辨證施治,形成從手法、牽引、中藥內服、外用、經皮穿刺抽吸、射頻、臭氧融盤到開放手術治療等係列治療,各種治療方法針對不同類型的間盤疾患,療效均確切可靠,優勢突出。在治療各種骨關節病方麵有著傳統優勢,對骨關節炎早期以中藥內服外敷、離子透入、小針刀、手法、針灸為主的中醫特色治療;中期進行關節鏡下清理、離子刀修複軟骨麵及臭氧的靶點治療,外加中醫中藥療法;晚期對病人進行全膝關節表麵置換,術後配合針灸、中藥離子透入、熏洗,優良率優於單一的手術治療。重視骨傷病康複治療,建立專門的骨科康複治療室,廣泛應用藥物熏蒸、中藥離子透入、中藥貼敷等特色療法,並以現代骨科康複技術配合超短波、骨傷治療儀等先進的理療儀器、設備,骨科康複治療效果良好。
燒傷瘡瘍科是廣東省重點臨床專科、梅州市重點專科,診治水平在梅州及周邊地區處於領先地位。科室是梅州市醫學會燒傷學分會主委單位,有多名骨幹擔任廣東省燒傷學分會、整形外科學分會常委、委員職務。成功救治燒傷麵積超過90%患者10多例,先後獲梅州市科技進步獎7項,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論文30多篇。科室轉為中醫序列後,將傳統中醫療法與現代醫學有機結合,在燒傷休克、燒傷感染、創麵修複等方麵探索出獨特的中西醫特色療法。
推拿科是廣東省針灸學會手法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單位,是梅州市重點中醫專科。內設廣州中醫藥大學嶺南林氏正骨研究所梅州培訓基地、嶺南林氏正骨第二代傳承人吳山教授名中醫工作室,顏洪亮、丘波、徐輝三位醫生是嶺南林氏正骨第三代學術思想傳承人。科室完成省級科研1項、市級科研3項,編寫專著《吳山診治筋傷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1部。
【教學科研】 2019年,梅州市中醫醫院舉辦非中醫類別醫師係統學習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班,119名西醫類別臨床醫師參加,培訓272課時,完成《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中醫適宜技術》6門課程,考試通過率100%。全年派出進修人員21人,涵蓋17個專業。組織全院783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學習並及時跟進學習進度、更新繼續教育信息、統計繼續教育數據。舉辦全院性業務學習活動、專題學術講座等培訓27次,4500人參加。全年申報市醫藥衛生科研項目10項,獲通過10項;申報市科技社會發展項目20項,獲通過19項;兩類科研項目向科研業務主管部門提交成果驗收申請28項,獲結題驗收通過20項、獲階段性成果驗收通過6項,科研人員有2篇論文被國家級核心期刊收錄,發放獎勵8020元,鼓勵科研人員對研究成果以論文發表、著作編寫、技術應用等方式進行轉化。
【信息化建設】 2019年,梅州市中醫醫院全麵建設數據存儲中心,於4月進行本地私有雲部署,5月完成核心係統應用服務、數據庫遷移,保障係統穩定運行。建設醫院網絡防火牆、網閘以及防病毒軟件,加強醫院網絡安全及設備保障。推進專科係統建設,完成全院級影像PACS係統、檢驗LIS係統、健康體檢係統、醫院感染管理係統、醫院協同辦公係統等信息化係統建設。開展專科係統與核心HIS係統接口建設,打通全院“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加快數字病案存儲係統建設,實現病案存儲查閱電子化。推進全省電子健康碼應用項目建設。規劃影像雲及診斷中心、手術麻醉臨床信息係統、信息集成平台、醫療電子票據管理係統項目。
【基礎建設】 2019年,梅州市中醫醫院門診綜合大樓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大樓外圍排水及場地施工、園林綠化施工、第二變配電工程基本完成,預計2020年4月驗收。
【人才隊伍建設】2019年,梅州市中醫醫院加大各類專業人才的引進力度,注重引進緊缺專業人才。全年招錄新人員95人,其中醫療類30人、護理類44人,為醫院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為取得高一級專業技術資格且符合聘任條件的專業技術人員辦理聘任手續,聘任高級職稱13人、中級職稱40人,調動醫院職工的積極性,壯大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梅州市中醫醫院)
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
【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概況】 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坐落在梅州市廣梅路52號,成立於2009年11月,是梅州市第一所高校附屬醫院,隸屬嘉應學院醫學院管理,為公立非營利性綜合醫院。醫院占地麵積1.2萬平方米,建築麵積25410平方米,開放病床150張。在職員工近300人,其中高級職稱54人、中級職稱55人、碩士研究生16人,返聘專家9人。開設有急診綜合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含理療科)、五官科、麻醉手術室、放射科、功能檢查科、檢驗科、病理科、內窺鏡室、藥劑科、消毒供應室、口腔中心、血透室、皮膚科等18個臨床、醫技科室。
【醫療設備】 2019年,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擁有1台GE1.5T核磁共振、日本進口東芝16排螺旋CT、美國進口通用GEE8型高端婦產四維彩超、西門子雙板DR、島津胃腸機,美國進口史塞克超高清腹腔鏡及進口電子胃腸鏡、宮腔鏡、膽道鏡、陰道鏡、膀胱鏡、輸尿管鏡、超聲刀、纖維鼻咽喉鏡、前列腺電切刀,進口貝克曼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先進設備一批,並擁有7台血液透析機、2台血液透析濾過機。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在建住院大樓,樓高10層,主體工程完成約94%,預計2020年底投入使用,屆時開放病床數400張。
【信息化建設】 2019年,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啟動“智慧醫院”建設項目,實現疾病編碼、手術碼、醫療服務費用調整更新,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更新,年度衛生健康統計年報;完成市內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省內異地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工傷保險協議服務機構聯網結算三個係統接口的改造升級;全麵推廣使用出生醫學證明管理係統、產婦分娩信息係統、廣東省婦幼衛生信息管理係統,並與省平台對接,實現數據共享,方便患者就醫。
【醫院人才隊伍建設】 2019年,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抓好人才引進工作。通過在醫院官網、微信公眾號、高校就業指導網站發布招聘公告,與丁香園合作,到招聘會現場進行人才招聘等各種渠道,加大人才招聘宣傳力度。做好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工作,全年進行2批急需緊缺人才的招聘工作。做好公開招聘工作,全年組織招聘錄用5人,其中辦公室副主任1名、婦產科醫生2名、放射科醫生1名、設備科科員1名。製訂《各類人員招聘流程》,嚴格把控進人條件。製訂《高層次人才及急需緊缺人員補助辦法》,提高待遇,吸引高層次及急需緊缺人才。做好醫務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工作。開展醫護人員繼續教育活動,每年派送醫院職工參加上級衛生部門組織的繼續教育學習活動,學習健康教育理論、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慢性病相關知識。加強醫療護理“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三嚴”(嚴格要求、嚴密組織、嚴謹態度)培訓,落實護士分層級培訓工作。組織觀看急救演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視頻,進行“病曆書寫與管理的法律風險防範”“高血壓病診療指南解讀”等係列培訓及考核23場次,培訓考核1000餘人次。年內,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獲得全市醫療衛生機構“新基藥,粵健康”臨床合理用藥技能競賽1項團體二等獎、2項個人三等獎,廣東省“婦產科案例分析及實操”暨“會陰側切縫合與裂傷修複技能比賽”1項優勝獎和梅州市“綜合病例站點式”護理技能競賽1項三等獎。修訂《醫務人員外出進修管理規定》《醫務人員外出學習管理規定》,為醫務人員外出進修、參加學術交流活動提供製度保障及學習機會。有計劃選派人員學習進修,全年選派9位醫療護理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200餘人次外出學習(含到其他市級醫院學習交流)。做好職稱考試、評審工作,製訂《專業技術職務院內聘任管理辦法》《醫務人員外出進修管理規定(2019版)》《醫務人員外出學習管理規定(2019版)》,醫技人才職稱結構趨於合理化。全年通過職稱考試、評審取得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19人、初級職稱13人。
【教學科研】 2019年,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成功申報市級科研課題7項,發表省級以上雜誌論文23篇。承擔醫學院教學任務7348節課時,接收醫學院實習生10名、盆底康複進修生2名。年內,劉漢雲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李鋒、吳劍紅分別被評為“2019年梅州好醫生”“2019年梅州市最美護士”。在嘉應學院醫學院頒發的“鄧振龍獎教金”係列獎項中,劉竹英獲“科研貢獻獎”二等獎,謝章輝獲“教書育人樂教獎”,董建新獲“優秀教學管理獎”。
(嘉應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
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概況】 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成立於1969年11月,隸屬梅州市衛生健康局管理,為公立非營利性市級精神心理科專科為主的醫院。分設院本部精神心理科、江南綜合院區、梅州市紅十字安康博愛院(托老機構),開設精神科門診、心理科門診、精神科住院部(有9個科)、綜合科門診、內科、外科、婦產科、麻醉手術室、放射科、醫技科、檢驗科、藥房、臨床藥學部、信息科等22個臨床、醫技科室。有核定病床1000張,實際開放800張;有在職員工近600人,其中高級職稱70多人、中級職稱100多人。2019年12月28日,新院區門診醫技住院大樓落成揭幕,附屬工程改造項目同步推進中。新院區位於梅江區城北填五裏亭紮下村教溪口(原梅縣華僑中學),占地約6.3公頃,總投資3.1億元,設計床位1000張,總建設麵積72238平方米。
年內,副院長鄺雲航入選廣東省家庭醫生協會2019年度《嶺南名醫錄》名醫,曾小清被評為廣東省“傑出精神科護士”,吳凱新、朱雨亭獲“梅州好醫生”稱號;劉惠英、陳紅茹獲2019年梅州市“最美護士”稱號;管文強、侯嘉文分別獲市直衛健係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市護理學會“護士身邊的故事”演講比賽三等獎;唐開旺赴西藏阿裏開展精神衛生援藏工作,收到“技術支撐大愛援阿”錦旗1麵。
【醫療設備】 2019年,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擁有螺旋CT、DR、CR、彩色B超、腦電地形圖儀、電子胃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藥濃度檢測儀、精神科藥物基因檢測、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儀、經顱磁刺激治療儀、團體生物反饋治療儀、心理CT、韋氏智力檢測儀、腹腔鏡、宮腔鏡等一批檢查、檢測、治療先進設備。
【信息化建設】 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於2018年啟動醫院信息係統升級改造工作,建設“以病人為中心”的智慧醫院信息係統,實現新HIS係統、電子病曆係統、檢驗信息係統、臨床路徑係統、膳食管理係統等切換上線,實現院內“一卡通”就診服務應用。完成市內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省內異地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工商保險協議服務機構聯網結算等,全麵推廣使用出生醫學證明管理係統、婦產分娩信息係統、廣東省婦幼衛生信息管理係統,實現數據共享,提升醫院對患者的服務能力。
【醫院人才建設】 2019年,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抓好人才引進和隊伍建設工作,全年組織招聘錄用14人,其中臨床醫生7名、護師2名、藥師1名、檢驗師1名、心理治療師3名。醫院采取“走出去,請進來以及傳幫帶”的人才培訓模式,選派業務骨幹到國內、省內參加培訓、進修,定期邀請省級以上專家教授到院授課指導。全年選派5位醫療護理人員到廣州、深圳等醫院進修,派出100餘人次外出學習,舉辦院內講座18場次,完成36人次的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工作,組織培訓20多場次,考核1000餘人次。全年通過職稱考試、評審取得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17人、初級職稱56人。
【醫療業務建設】 2019年,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落實醫療核心製度,加強重點科室、部門的監控,防範醫療事故發生,保障醫療質量、安全。開展醫護聯合查房,加強江南院區綜合科與院本部精神科協作,在精神科病房創新開展內科專家常態化查房,解決精神病患者合並軀體疾病診療問題。擴大精神科血藥濃度監測範圍,全年完成監測8706例,推廣精神科藥物基因檢測,為精神病患者實施精準醫學治療。謀劃整體搬遷後新院區兒少科、睡眠科、老年科精神科亞專科建設,選派10多人次到上級醫院進修,做好人才籌備工作。抓好平價醫院建設,開展臨床路徑治療,實行檢查結果互認、平價處方等政策,使患者人均門診、住院費用低於同等級同類型醫院平均水平;開展惠民春風行動,對特定貧困重症精神病患者實施減免或優惠住院自費費用,全年收治貧困重症精神病患者195人次,減免住院費用243.94萬元。全年出入院4039人次,其中精神科2433人次、江南院區1606人次;總診療量110170人次,其中精神科65405人次、江南院區44765人次,均創曆史新高;全年受理完成法醫司法精神病鑒定147例,無重複鑒定或超範圍鑒定。
【教學科研】 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是梅州市嘉應學院醫學院臨床見習基地和教學合作單位,承擔精神心理科帶教和教學工作,是梅州市精神科轉崗醫師的培訓基地,為全市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精神科專職醫師進行規範化帶教培訓。2017年12月,該院被認定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協同專業基地,精神科專業獲得招生資質。全年接收到院見習學生238人次、實習醫生54人次;申報市級科研立項3項,科研結題2項,發表省級及以上論文7篇;全年招收精神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醫師3人,完成精神科轉崗醫師培訓36人。
【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梅州市精神衛生中心於2017年11月在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加掛牌成立,該中心承擔全市精神衛生防治管理、技術指導、人員培訓、宣傳教育、信息管理等工作。2019年,梅州市精神衛生中心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治療工作,提高全市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工作水平,各項管理指標均達到國家和省規定要求,全市各縣(市、區)掛牌成立縣級精神衛生中心。截至12月底,全市在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25459人,報告患病率5.82‰,年麵訪率81.68%,規範管理率88.41%。梅縣區、蕉嶺縣被評為“廣東省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工作先進縣(區)”。全麵開展“精防日”活動,於7至9月為1200餘名大埔居家患者進行複核診斷、指導用藥。於6月23日選派唐開旺與省內專家赴西藏阿裏開展為期1周的精神衛生援藏工作。於11月24日承辦梅州市醫學會心理分會成立大會暨精神衛生學分會年會,為全市精神衛生事業發展搭建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建共享、共同發展的平台,促進全市精神心理衛生事業的發展。抓好年度督導考評,完成院長行風熱線接訪涉及熱點問題的意見建議處置落實工作。全年出版《梅州市嚴重精神障礙信息管理簡報》4期。
【業務宣傳】 2019年,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把“內塑形象,外樹品牌”的醫院宣傳理念與醫院中心工作相結合,利用醫院自媒體(院報、微信公眾號、官網等)及省市媒體等宣傳渠道,做好宣傳工作。全年接受梅州電視台《民生820》欄目記者采訪4次,《服務900》欄目記者采訪6次,在《梅州日報》“健康周刊”欄目刊載科普文章26篇。在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推送宣傳文章95篇,月均閱讀次數5000多次;在官網推出150多條網站新聞、通知公告、科普文章等;麵向全市衛生係統發行院報4期共1.2萬多份,促進全市各級衛健部門、公立醫院、慢病院(站)以及精防醫生了解醫院動態。
(梅州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