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聚“丹霞地貌、森林生態、人文古跡、天道奇觀”四大景觀的五指石景區。
春夏的貴妃穀綠巷,曲徑通幽,清涼怡人。
五指石,是一座引人入勝的山。作為土生土長的平遠人,我去過很多次五指石景區,但每一次來都有不同的收獲。五指石春天不冷、夏天不熱、秋天不燥,冬天不寒。悠然的夏季馬上就到了,如果你對奇峰異石有興趣,那就來五指石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
五指石主要由形似五指的寶鼎石(拇指)、羅漢石(食指)、天竺石(中指)、降龍石(無名指)和寶蓋石(末指)組成。整個景區彙聚了“丹霞地貌、森林生態、人文古跡、天道奇觀”四大景觀,具有雄、險、奇、秀、幽、古的特色。
來五指石,高空棧道是不得不去的景點。從貴妃穀直上,經過一條長百餘米的山穀,一路鋪有圓形石階拾級而上,因獨特的地勢和稀疏的陽光,山穀內清涼怡人,猶如一條穿越世俗,拋棄煩惱的時光通道,一旦走進山穀便能體會到悠然自得,如釋重負的感覺。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圍繞懸崖峭壁建造的高空棧道就像是一條盤山巨龍蜿蜒山間,氣勢宏偉,景色壯麗。登上棧道上,猴子望月、雄獅起舞、上八仙坳、虎鯨覓食、五老朝聖(五指石)、白象戲水、天下糧倉等丹霞山石麵貌悉數呈現眼前。站在一帆風順的觀景台上向遠處眺望,形態各異的丹霞山石、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一覽無遺。
從高空棧道下來,可坐纜車上另一座山,也就是核心景區,景區內有五指石著名“八景”。包括遊覽形態萬千、生命頑強的古藤群,欣賞危峰兀立的筆架石等等。聰明泉,傳說是因為進士謝升庸由年幼啟蒙時的天資愚鈍,後來發憤立誌,到五指石林書室從師苦讀,由於經常飲用書室附近的清泉而文思大進,為文下筆立就,於清乾隆十年考取進士而得名。“八景”之最一線天,線線同雲緊相連,走在山穀裏,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一線天。青雲路,是平步青雲之意,它是沿著直立石壁人工開鑿的一條山路,因山路狹窄陡峭,攀登至岩壁頂端困難艱險,卻又是達到山頂的捷徑。
嚐過聰明泉甘甜的泉水,穿過渾然天成的一線天,體驗了磨肚縫隻能側身通過的刺激後,再往前走,就到了古兵寨遺址。清兵入關,國難當頭,明皇室朱聿鍵被明將擁立稱帝,原明朝太原府總兵差幹鎮上坊村人謝誌良奉命以五指石為根據地,募兵建寨,開展反清鬥爭。清兵屢次來攻,均不敵敗退。現存的三合土夯築而成的古兵寨遺址就是當時的營房,而關隘依天然地勢而築,高3.4米,麵闊1米的劍門相傳為當時所築的防禦工事。它們見證了差幹鎮好兒男的耿耿忠心和錚錚鐵骨。而山中的石林寺,相傳始建於唐朝初年,因地處江西、福建、廣東三省交界,且五指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曆朝曆代是兵家必爭之地,石林寺受曆代戰亂的影響,幾度興毀。至明朝萬曆年間,生活在富裕家庭的看破世情的名叫“無用”的和尚帶著巨款剃度出家,捐資擴建廟宇吸引雲遊僧人前來參禪學道,時住眾高達一百八十餘人,成為粵東四大名寺。
這就是五指石,不僅有壯觀的自然景色,還融合了文化、生態和旅遊等多種元素,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文/圖 朱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