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埔縣高陂鎮的碧野故裏。
大埔縣高陂鎮赤山村,是一個不太為人所知的村莊,也是名聯“碧野田間牛得草,白楊林裏馬識途”裏,曾和馬識途齊名的著名作家碧野先生的故裏。我慕名來到這裏,感受一代文豪故裏的秀麗景色。
赤山村距離高陂鎮城區大約四公裏,大潮高速公路蜿蜒而過。據說,因村裏四周的山上均屬黃泥土質、色赤黃,故得名赤山。小村環境優美,民風淳樸。山上的草木一片青翠,房屋錯落有致,菜園裏也一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山間小鳥叫,門前狗子吠,雞鴨在搶食,這美妙景象讓人油然而生世外桃源之感。
沿著赤山小溪一路前行,循著嘩嘩的溪水聲,走過那座小小的“碧野橋”,在一片茂密的竹林旁邊,“碧野故裏”四個大字赫然出現在眼前,讓人欣喜。碧野,原名叫黃潮洋,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現代著名作家、散文家。他的作品以歌唱英雄的時代為主調,充滿了對新生活的希望和祝福,其散文尤為世人稱道,《天山景物記》更是語文教材裏影響了幾代人的名篇。
來到“碧野書屋”。據說,書屋是前幾年才建的,是大埔縣“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項目。書屋裏的一副對聯讓人印象深刻、回味不已:“碧野沁芳草放眼皆野碧,書屋臨流水遂心滿屋書。”書屋內擺放著碧野先生的著作、書法及他的照片,濃鬱的書香氣息讓人陶醉。
從書屋出來,往前走則是精致、小巧、美觀的碧野紀念園。園內各種好看的花木讓人心曠神怡,而放眼望去,青山疊翠,層巒疊嶂,溪流淙淙。此情此景讓人情不自禁聯想起作家碧野先生充滿傳奇的一生。碧野的父親是地主家的長工,母親則是地主家的丫頭。因迷信的地主要將碧野的母親送去“祭塔”,碧野的父親勇敢地救出她,兩人便開始了一路逃亡的生涯。1916年2月,在大埔西岩山破敗的西竺寺裏,碧野出生了。後來,碧野一家流落到潮州。碧野很有學習天賦,考上了著名學府金山中學。再後來,碧野開始文學創作,發表了《窯工》《遙遠的問候》《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丹鳳朝陽》《人生的花與果》等小說散文作品1000多萬字。他曾任湖北省作協副主席,2008年5月在湖北武漢去世。
“北有瓷都景德鎮,南有高陂白玉城”,大埔高陂的陶瓷眾所周知,而赤山村的陶瓷也久負盛名。1954年,大埔第一家國營瓷廠即赤山瓷廠在這裏成立。20世紀50年代,赤山小溪邊還曾辦起一所瓷校,即廣東省高陂陶瓷技術學校,專門培養瓷業技術人才。不過,滄海桑田,時光流轉,赤山瓷校早已停辦,如今隻留下殘敗的屋舍,讓人思緒萬千。
在大埔高陂赤山村,在作家碧野先生的故裏,感受一代文豪的風采,感受瓷鄉的魅力。(文/圖 劉禮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