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旅遊梅州 > 特色美食
客家——竹筒飯
來源:梅州市旅遊局  時間:2016-10-21 15:13:51  瀏覽:-
字號:


客家——竹筒飯

竹筒飯,是古時偏遠山區客家人長期從事野外勞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野炊方法。那時,人們常在大山裏活動,有時候幾天都不能回到居所,大山裏渺無人煙,做飯成了一大難題,於是客家人隻能就地取材煮製竹筒飯。

竹筒飯顧名思義,就是用米裝入竹筒中,利用慢火的烘烤,竹的香味就慢慢滲入米飯當中,使米飯有一種竹子的清香,吃起來滿口竹香,別有一番風味。

竹筒飯的做法極其簡單,需要注意的隻是火候和原料,可以說隻要手中有米和香竹,就能做出很地道的客家竹筒飯來。它的具體做法是:截取一段當年生長、新鮮的金竹、香竹、薄竹、甜竹的竹筒做容器,留下兩端竹節,用小刀在節巴處捅穿一拇指般粗大的圓孔,清除其內的碎片,洗淨後,將大米裝入竹筒裏,裝到七分滿就可以了,注意不要塞得太緊,不然飯就不容易熟,然後灌入泉水。再取一段小竹枝堵緊小孔,或用芭蕉葉塞住竹筒口。然後在坡地上挖一個深約六七寸的橢圓形小坑、將竹筒斜放在坑內、將竹節朝下,口朝上,注意竹筒口不要埋到火中。竹筒上鋪一層薄薄的泥土(隻埋盛有米和水的那一頭,將另一頭外露),再將柴火堆在上麵燃燒。當燒至竹筒口不斷往外冒氣的時候,表明竹筒內的水已經煮沸,這時應轉動一下筒口,讓炭火繼續把另一麵燒烤。如此慢慢地烤,直至竹筒的外表焦黑,變成黃黑色,筒口不再冒氣為止,此時已能聞到米飯香味了。退火,然後將竹筒飯拿出,用刀剖開竹節,輕輕捶打竹筒,用手掰開竹筒殼後,就是香噴噴的,有一層薄竹膜包住的竹筒飯了。

用竹筒來煮製的竹筒飯比用鐵鍋煮的米飯要美味得多。米飯醬黃,香氣飄逸,柔韌透口。它既有嫩竹的清香、又略帶燒烤的焦香,香氣十分誘人,而且一般存放三五天味道都不會變餿。如果再加進香菇、蘑菇、山雞、鷓鴣、斑鳩等一類的野味合煮,那麼竹筒飯的味道那就更不一般了。吃時,飲一口客家特有糯米酒,咬一小口竹簡飯,慢品細嚼,其味清甜而純,帶著淡淡的竹香味,留嚼越覺得齒唇生津,清香爽口,甜香無比,趣味盎然。

而今,因竹筒飯色美味香,已經烹調師在傳統基礎上改進提高,節慶時,使之擺上宴席餐桌,聲譽甚高,成為客家著名風味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