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府直屬和中央、省屬駐梅各單位:
《梅州市國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範路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公安局反映。
yabo88
2021年3月4日
為貫徹落實公安部和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國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範路創建活動有關工作部署和要求,進一步加強我市國省道(不含高速公路,下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切實改善通行秩序,有效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全麵提升國省道現代治理能力和水平,市政府決定自本方案印發之日起至2022年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國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範路創建活動。我市確定205國道為此次創建活動的國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範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推動我市其他國省道參照205國道示範路標準進行建設。特製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對照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工作要求,通過創建我市國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範路,抓基礎、補短板、建機製、強科技,推動完善交通安全基礎設施,調整優化勤務管理模式,改進提升路麵管控水平,改善國省道通行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引領公路交通現代治理能力和水平整體提升,全力營造安全、暢通、有序、和諧的公路通行環境,不斷提高群眾出行安全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二、目標任務
(一)安全隱患明顯減少。示範路沿線鄉道以上公路平交路口,交通信號燈、減速帶等設施應設盡設;雙向四車道以上公路中央隔離帶應設盡設;近3年發生過翻墜交通事故的急彎陡坡、臨水臨崖、長下坡等重要路段,路側護欄、警示標誌等安全設施應設盡設,示範路沿線村道出入口“平安村口”應設盡設。近10年發生過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國省道路段交通安全設施完好率達到100%。
(二)通行秩序明顯好轉。示範路機動車逆行、闖紅燈、不按規定讓行、違法超車、違法會車、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等顯見違法行為百車發生率低於20%。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三輪汽車、低速電動車闖紅燈、逆行及行人翻越護欄橫穿公路等違法行為發生率低於20%。汽車駕駛人、乘車人安全帶使用率,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安全頭盔佩戴率分別達到90%、80%、90%、70%以上。
(三)管控效能明顯提升。打造數字警務室,建立完善“情指勤督”指揮調度體係,健全網上網下結合巡邏模式,深化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係建設應用,提升路麵查控的針對性、精準度和實效性。到2022年底,示範路每5至10公裏設置1處卡口係統,並聯網接入公安交通集成平台,就近與執法站關聯,卡口日間識別準確率達到80%以上、預警攔截率達到80%以上、處罰一致率達到90%以上。
(四)隊伍建設更加規範。交警中隊正規化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按照標準規範設置交警中隊用房以及配備執勤執法、事故勘查、安全防護等基礎設備。示範路沿線公安交管部門的隊伍和執法監督管理機製不斷健全,違規違紀問題“零發生”。
(五)交通事故明顯下降。示範路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不少於6%,因超速、超員、超載、酒駕醉駕、無證駕駛導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不少於6%,一次死亡3人以上較大交通事故同比下降,不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交通事故。
三、進度安排
國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範路創建活動自2021年開始,到2022年底結束。根據省政府方案,全省21地市分為3類地區,梅州市為C類地區。我市境內的205國道是2020年起全省打造的樣板路,由205國道沿線梅江、梅縣、興寧、蕉嶺、五華等縣(市、區)政府按照進度安排具體負責本縣(市、區)轄區範圍的創建工作。
(一)推進創建階段(2021年)。推動示範路源頭治理、勤務管理、管控效能等方麵製度再完善、機製再健全、水平再提升,認真總結、借鑒、推廣建設經驗做法。
(二)鞏固提升階段(2022年)。鞏固示範路創建成效,健全完善長效工作機製,統籌協調解決實際問題,加強示範引領,以局部帶動整體,推動我市所有國省道參照示範路標準提升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四、工作措施
(一)全麵梳理排查,著力補齊205國道交通安全管理短板。
⒈完善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建立示範路交通安全風險隱患定期摸排和通報製度,製定並不斷健全台賬,協調督促交通運輸部門落實整改。對於交通標誌標線、安全防護設施不符合標準或破壞損毀的,推動按照現行標準及時更新修複。推動夜間事故多發路段增設主動發光設施,長下坡路段增設限速標誌和設施。發生較大以上交通事故的路段,啟動事故深度調查機製,倒查道路基礎條件、安全設施等方麵存在的隱患,提出整改對策和建議,報請當地黨委政府整改完善。近3年發生過翻墜交通事故的急彎陡坡、臨水臨崖、長下坡等重大隱患路段,一律安裝路側護欄、警示標誌等安全設施,2021年3月底前完成治理;對符合公路相關技術規範的雙向四車道以上公路無中央隔離設施路段,一律增設中央隔離設施。(市公路事務中心牽頭,市公安局配合,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蕉嶺縣、五華縣等地縣級政府負責。以下事項均需上述縣級政府負責,不逐項列出)
⒉強化穿村過鎮路段治理。建立示範路沿線穿村過鎮路段基礎台賬,梳理排查安全隱患,分類分級分期推進整改。借鑒城市交通管理理念,對穿村過鎮路段進行綜合治理,優化交通組織,科學渠化設計,完善標誌標線、機非隔離、人行橫道等設施,引導不同性質交通流分道行駛,保障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空間,減少混合交通。封閉不合理的路側開口,有序推動清理移置馬路市場。加大對長下坡、急彎陡坡等隱患路段路側違章建築的排查整治力度。2021年3月底穿村過鎮路段治理完成率要超過50%;2021年底超過80%;2022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事務中心、市公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⒊增設平交路口管理設施。建立示範路沿線公路路口台賬,按照《廣東省農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燈萬帶”示範工程實施方案》(粵公通〔2019〕86號)規定的建設標準和任務分工,對示範路沿線與鄉道以上等級公路平交路口增設“一燈一帶”(交通信號燈、減速帶)等設施,2021年3月底前完成建設。有條件的地方要實施“一點一策”整改,推動“坡改平”、安裝照明燈、修剪綠化帶、增設支路口反光道釘等工作,減少平交路口安全隱患。(市公路事務中心牽頭,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配合)
⒋建設“平安村口”。建立示範路沿線村道出入口基礎台賬,按照“六個一”標準建設“平安村口”,即:一組減速標線、一組停車讓行標誌、一組村莊警告標誌、一組帶黃閃警示燈的道口標柱、一組反光道釘和一段良好的停車視距。有條件的可在村道口安裝高杆路燈,提升照明效果。2021年3月底前完成建設。(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事務中心、市公安局分工負責)
⒌推進視頻監控資源共享。整合科技資源,協調接入“天網工程”“雪亮工程”視頻監控,共享共用視頻監控、卡口設備,爭取加大投入,推動增設具備人臉抓拍、全景抓拍等功能的高清設備,提高覆蓋率。2021年3月底,示範路主要平交路口、穿村過鎮重點路段、交通事故多發路段要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2022年底,原則上示範路平均每5至10公裏1處視頻監控、1套卡口設備。要將視頻監控、卡口設備全部聯網接入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台,與就近交警執法站關聯。(市公安局牽頭,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事務中心配合)
(二)完善勤務機製,著力實現快速精準高效指揮調度。
⒍建設“情指勤督”指揮平台。充分依托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台,組建研判專班(小組)或設立專職情報研判崗,搭建以指揮中心或數字警務室為核心、以交警執法站和路麵巡邏警力為支撐,集視頻監控、指揮調度、分析研判、布控攔截等功能於一體的指揮體係,強化全要素實戰管理,實現扁平化調度指揮。2021年3月底,示範路沿線交警大隊要全部組建研判專班(小組)或設立專職情報研判崗。完善網上網下結合的巡控模式,結合本地實際統籌製定視頻巡查、交通執法站定點攔截、路麵巡邏查緝的具體要求,及時發現交通違法、交通擁堵、交通事故和突發事件,快速出警幹預、處置。依托智慧交警大隊(中隊)建設,按照《智慧交警大隊(中隊)情報指揮室建設指引(試行)》標準,建設一批中隊數字警務室,落實“情指勤督”工作機製,打造現代高效的基層實戰單元。(市公安局牽頭)
⒎完善精準高效勤務模式。充分利用公安交管大數據,深入研判分析交通違法行為的時間、地點、數量、類型以及交通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形態、原因等特點,打造日常時段、重要時段、緊急時段等不同階段的分級勤務模式,突出管控重點。深化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係建設應用,建立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台布控查控配套工作製度,推進車輛布控聯網聯控,完善分級分類查控標準,推廣集成指揮平台APP應用,提高移動警務終端配備率。力爭2021年3月底,示範路卡口日間識別準確率超過60%、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台預警攔截率超過50%,處罰一致率超過80%。到2021年底,識別準確率超過70%、預警攔截率超過70%,處罰一致率超過90%。到2022年底,識別準確率超過80%、預警攔截率超過80%,處罰一致率超過95%。(市公安局牽頭)
⒏科學布設交警執法站點。在示範路現有交警執法站布局基礎上,結合交通流量、違法、事故特點,科學合理調整或設置交警執法站點,守點、控線、成網,構築嚴密的封堵查控網絡,原則上示範路省、市際交界處要根據實際設立交警執法站或臨時執勤點並靈活安排勤務。按照《全國主幹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係建設三年規劃》要求,站區規範設置檢查通道、免檢通道,施劃待檢區、停車區,規範擺放警示、提示標誌,合理配備警力和裝備,確保滿足執勤執法工作需要,確保檢查安全、有序、高效。(市公安局牽頭,市公路事務中心配合)
⒐健全警務協作聯動機製。示範路沿線相鄰公安交警大隊要建立健全區域協作機製,完善方案預案,細化工作措施,實現全線聯勤聯動聯控。以“線”為單位係統安排勤務,支隊統籌、大隊組織、中隊落實,采取錯時勤務、交叉勤務等方式,最大限度保障全市一條線可見警力、見警車。要加強集成指揮平台預警車輛跨轄區協查,及時高效攔截查處重點車輛。示範路沿線設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屬地公安交管部門與高速公安交管部門要密切協作,製定車輛查緝、應急管理等高地聯動措施,特別要細化分流方案,一旦高速公路采取管製措施,高速公安交管部門要及時提供管製原因、預計時長、分流車型等內容,屬地公安交管部門要做好疏導、分流、管控,形成高地聯合處置合力。(市公安局牽頭,市公路事務中心配合)
(三)突出治理重點,著力提升交通安全執法管控效能。
⒑推動壓實重點單位主體責任。對示範路沿線運輸企業、學校,以及所屬車輛在示範路通行集中的運輸企業、學校等重點單位開展排查,完善“人、車、企、校”台賬,督促教育駕駛人、員工、學生遵規守法安全文明出行。進一步深化“企業畫像”應用,優化“企業畫像”采集和推送渠道,擴大“企業畫像”覆蓋範圍。建立重點單位風險隱患通報製度,根據所屬車輛交通違法和事故特點,確定高、中、低三級風險單位,以當地公安交管部門為主,及時將交通安全隱患通報交通運輸、應急管理、教育等部門,推動督促整改。運輸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要用好深度調查機製,剖析事故發生的深層次問題和原因,推動行業主管部門對存在風險隱患的運輸企業進行督辦整改和責任追究。(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公路事務中心按職責分工負責)
⒒盯緊抓牢重點車輛通行管理。緊盯“兩客一危一貨一麵”(大型公路客車、大型旅遊客車、危險貨物運輸車、重型貨車、麵包車)重點車輛,加強通行秩序管理和安全管控,嚴防群死群傷事故。規範貨車通行秩序,大力推行靠右行駛,在貨車通行量大、秩序混亂的路段增設引導提示標誌,設置相應交通組合標誌和電子抓拍係統,有條件的路段開辟貨車專用通道,加強貨車通行引導和違法查糾。加強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三輪汽車、低速電動車的交通安全管理,堅決壓降“涉摩涉電”交通事故。力爭示範路創建期間,“兩客一危一貨一麵”重點車輛肇事導致的交通事故年均下降5%,“涉摩涉電”的交通事故年均下降5%。(市公安局牽頭,市公路事務中心配合)
⒓突出強化重點違法執法管控。以科學研判為引領,堅持現場與非現場相結合、常態管理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加大現場查處力度,嚴管逆行、闖紅燈、不按規定讓行、違法超車、違法會車、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等嚴重擾亂通行秩序的違法行為,嚴查“三超一疲勞”、涉牌涉證、酒駕醉駕、貨車違法載人等易肇事肇禍的違法行為。加強非機動車和行人的執法管理和宣傳教育,及時糾正處罰不按規定橫穿公路等行為。力爭示範路創建期間,機動車顯見違法百車發生率保持在20%以下,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行及行人翻越護欄橫穿公路等違法發生率保持在20%以下。加強“一盔一帶”執法檢查和宣傳引導,力爭示範路汽車駕駛人、乘車人安全帶使用率,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安全頭盔佩戴率分別超過90%、80%、90%、70%。(市公安局牽頭,市公路事務中心配合)
⒔嚴格規範測速管理。深入排查不規範、不合理的限速標誌、測速提示標誌、測速取證設備,對限速值明顯低於設計時速、限速標誌設置不規範、測速提示標誌缺失的,推動及時整改。特別是群眾反映突出的,經交通工程論證後,科學合理設置限速值。探索推廣示範路區間測速,在隧道、學校、村莊和交通事故多發點段,提前逐級安裝限速標誌、加強執法檢查。力爭示範路創建期間,因嚴重超速違法導致的交通事故每年下降6%。(市公安局牽頭,市公路事務中心配合)
⒕嚴厲打擊貨車超載。針對高速公路入口治超導致示範路超載風險加大的實際,將超限檢測站固定檢查和流動執法相結合,加大治超力度。沿線超限檢測站全部安裝電子抓拍係統並聯網備案,加強稱重數據和車輛、企業超載違法數據共享。深化治超聯合執法機製,督促交通運輸部門落實“一超四罰”措施,推動礦山、鋼鐵、水泥、砂石“四類企業”和港口、鐵路貨場、大型物流園區、大宗物品集散地“四類場站”安裝出口稱重設備,防止超載車輛出站出場。深入開展貨車超載集中整治,嚴格查糾非法改裝,堅決杜絕“百噸王”,重型貨車超載30%以上違法要大幅下降。(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市公安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配合)
(四)廣泛宣傳引導,著力營造齊抓共管綜合治理氛圍。
⒖深化宣傳提示。精心組織示範路創建活動宣傳,充分發揮融媒體陣地作用,利用電視廣播、雙微平台、抖音小視頻等各類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全方位宣傳。依托示範路創建活動,強化打造示範路沿線村莊交通安全宣傳陣地建設,持續開展“暢行安全路,幸福奔小康”宣傳活動。在交警中隊、執勤站點加強窗口宣傳,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材料、開展體驗式宣傳。在示範路沿線重點村莊建設“交通安全文明村”,定期開展交通安全大喇叭廣播。在公路沿線增設標誌、施劃標語或懸掛橫幅,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宣傳標語,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市公安局牽頭,市文明辦、市公路事務中心配合)
⒗強化警示教育。將示範路近期交通違法、事故典型案例製作成圖文、視頻資料,講危害、講後果、講責任,以案說法,警鍾長鳴。廣泛宣傳國省道安全行車、出行常識,著力增強群眾安全意識、規則意識和法治意識。有針對性地向重點客貨運車輛駕駛人、示範路沿線農村群眾點對點發送安全提示信息,加強農忙出行、雨霧天氣出行、夜間出行等安全提示,切實提高宣傳提示的實效性。(市公安局牽頭,市文明辦、市公路事務中心配合)
⒘營造共治氛圍。充分借助安委會、綜治辦、聯席會議等平台,借力安全生產責任製考核、綜治(平安建設)考評和安委辦巡查等載體,加強交通安全管理責任製的宣貫與指導,壓實黨委政府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推廣死亡交通事故黨政領導幹部到場製,營造黨委政府重視、部門齊抓共管、企業積極參與的氛圍。推進警路、警保、警企、警醫聯動合作,充分調動和借助各方力量,推動社會協同共治。(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公路事務中心按職責分工負責)
⒙動員群眾參與。積極發動誌願者、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勸導員參與示範路交通安全宣傳,通過發放倡議書、建議書,動員廣大駕駛人和群眾自覺參與創建活動,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做文明交通的示範者和維護者。向社會公布熱線電話、雙微平台等舉報渠道,開展嚴重交通違法行為舉報,鼓勵群眾對交通管理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市公安局牽頭,市文明辦、市公路事務中心配合)
(五)狠抓力量建設,著力解決基層一線警力不足難題。
⒚科學布設交警中隊。推行交警大隊警力下沉,按照《交警隊用房建設標準》規範營房建設,依托現有公路交警中隊、鄉鎮交警中隊等,打造兼具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處理、車駕管業務等一體化的交警中隊,以線為主、管線控麵,輻射周邊鎮(街),推動交管業務更專業、更有效、更便民。(市公安局牽頭,市公路事務中心配合)
⒛深入推進科技應用。推進現代科技與交通管理深度融合,向科技要戰鬥力,科技強警、服務實戰,全力彌補警力不足的短板。升級優化現有公安交管信息係統,加強培訓指導,強化日常應用,充分借助科技手段提升管控效能。推動示範路電子警示提示標誌、可變限速標誌、信息顯示屏等設施建設,推廣區域路網流量監測、動態違法智能抓拍、惡劣天氣監測預警等係統應用,鼓勵無人機巡航、高點監控、智能導航等技術創新,著力提升示範路交通管理科技化水平。(市公安局牽頭,市公路事務中心配合)
21.全麵提升素質能力。結合交警係統實戰大練兵活動,緊盯公路交通管理職責,聚焦執法管理和服務群眾中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開展崗位實戰大練兵,夯實基本法律法規、基本業務知識、基本業務技能,著力提升警務實戰、規範執法等技能。深入分析涉警事故特點,查找執法部門安全防護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加強培訓教育,落實裝備配備、實戰訓練、提醒提示等措施,提升交警輔警執勤執法安全防護能力。示範路沿線公安交管部門要始終堅持政治建警、強化黨建引領,各級領導幹部要嚴格落實一崗雙責、黨政同責,做到業務與隊伍同研究、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實現長效常態。要教育引導一線民警輔警切實做到嚴格規範文明執法,紮實落實執勤執法記錄儀使用管理規定,建立健全隊伍和執法監督管理各項機製,嚴防發生亂罰款、收黑錢等嚴重違規違紀問題。(市公安局牽頭,市公路事務中心配合)
六、工作要求
(一)精心組織部署。各相關縣(市、區)和市有關單位要迅速成立領導牽頭的工作專班,結合實際研究製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職責任務,細化推進措施,迅速啟動示範路創建活動。要加強組織推進,每季度至少召開1次專題會或現場會進行部署,不定期通報工作進展,推動創建活動有序開展。
(二)科學評估問效。由市公安局牽頭結合我市實際進一步細化完善測評辦法,創新評估方式方法,通過縣(市、區)自評、市級複評以及第三方專業機構測評等形式,全方位統計分析示範路交通安全狀況,科學評估創建活動的實際成效。
(三)加強督促指導。各級公安交警部門要加強督導檢查,領導幹部要深入一線,不定期開展明查暗訪,加強督促指導,及時發現和解決創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采取戰果通報、約談督辦等形式,表彰先進,激勵後進,確保各項創建任務對標對表按時完成。
(四)及時報送信息。示範路創建期間,各級各有關單位要加強情況信息報送,指定本級本單位一名業務骨幹擔任聯絡員,及時反映工作進展、先進經驗及典型案例。每月30日前報送本月工作小結,2021年12月8日前報送年度工作總結,2022年12月8日前報創建活動工作總結。(市公安局聯係人:鄭煒,聯係電話/傳真:25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