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全市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在梅城召開。會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和旅遊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對廣東係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旅遊發展大會要求,研究部署我市文化旅遊工作,動員全市上下建設旅遊強市,以文旅高質量發展助力梅州現代化建設。市委書記馬正勇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主持會議;嘉應學院黨委書記陳文海出席會議。
馬正勇指出,旅遊是“朝陽產業”,更是“幸福產業”,事關全局、帶動全局。梅州客家文化厚重、生態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長壽之鄉。近年來,全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先後推出“米香酒文化周”“梅州馬拉鬆”“請到梅州過大年”等係列活動,集聚了人氣、激活了消費,實現“旺丁又旺財”。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在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中存在消費場景不足、核心競爭力不強、配套設施和服務不完善、文化賦能旅遊不明顯、景區景點管理不規範等突出的問題。他強調,各級各部門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跟上時代,全麵客觀審視我們的優勢和不足,進一步增強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馬正勇強調,要聚焦重點發力,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是旅遊競爭力的核心、是旅遊的魅力所在,沒有文化就沒有旅遊,做好文化才有可能實現旅遊的差異化、個性化和產業化。要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結合,突出文化在旅遊業中的引領作用,抓好曆史文化傳承創新、客家文化發揚光大、紅色文化大力弘揚、民俗文化煥新添彩等工作,不斷提升旅遊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把文化資源轉化為可持續的產業動能。要從規劃布局方麵發力,突出“大文旅、大產業、大發展”思維,高質量編製《梅州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戰略提升規劃》。要從產品供給方麵發力,結合“百千萬工程”,重點推進黃槐軍旅小鎮建設、鬆口古鎮保護開發利用和蕉嶺縣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等工作;抓好“一城兩坊”、中央紅色交通線等客家文化和紅色文化的保護傳承、開發利用;緊扣“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環節,做活客家菜、客家特色民俗活動等文章,吸引年輕群體“打卡”消費。要從產業融合方麵發力,推動“文旅+農業”“文旅+工業”“文旅+康養”“文旅+賽事”“文旅+演藝”融合,促進多元業態融合發展。要從配套服務方麵發力,抓好旅遊交通設施建設,加大智慧文旅設施投入,強化文旅服務質量監管,推進文旅從業人員業務培訓和能力素質提升,以活力、時尚、放心、舒心的旅遊形象,贏得口碑、贏得市場。要從全麵深化改革方麵發力,落實好公共文化設施所有權和使用權分置改革政策,引入市場機製,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運營管理,把“沉睡資源”變為“發展寶藏”。要從宣傳推介方麵發力,建立政府、行業、媒體、公眾等多主體共同參與的旅遊營銷矩陣機製,策劃文旅市場“火出圈”活動,推動梅州旅遊從“隱藏款”變身“爆款”“長銷款”。
馬正勇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形成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各級各部門要樹牢“一盤棋”思想,強化組織領導、強化政策支撐、強化隊伍建設,堅定信心、擔當使命,守正創新、真抓實幹,加快建設旅遊強市,讓梅州的秀美山水和厚重文化在文旅大發展中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會上播放了全市文旅高質量發展專題片和八個縣(市、區)旅遊推介視頻。廣東客都文旅有限公司、梅州市文旅產業發展促進會負責人和國內文旅研究專家劉鋒作交流發言。
會上還舉行了10個重點旅遊項目簽約活動,涵蓋景區開發和改造升級、酒店(民宿)建設、文旅康養、農文旅融合等領域。
市領導曾永祥、張運全、藍偉東、謝欽文、陳元星,市紀委監委負責同誌;各縣(市、區)主要負責同誌,市直和中央、省屬駐梅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誌,重點文旅企業、行業協會代表等參加會議。(記者 羅誠浩 特約記者 辜昀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