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區縣動態
綠美“引線”繡出“百千萬工程”新圖景
今年以來蕉嶺植樹17萬株,人均植樹量居全市前列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6-04 11:17:03  瀏覽:-
字號:

在新鋪鎮同福村一村民家中,五顏六色的花卉裝點著小小的庭院。


蕉嶺縣幹群同心“點綠”美好家園。


蕉嶺劃分黨員綠化管護責任區,示範帶動群眾參與鄉村綠化工作。


蕉嶺縣強化撫育管護,推動鄉村綠化、美化提質增效。圖為三圳鎮九嶺南入口公園。(圖片均為丘林強攝)


位於蕉城鎮龍安村濱水公園的校地共建健康林。


  今年以來,蕉嶺各地掀起了植樹熱,一棵棵健壯的樹苗在鄉村道路旁、村民房前屋後紮根、生長,點綴著壽鄉大地。

  縣城抓“新綠”,圩鎮抓“街綠”,村莊抓“插綠”,礦山抓“複綠”,園區抓“擴綠”,產業抓“富綠”,蕉嶺的綠意隨處可見。今年蕉嶺發動社會力量捐資1800多萬元,植樹17萬株,人均植樹量居全市前列,全力打造綠美廣東梅州樣板的蕉嶺示範。

  共繪綠美生態一張圖 幹群同心推動鄉村綠化

  今年2月,蕉城鎮幹部與廣大群眾一起在蕉城鎮龍安村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大家分工有序、默契配合,挖坑、搬苗、填土、澆水……種下一棵棵生機盎然的樹苗。

  現場一共發放了約800株樹苗,讓群眾種植到房前屋後空地上,共同“點綠”美好家園。植一株綠色,溢一抹春光,龍安村的植樹從“一張圖”開始。“根據上級要求,我們首先對全村的情況進行摸排,圍繞‘在哪種’‘種什麼’‘怎麼種’等關鍵問題,全麵摸清綠化空間,合理謀劃鄉土樹種,然後繪製出村莊綠化示意圖,我們就是根據這張圖進行植樹。”龍安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鄭小峰說。

  從圖上看,龍安村共規劃了5個綠化示範點、3處示範帶,從村道種鳳凰木、三角梅、宮粉紫荊等觀賞樹種,到房前屋後種樹葡萄、黃皮果等都一一標注清晰。每一處示範點、示範帶均注明地點、綠化麵積、綠化樹種、綠化數量,為綠化提供了明確的目標。

  龍安村村莊綠化示意圖是全縣綠美行動紮實開展的一個縮影。為紮實推進鄉村綠化工作,蕉嶺縣製定了相關工作指引和一係列方案,明確目標任務、村莊綠化地點和範圍、品種數量、綠化時間、負麵清單和網格化管理,以及縣直單位和各鎮、村工作責任。

  蕉嶺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結合“黨建+”網格化管理,充分發揮幹部帶頭、黨員示範、群眾參與作用,落實全科網格責任,推進以典型鎮、典型村、鄉村振興示範帶、省際交界處、示範路段等為重點,加快村莊綠化美化建設。“年底前,我們預期目標是全縣重點區域、關鍵節點綠化效果初顯。”該負責人說。

  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是綠美蕉嶺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而優化林分林相則是提升森林質量的關鍵。據蕉嶺縣林業局林業工程師丘政興介紹,為推進林分改造和林相改善,他們按照“因地製宜、適地適樹”原則,多措並舉將原有低質低效林(鬆林、桉樹林)逐步改造成針闊或闊葉混交林,實現森林質量的精準提升和造林畝產值的大幅提高,有效解決樹種單一、景觀效果差、火險係數高、森林病蟲害風險大的問題。

  據悉,今年蕉嶺縣計劃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任務5.8萬畝,其中林分優化2.8萬畝、森林撫育3萬畝。按照“一屏一廊、兩軸四區、多園多點”的總體布局,以打造綠美廣東梅州樣板蕉嶺示範為重要抓手,蕉嶺深入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城鄉一體綠美提升、全民愛綠植綠護綠等“八大行動”,重點打造“壽鄉畫廊”、若夫郊野公園、青檀古樹園、竹海公園“一示範三精品”,拓寬公園、廣場、森林步道、綠道等生態空間,推動鄉村綠化、美化提質增效。

  劃分綠化管護責任區 從“一時綠”向“持久綠”轉變

  “前段時間因為刮風下雨,有些樹苗傾倒了,路過的村民曾繁森看到了趕緊告訴我們,我們便馬上過去修複好。”新鋪鎮同福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曾豔忠說,樹種下去後,還得幹群一條心,用心管護。

  同福村通過對群眾進行綠美知識的宣傳,讓“愛綠”“護綠”深入人心。不管是種在路邊還是房前屋後的樹木,群眾都嗬護有加,看到有狀態不佳或者傾倒的都第一時間告知村幹部處理,形成了人人參與綠美行動的良好氛圍。

  而龍安村也建立起了一套管護工作機製,分類施策,合理確定村莊綠化美化管護模式。“對於公共區域綠化,我們一是按現有網格分組建立管護隊伍,將村莊內公共綠化地塊管護責任落實到組、落實到人,開展日常管護養護工作。二是實行市場機製,將村莊綠化管護養護工作委托第三方公司管護,常態化開展鄉村綠化林木撫育管護工作。三是以戶為單位,對於群眾庭院、房前屋後綠化林木包幹到戶,引導農戶自行開展管護養護工作。”鄭小峰說。

  與此同時,龍安村堅持“三分種、七分管”的工作原則,全力做好植樹管護“後半篇文章”。一是將鄉村綠化與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構建起“片區管理+黨員示範+群眾認領”的護綠常態管護機製,實現全村綠化管護全覆蓋、無死角。二是將鄉村綠化美化納入村規民約及積分評議,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綠美行動、主動認領管護任務,進一步鞏固綠化成果。三是結合苗木生長狀況,在鎮林業組的指導下,適時開展澆水、施肥、補植、抹芽、除蔭、病蟲害防治等撫育管護工作,切實促進苗木良好生長。

  蕉嶺依托市農林科學院專家、省科技特派員等力量,組建技術指導團隊,開展縣鎮村鄉村綠化培訓13場,分批統籌專業指導力量下沉鎮村一線,對全縣各鎮、村(重點典型村)的苗種選擇、苗種供應、種植技術、管護技術和合理用地等方麵開展技術指導。同時,組織2.9萬人次黨員幹部收聽收看全省鄉村綠化培訓。

  在三圳鎮九嶺村,每片種下的樹林都有一名黨員認領。九嶺南入口公園鄉賢林內,可以看到樹上掛著一個牌子,牌子上寫了樹種名稱、認養黨員姓名。“這一片是我認養的黃花風鈴木,我定期過來看它們的長勢,並組織大家一起過來除草、養護。”九嶺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徐建文說。

  在蕉嶺,各村強化撫育管護,以村(社區)為單位,結合“黨建+全科網格”設置綠化管護崗,劃分黨員綠化管護責任區。通過撫育管護、誌願服務、認種認養等方式,推動鎮村幹部、黨員誌願者、護林員、村民小組長、網格員等認崗履責,示範帶動廣大群眾參與鄉村綠化工作。將鄉村綠化工作納入農村黨組織、黨組織書記和黨員“三積分製”和民主評議黨員評議指標,激勵村黨組織和黨員擔當作為。

  營造比學趕超好氛圍 實現由“綠”向“美”蝶變

  如今,在蕉嶺,放眼望去,翠綠養眼,生機勃勃,城鄉亮麗風采再次升級,正實現由“綠”向“美”的蝶變。

  新鋪鎮同福村村民賴碧珍是遠近聞名的種花能手,家裏種了三四十種花卉。現在正值繡球花期,庭院裏開滿了藍色、粉色、紫色的繡球,還有水梅花、球蘭、燈籠花、藍雪花等,五顏六色的花卉裝點著這個小小的庭院。“我平時的愛好就是種花,陶冶心情又能美麗庭院,一舉兩得!”賴碧珍說。

  最近,蕉嶺縣婦聯的相關工作人員來到賴碧珍的家中進行美麗庭院評選工作,也被這生機勃勃的小花園所吸引。近年來,蕉嶺縣婦聯在市婦聯的帶領下,以“家風美、庭院美、生活美”為建設目標,以打造“美麗庭院”為重要抓手,團結帶領廣大婦女和家庭實施“家風促美、發展創美、家園潔美、誌願助美”四大行動,以點帶麵打造出一個個各具特色的“富美家園”。

  “美麗庭院”的創建和評選活動,推動各鎮、村、戶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從綠到美、從幹部到群眾,蕉嶺的綠美行動在全社會形成了濃厚的氛圍。

  “結合‘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村培育、‘壽鄉畫廊’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我們統籌用好本地資源和綠地,合理完善綠化規劃,持續提升綠化美化品質,因地製宜打造‘美麗庭院’等生態景觀。集中攻堅推進典型示範村、精品路線建設,以點帶麵、示範引領,全麵推動鄉村綠化各項工作。”蕉嶺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當前,林業、住建、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部門正加強對村莊綠化美化工作指導,做好“由綠變美”的文章。目前,三圳鎮九嶺村被評為市級鄉村綠化示範點,全縣將打造縣級鄉村綠化示範點10個,每個鎮將創建一批鄉村綠化示範點。

  三圳鎮積極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成功爭取鄉賢充“植”資金75萬元,在九嶺村培鴻鄉墅—河堤路沿線(約1.1公裏)開展綠化提升,共種植宮粉紫荊300多株。在提升示範線路顏值的同時,也推動沿線民宿產業、客家農夫生態園等鄉村業態蓬勃發展,帶動村民就業增收和鄉村繁榮。

  按照“打造精品、樹立樣板”思路,蕉嶺縣結合“壽鄉畫廊”全省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將鄉村綠化與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農文旅產業發展有機結合。依托古樹名木、紅色文化等資源,打造“一鎮一示範”,串珠成鏈、連景成片,推動每個鎮規劃兩條以上重點精品線路。結合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美麗圩鎮建設等重點任務,打造一批鄉村綠化景觀帶、村旁生態景觀林、庭院綠化示範點。同時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森林旅遊和森林康養,培育壯大以竹業為基礎的食品、飲料、家具、文創、旅遊等產業,讓綠美蕉嶺建設成色更足。(記者 楊喬穎  特約記者 廖靜宜 丘林強 汪敬淼 徐誌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