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通則百業興。在平遠,一條條蜿蜒交織的農村公路,串聯起各鎮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機遇與希望。近年來,平遠縣積極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建設。全縣12個鄉鎮、136個行政村道路硬底化率達100%。截至2023年底,全縣公路通車裏程2134.3公裏,其中農村公路裏程達1794.2公裏,為廣大人民群眾致富奔小康、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和打造和美鄉村提供更好保障。
平遠縣12個鄉鎮、136個行政村道路硬底化率達100%。(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受訪者供圖)
“單改雙”鋪就群眾幸福路
日前,我們來到上舉鎮X810線符坑至梘頭“單改雙”工程路段,雖然當天下著綿綿細雨,但工作人員照常作業。在現場,我們看到身穿醒目反光工作服的測量人員在按照設計圖紙測量邊溝工程的位置、方向、長度以及高度,一旁的鉤機則根據測量範圍進行作業。
“該項目工程總長是6.147公裏,總投資480萬元,由原來4至4.5的米路麵統一加寬至6米,將極大提高兩鎮群眾出行安全性。”平遠縣交通運輸局工程質量管理股負責人張旭介紹道,目前,加寬的主體工程已經完成,剩餘的是邊溝、排水工程等附屬工程,預計到6月底可以完成。
“除了便利村民出行,還將有效帶動我們村農業經濟發展以及提升村民生活質量。因為種植的農特產品需要通過大貨車運輸至珠三角地區進行銷售,原有道路不適合大貨車通行,需要小車往返運出去再轉駁至大貨車。擴大路基以後,就可以節省不少運輸成本,增加了群眾的收入和農產品的競爭力。”上舉鎮符坑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肖桂祿補充道。
“產業路”暢通產業致富路
一條路發展一片茶,一片茶帶富一方人。茶葉是平遠的優勢農業產業之一,依托當地資源稟賦,通過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茶葉規模化種植得到發展。但因多數茶園處於半山腰上,道路狹窄,交通不便,大多依靠肩挑手扛,來回占用時間過多,勞動效率不高,造成茶產業價值偏低,影響了茶農種植積極性。為此,平遠縣交通運輸局科學編製全縣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堅持與綠美平遠生態建設、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相結合,大力實施產業路、旅遊路等,串起鄉村“風景線”。
走進八尺鎮的威華茶葉基地,茶產業路依山走勢,盤旋曲折,像一條銀絲帶纏繞在翡翠般的茶山腰間。“修建道路,可以降低農用物資運輸成本,有助於提高農事生產活動效率。”威華茶業管理人員吳林濤說,茶產業路修通以後,茶葉采收、茶園管護都會方便很多,對該企業進一步提高茶青質量,擴大茶葉種植規模也大有裨益。
如今,一條條茶產業路的建成不僅為茶業發展提供了便利,還可以吸引遊客前來觀光、采茶,成為村民的致富路。
修建一條公路,串聯一路風景,融合一片產業,造福一方百姓。“四好農村路”激活了既有顏值又有產值的美麗鄉村,也撬動了鄉村產業的創新與發展,營造了農村公路圍繞產業建設、產業圍繞農村公路發展的良性互動局麵。
當然,抓好農村道路建後管護也至關重要。張旭表示,該單位養護人員會定期對公路邊溝、路肩雜草等進行清除和養護管理,保證邊溝暢通,路肩幹淨整潔,定期清掃路麵,保障道路安全暢通,為鎮村發展提供良好的通行環境,推動鄉村經濟快速增長和村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