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來自大埔縣發源發展有限公司的3800多件青花瓷器從梅州國際陸港出發,順利抵達深圳鹽田港,再經海運發往北美地區。這是梅州國際陸港運營以來首次運輸陶瓷產品,進一步助力“梅州製造”揚帆出海。
大埔縣製瓷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產品遠銷海內外,是大埔外貿出口的主體。一直以來,大埔陶瓷企業習慣於傳統的公路運輸方式,將貨物拉到福建廈門港、深圳鹽田港等沿海港口出口,對“海鐵聯運”物流新模式的成本、時效等存有一定顧慮。
為打消企業顧慮,引導企業用好梅州國際陸港這個家門口的“港口”,梅州綜保區管委會聯合市商務局、陶瓷行業協會、中遠海運等多次上門,宣講梅州國際陸港的政策功能和海鐵聯運優勢,麵對麵為企業答疑解惑,提供“一對一”物流解決方案,讓企業享受“港口就在家門口”的便利和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加省心的物流服務,推動通道建設與產業發展良性互動。據承運單位廣州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總經理蔡旭臻介紹,相比原來的運輸方式,海鐵聯運不僅為陶瓷企業節約了25%的物流成本,也有效化解了企業擔心鐵路運輸陶瓷易碎、時效難保障等方麵的疑慮,如期完成了碼頭交櫃手續。
目前,梅州國際陸港已運輸貨物包括冰箱、工藝品、銅箔、陶瓷等十多類品種,日均運輸標箱20個,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物流支撐。下一步,梅州綜保區管委會將加強與更多港口的合作,拓展更多線路,積極推進“公轉鐵”“海鐵聯運”,努力為更多外貿企業降本增效,助力更多“梅州製造”走出圍龍、賣向全球,進一步助推梅州蘇區振興發展。(記者 江嬋 通訊員 彭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