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區縣動態
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 全麵深化改革再出發
——平遠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報告解讀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10-11 09:23:12  瀏覽:-
字號:

平遠縣積極規劃“反向飛地”,深化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體製機製改革。圖為廣州市南沙區幫扶平遠縣建設的標準廠房。


“產業村長”沈允銳在茶行業深耕多年,被平遠縣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決定在這裏紮根發展茶產業。


近年來,平遠縣不斷發展壯大百億級先進材料主導產業,做強做優新興和優勢產業。


平遠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明確路線圖和任務書,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平遠實踐。


  近日,平遠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召開。全會報告以《克難攻堅 擔當作為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平遠實踐》為題,明確了平遠縣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路線圖和任務書,推動改革從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到全麵推進、積厚成器,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也為平遠縣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平遠實踐。

  高質量發展煥發出嶄新氣象

  半年來,平遠縣高質量發展煥發出嶄新的氣象。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4.05億元,同比增長5.6%,增速位居全市第三;成功打造全市首個縣域省級高新區;近四年全縣工業投資年均增速高達31%;今年9月,平遠縣提前完成全年招商任務,榮獲市第一季度和上半年招商引資紅旗項目稱號,連續五年超額完成市下達的任務;空氣質量優良率長期保持在100%,連續八年位居全市第一,森林資源連續五年實現“三增長”,入選省集體林權製度改革試點,並榮獲國務院林長製工作督查激勵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

  這份喜人的“成績單”背後,是平遠縣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統籌推進黨建、經濟、民主、法治、民生和生態文明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結果。全縣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牢記囑托,穩紮穩打,實現了改革從基礎構建到全麵推進、從積累到厚積薄發的轉變,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特別是今年以來,平遠縣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謀突破,持續激活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努力克服“6·16”特大暴雨災害的影響,統籌推進省委巡視、環保督察等整改工作,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穩增長,實現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百千萬工程”加速推進,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步伐加快,災後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民生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以改革破題加速融入大灣區

  今年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會報告字裏行間透露出“改革”的強烈信號。“改革”一詞在全會報告上共出現156次,凸顯了平遠縣對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工作的深切關注和通過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破解難題、開創未來的堅定決心。

  當前,平遠縣正全力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勇擔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時代使命。深入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深遠意義、豐富內容和實踐導向,在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中牢牢掌握曆史主動、戰略主動、發展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至2029年,確保完成中央《決定》、省委《意見》、市委《實施意見》及此次縣委全會所明確的各項改革任務。至2035年,全麵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廣東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勇立潮頭貢獻力量。

  身處粵北山區腹地的平遠,麵臨技術、人才等要素瓶頸,亟需通過改革尋求突破。對此,平遠提出的解題策略是積極規劃“反向飛地”,深化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體製機製改革。平遠在廣州市南沙區設立了南沙·平遠國際經貿合作中心,不斷完善“雙向園區”共建機製,構建與南沙區的“反向飛地”建設、運營及利益共享體係,推動先進材料等產業融入大灣區產業鏈,強化與南沙區的營商環境幫扶合作,促使辦事標準、流程、時效等與大灣區同步,加速創建“廣東信用縣”。

  依托“反向飛地”這一前沿陣地,平遠縣充分利用珠三角在產業、科技、人才等方麵的優勢,吸引優質企業入駐,並研究製定入駐企業扶持政策,有效對接兩地資源,為企業家搭建合作平台,為梅州企業發展注入創新活力,為兩地產業項目搭建交流橋梁。

  “反向飛地”的建設,是平遠縣在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體製機製上的創新探索。蘇區融灣先行區源自改革,也唯有通過改革才能持續推進。

  具體而言,平遠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梅州“一區兩城”的定位,持續優化融灣體製機製,借助外力拓展高質量發展新空間,深化與大灣區的對接融入,推動平遠蘇區加速融入大灣區,實現振興發展。一方麵,平遠縣積極融入大灣區經濟圈,探索跨區域國企合作新機製,構建“南沙總部+平遠基地”“南沙研發+平遠生產”“南沙孵化+平遠產業化”等產業共建模式,促進先進材料等產業深度融入大灣區產業鏈。另一方麵,平遠縣充分利用對口幫扶合作機製,完善工業園北部園區、南沙·平遠國際經貿合作中心等“雙向園區”共建機製,深化與南沙區的營商環境幫扶合作,推動辦事標準、流程、時效等與大灣區接軌,探索建立公共服務一體化便利共享製度,完善蘇區融灣發展對接機製,力爭將平遠縣納入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的對口支援範疇。

  三產融合推動縣域經濟騰飛

  發展出題,改革作答。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任務與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目標,平遠縣深知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工作刻不容緩,必須迅速行動,不可有絲毫懈怠。

  平遠縣在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與國資國企改革方麵取得了顯著成效,經濟領域改革邁出了新步伐。同時,該縣還積極完善製造業當家體製機製,支持傳統優勢產業進行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升級,並與龍頭企業攜手共建產業鏈,大力發展先進材料、新能源、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推動“製造業+”“農業+”“文旅+”等融合型產業不斷壯大。

  平遠縣稀土資源儲量豐富,超過50萬噸,位居全省之首。近年來,該縣堅持“以資源換產業、換項目”的發展理念,成功引進中稀集團、廣晟有色等龍頭企業,不斷推進稀土產業鏈的延伸與完善。隨著富遠稀土分離冶煉、產能置換等項目的順利投產,以及“離子型稀土礦生物開采關鍵技術”“風化殼型稀土礦的通電開采”等先進技術的研發應用,平遠的稀土產業鏈條愈發完善,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

  為吸引更多投資,平遠縣健全了鄉賢招商、中介招商、商會招商、產業鏈招商等多元化招商體係,為縣域經濟注入強勁動力。在招商引資工作中,該縣通過舉辦招商推介會、對接商協會等方式,充分展示自身優勢和潛力,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

  9月28日晚,梅州市平遠商會成立大會暨平遠縣招商引資助力“百千萬工程”推介會召開。會上,平遠縣一批招商引資項目集中投產,標誌著該縣在招商引資工作上取得了新突破。

  當前,平遠縣正依托優越的區位條件、先進的產業平台、豐富的礦產及農文旅資源等特色優勢,在堅持工業興縣、建設農業強縣、推動旅遊旺縣等方麵攻堅提速,全力構建“三產融合、三產齊飛”的新發展格局。

  平遠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主任賴家洪表示:“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將其視為‘一把手’工程,親自帶隊赴珠三角、長三角、西南地區開展招商引資活動,成功促成了一批高質量項目落戶平遠。”

  推進“百千萬工程”全麵突破

  全會著重強調,要深化實施“百千萬工程”體製機製改革,以典型鎮村為標杆,全麵推動強縣、促鎮、帶村的發展模式。同時,要研究製定一係列政策,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並健全“產業村長”和強村富農公司的運行機製。此外,要紮實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優化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布局,建立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和資格權跨村實現等機製,以促進產業升級、人口集聚和城鎮發展的良性互動。

  為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平遠縣亟需一批熱愛農村、熟悉農業、精通市場、善於經營的產業能人,以產業興旺引領鄉村全麵振興。為此,平遠縣積極推行“產業村長”的創新舉措,將深化改革延伸至縣鎮村各級。近日,平遠縣公布了第二批“產業村長”名單,包括沈允銳、淩利芳、李誌濠等在內的一批企業家上榜。他們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科技知識、市場資源和經營管理理念,而且通過一係列有效措施,推動了當地特色產業的發展,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為平遠縣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同時,全會還提出深化民主法治領域改革,加強法治平遠建設,完善就業優先政策,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強醫療體製改革,優化文化供給機製,深化綠美平遠生態建設體製機製改革等,全力推動平遠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擊鼓催征再出發,平遠縣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攻堅克難、加速前行、勇於擔當,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奮力推動平遠蘇區加快振興、加速崛起,為梅州、廣東乃至全國改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撰文 葉嘉瑤 吳輝燕 袁誌鵬   攝影 鍾小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