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人大常委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在保障經濟平穩發展、推動民生問題解決、促進美麗與發展共贏等方麵取得了明顯成效,交出了一份恪盡職守的履職答卷,為助力梅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人大監督力量。
加強財經監督
助力經濟發展
經濟監督是人大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隻有抓住財經監督這個“牛鼻子”,才能為百姓管好“錢袋子”。
過去一年,市人大常委會緊跟市委決策部署,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形勢,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促進經濟發展穩中向好,常態化聽取和審議計劃、預算執行情況和審計、決算報告以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等,審議市政府關於存量隱性債務化解工作專項報告,協助省人大常委會開展隱性債務“清零”調研工作,升級梅州市人大預算聯網監督係統,建立預算聯網監督情況分析評估會議製度,增強人大預算聯網監督實效,預算剛性約束進一步強化。
市領導掛點服務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是市委市政府加強服務企業力度的重要舉措。過去一年,市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認真落實掛點責任,緊密結合人大監督計劃落實和代表重點建議辦理,多輪次帶隊深入園區、企業、廠區和重點項目建設等現場,對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銅箔-高端印製電路板產業發展情況等開展專題調研或視察,有力助推營商環境建設和實體經濟發展。
2022年8月,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市人大代表及財政經濟專業小組成員,先後走進博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盈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等地,對我市銅箔-高端印製電路板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視察,將企業提出的用地、環保、資金、人才等問題寫入視察報告,轉政府部門落實,助推銅箔產業蓬勃發展。
此外,市人大常委會積極開展社會保險繳費情況調研,力促降低費率,減輕企業負擔。
跟蹤民生實事
推動問題解決
在民生領域的監督方麵,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把群眾呼聲作為監督工作的風向標,無論是民生“頭等大事”還是“關鍵小事”,市人大常委會都將“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情懷和要求貫徹其中。
近年來,關於解決梅州城區供排水問題的相關建議是市兩會“案桌”上的“常客”,解決梅州城區群眾用水難題刻不容緩。在2022年1月召開的市八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吳建梅等市人大代表提出了《關於解決梅州城區供排水設施問題的建議》。“建議提交後,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將之列為2022年市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建議,並組織督辦組深入市住建局進行調研,督促指導相關承辦單位修改完善辦理建議工作方案,實時跟進督辦建議辦理。”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說,早在2017年至2019年,市人大常委會連續三年將關於解決梅州城區居民用水難問題的相關建議列為常委會重點督辦建議,組織開展了相關民生工程項目推進情況的專項督查,有力發揮人大重要作用,推動城區供排水問題的解決。
這也是市人大常委會加強對我市2022年十件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監督的真實縮影。“為加強對我市2022年十件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的監督,我們製定專項監督工作方案,建立由常委會領導領銜、1個專委牽頭、多個工委配合,專(工)委常態化督辦與常委會集中調研並聽取審議市政府情況報告相結合的工作機製,切實推動十件民生實事年度任務取得實質性成果。”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梅州城區公辦優質中小學幼兒園學位、普通門診醫保統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助力下得以解決,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我市僑情工作情況、基本醫療保障工作情況的報告,開展宗教活動場所建設和管理工作情況視察……過去一年,市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關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聽民聲、順民意,在為民謀福祉、助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人大優勢、體現人大作為。
緊盯文化生態
守護綠美梅州
新年伊始,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成功通過驗收的喜訊傳來,我市再斬獲一國家級榮譽,成為目前廣東首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在這背後,市人大常委會去年聽取和審議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工作情況報告,開展持續不斷的跟蹤監督起了重要作用。這也是市人大常委會加強文化生態監督取得的一項具體成果。
聚焦生態環境保護,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我市2021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及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情況的報告,並深入開展“一法兩條例”執法檢查。2022年4月,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執法檢查組,先後到五華縣、梅縣區、蕉嶺縣等地,對我市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廣東省城市綠化條例》情況開展執法檢查。同時委托其餘縣(市、區)人大常委會對本轄區貫徹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實現8個縣(市、區)全覆蓋,以法治力量、監督實效,履行監督職能全力守護梅州綠水青山。
去年,市人大常委會還深度調研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協助省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係建設情況,視察全麵推行林長製工作情況,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和綠美梅州建設。值得一提的是,市人大常委會首次對本市製定的地方性法規《梅州市客家圍龍屋保護條例》情況開展執法檢查,保障該條例真正落地見效,進一步助推鄉村振興和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記者 林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