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五公開 > 結果公開 > 落實情況公開
“四下基層”摸實情 調查研究求實效
梅州市在主題教育中堅持以調研破題用實效作答,把問題清單轉化為成效清單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11-16 10:28:08  瀏覽:-
字號: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梅州市堅持把實的導向貫穿調查研究始終,深入學習推廣“四下基層”工作方法,各級領導幹部采取專題蹲點式、案例解剖式、現場體驗式、一線辦公式等調研方式,摸清摸透情況、找準找實問題、補齊補強短板,為推動梅州蘇區振興發展“開路破題”。

  瞄準“靶心”深調研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緊盯“百千萬工程”這個頭號工程,帶頭深入鎮村開展專題蹲點式調研,與基層幹部群眾麵對麵、一對一進行交流座談,廣泛征求意見,梳理形成了《蹲點調研待辦事項清單》,逐項分解任務、督辦落實、限期辦結,形成調研成果轉化閉環機製。

  這是我市堅持問題導向,瞄準“靶心”調研的一項重要舉措。市領導班子成員每人領題調研,緊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1310”具體部署,圍繞製約梅州高質量發展的難點堵點,確定12個專題66個具體課題;各級領導幹部共認領課題857個,涵蓋黨的建設、“百千萬工程”、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基層治理等事關重點工作推進、發展難題破解、民生事業發展等事項,共同探索推動蘇區振興發展的“梅州路徑”。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各級各部門已梳理計劃轉化運用的調研成果988項,已完成轉化293項,切實把調研成果一項一項落到實處。

  用好正反“雙麵鏡”

  10月21日,在五華縣河東鎮政府,河口村和下二村、高榕村、下一村、河東社區、下壩迎燈會參會代表共同簽訂《調解協議書》,順利解決了“下壩迎燈”祭拜場所曆史遺留問題,讓“曆史”問題不再“遺留”。

  為解決“下壩迎燈”曆史遺留問題,五華縣領導率隊到鄉鎮進行調研走訪,召開重點社會矛盾糾紛案件研判會,剖析案例、梳理問題,錨定縣內曆史遺留的部分疑難雜症,妥善解決河東鎮周氏萬氏“迎燈”百年糾紛,為打造客家特色文化品牌創造了更好條件。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市堅持以正麵典型為標杆,研究思考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經驗啟示;以反麵典型為鏡鑒,從近年來發生的有代表性、有較大影響的事件中,認真梳理分析、選取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深層次、根源性問題,以求解優解思維精準施策,通過“解剖一個問題”推動“解決一類問題”。

  現場體驗“走流程”

  開展“局長、科長走流程”深入體驗在辦理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過程中的痛點堵點難點,推動製度優化、流程再造和服務提升;開展“百名機關黨員幹部進百企體驗服務”活動,深入調研企業經營發展中的困難問題,為企業和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開展服務企業“首日製”活動,組織領導班子深入企業開展調查研究和“暖企”行動,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以來,我市各地各單位領導幹部常態化組織開展現場體驗式調研,圍繞群眾和企業關心關注的問題,采取實地體驗、模擬辦事等形式,從群眾或企業的視角開展近距離、可視化調研,通過“走流程”疏堵解難,全麵提升亚博网址链接 工作質效,打通服務群眾和企業“最後一公裏”。統計數據顯示,我市已製定市縣兩級首批11330個“極簡辦”事項清單,實現了1954項涉企事項的“一站式”辦理。

  一線辦公促落實

  10月8日,市委常委會首站來到梅縣區調研並召開會議,同時套開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會議。此次會議將“會場”搬到縣鎮村一線,采取“一線調研+專題會議”的辦會形式,力促工作從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

  結合開展主題教育,從10月份起,市委常委會會議分縣域召開,把會議開到“百千萬工程”重大項目建設現場,在一線集中“把脈會診”,協調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促進縣域高質量差異化發展。目前,市委常委會已到3個縣(區)調研並召開會議,取得了良好效果。

  下基層、進企業、入鄉村,深調研、察實情、解難題……我市各級各部門落實“一線工作法”,直插問題現場,推動問題在一線發現、政策在一線實施、工作在一線落實。統計數據顯示,市領導同誌結合各自領題情況深入鎮村、企業等開展調研,各地各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把現場調研列入每周工作計劃,共深入基層一線調研996次,力求發現真問題、解決真難題。

  通過深調研、真落實,我市各級各部門持續破難題促發展、惠民生解民憂。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開展“免費梅州”行動、建立“一起益企”工作機製、推行“行政審批事項100%網上受理、100%網上辦結”、新增一批公辦學校學位、全力推進一批老舊小區改造等關乎城市發展、民生福祉的事項一件件落實,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記者 王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