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氣環境汙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施工期廢氣主要來自管道開挖、回填、土石方堆放和運輸車輛行駛等產生的揚塵,施工機械和施工車輛排放的尾氣,管道焊接廢氣等。施工過程采取灑水抑塵,施工現場設置圍欄縮小施工揚塵的擴散範圍,施工材料土方臨時堆放加蓋保護網、噴淋保濕等,運輸車輛采取遮蓋、密閉措施。運營期:運營期正常工況下,輸氣管道不產生和排放廢氣汙染物。 2.地表水汙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施工期廢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員生活汙水、施工車輛衝洗廢水及新管道清管試壓廢水。施工期不設施工營地,施工人員的食宿依托當地出租房解決,生活汙水主要依托當地房屋現有的生活汙水處理係統,嚴禁排入周邊河流。施工車輛衝洗廢水及新管道清管、試壓廢水經隔油沉澱池處理後用於周邊施工場地灑水抑塵,施工結束後沉澱池回填平整並進行綠化。運營期:運營過程中無廢水產生和排放。 3.噪聲汙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施工期的噪聲源主要為施工機械和車輛,采取臨時的屏障設施、加裝消音裝置、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等措施減輕對周圍敏感點的影響。運營期:運營過程中基本無噪聲產生。 4. 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生活垃圾、施工土方、施工廢料、舊管道等,其中施工土方全部回填於管溝,施工廢料交有處理能力的公司處理,舊管道由建設單位開挖回收,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清運。運營期:運營過程中,不產生固體廢物。 5.地下水汙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本項目管道埋深較淺,管道開挖、頂管施工時,仔細檢查施工設備,禁止在開挖管溝內給施工設備加油、清洗施工機械和排放汙水,防止漏油、生活汙水汙染土地和地下水,一旦出現汙染,及時截斷汙染源擴散途徑。營運期:項目管道埋地鋪設且進行防腐設計。 6.生態保護措施 施工期:本項目的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對土地占用、地表植被、動物資源等方麵。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在施工期間加強施工期的管理,施工過程嚴格控製施工作業區範圍,執行分層開挖、分層堆放、分層回填的原則,同時做好經濟補償和生態恢複措施。營運期:在加強項目管道的安全巡視及日常監測,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及泄漏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