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青溪“一線四村”整線(成片)項目主體工程提前一個月完工
為3685戶用戶送上優質電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5-09 14:55:01  瀏覽:-
字號:

青溪線改造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在架線施工。(楊科 攝)


  近日,南方電網廣東梅州供電局35千伏茶陽站10千伏青溪線542開關後段線路綜合停電作業完成,當晚9時45分恢複送電。此舉標誌著梅州供電局整線(成片)配電網標準化治理大埔青溪“一線四村”整線(成片)項目主體工程提前一個月全麵完成,為青溪鎮3685戶用戶送上優質電,惠及人口6100多人。

  據悉,10千伏青溪線542線路由35千伏茶陽站出線,總長約103千米。由於運行時間長、線路殘舊等原因,該線路運行質量下降,近三年永久性故障跳閘22次。為全麵係統解決青溪線運行中的“卡脖子”難題,梅州供電局將其納入整線(成片)配電網標準化治理首批項目,並於去年11月29日獲廣東電網公司立項,整個項目共需新立65基鐵塔、400多基電杆、新增(增容)20台變壓器等,總投資1708.9萬元。去年12月,項目全麵開工建設。

  青溪鎮地處閩粵邊境,層巒疊嶂,山高林密,供電範圍屬於雷電高發區,300米內落雷數量居全市首位。轄區內屬於粵電青溪發電廠大型水庫區,地勢複雜,共有37處超大檔距線段,其中直線杆檔距大於500米共有7處,施工難度大。麵對錯綜複雜的施工環境、空前龐大的作業規模和高標準安全生產要求,梅州供電局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係統謀劃推進工程建設,成立了整線(成片)標準化治理管控專班、項目管理小組,成立整線(成片)青年突擊隊,並建立了區縣局結對幫扶機製,共調配職能部門及供電所1085人次參與工程管理,累計投入施工力量8500餘人次,開展計劃性綜合停電作業8場次,利用發電車保電36次,共計投入保電人員205人次。

  “結合青溪鎮山區、庫區典型複雜供電環境,經過充分論證分析,青溪線全線采用具有更加出色承載能力的35千伏鐵塔,能夠有效支撐起跨越水庫、河流等大檔距線路,線路骨架更加堅強。”梅州大埔供電局生產計劃部經理肖曉源表示,標準化治理後的青溪線將有效解決嚴重影響供電可靠性的大檔距防雷薄弱、相間距離風擺缺陷、叢林茂盛清障難等長期困擾基層的困難,基層運維壓力得到有效緩解。

  參與建設的配網綜合班高級作業員楊梓元對新線路防雷能力充滿信心:“我們在強雷區、多雷區共計加裝約10公裏避雷線,利用導電材料和接地裝置形成低阻抗通路,將雷電電場的能量引向地麵,減少了雷電對線路的直接危害,可有效降低流經線路的雷電感應電壓,降低跳閘概率。”

  青溪線標準化治理的完成,有效解決了線路重過載、低電壓等問題,供電半徑從平均900米縮短至480米,使全線供電質量、供電能力全麵提升。此外,梅州大埔供電局還在青溪線原本的自動化開關分布基礎上再加裝3台自動化開關,使線路分段更加合理,增強了青溪線的保護和控製手段,提高故障定位精度與運維效率,自動化分段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記者 林德培  通訊員 管莉 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