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有關單位: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係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製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5號)、《亚搏app下载安装 辦公廳關於印發〈加快推進重點領域信用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製實施方案〉的通知》(粵辦函〔2021〕326號)和《中共梅州市委辦公室yabo88 關於印發〈梅州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麵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梅市明電〔2022〕116號)等文件精神,現就在我市範圍推進實施信用承諾有關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根據國家、省和市委、市政府的政策精神,通過實施信用承諾,持續強化市場主體誠信意識、責任意識,加強自我約束、社會監督,推進守法守信、誠信經營,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優化發展質量。
二、承諾對象及內容
(一)信用承諾的對象。信用承諾是指行政相對人根據行政機關的要求和誠實信用原則,對自身信用狀況、申請材料真實性以及違約責任作出的公開書麵承諾。我市各級行政部門在開展注冊登記、行政審批、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雙隨機抽查及其他監管執法工作中,指導、引導梅州市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以規範的文書格式,按照誠實信用原則,對自身的信用狀況、申請材料的真實性以及違反承諾責任等作出書麵承諾,並通過公示平台向社會公開。
(二)信用承諾的類型。信用承諾分為審批替代型、容缺受理型、證明替代型、信用修複型、主動公示型和行業自律型等六種主要類型。
審批替代型:市場主體在辦理實行告知承諾製的行政審批事項時,由企業登記(審批)部門告知其許可應具備條件和違反承諾後果等,市場主體書麵承諾其符合審批條件後,企業登記(審批)部門作出審批決定。
容缺受理型:市場主體在申請辦理實行容缺受理的相關行政審批事項時,主要申報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要求,但次要申報材料欠缺時,企業登記(審批)部門告知需補正的材料、時限等,申請人作出相應承諾後,按照正常流程辦理。在承諾期限內,申請人補齊所欠缺材料後,予以辦結。
證明替代型:市場主體向企業登記(審批)部門申請辦理實行承諾書替代部分申請材料的有關事項時,企業登記(審批)部門將法律法規中規定的證明義務和證明內容告知申請人。申請人書麵承諾已經符合告知的條件、標準、要求,願意承擔不實承諾的法律責任,企業登記(審批)部門不再收取有關證明,而是依據承諾書辦理相關手續。
信用修複型:已被公示失信記錄的市場主體,在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後,向信用中國申請信用修複,按要求提交信用承諾書並承諾一定時間內不再產生新的失信行為。
主動公示型:市場主體主動發布綜合信用承諾或服務質量、招投標、業績公示等專項承諾,公開聲明服務標準、質量、踐諾履約等。
行業自律型:行業協會商會通過建立健全信用承諾製度,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組織引導會員加強行業自律,向社會公開作出信用承諾。
(三)信用承諾的內容。各地各單位按照業務條線統籌梳理製定本業務領域的《信用承諾書》格式文書,明確承諾環節、承諾類型、用途、市場主體名稱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承諾人等,一般包括下列內容:向行政部門所提交材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有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等;按照法律法規規定開展信息公示,履行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接受政府監管部門、行業組織、社會公眾等監督;依法提供合格產品或服務;發生違法失信行為時,依法依規接受處罰,主動整改,不再觸犯相關法律法規並履約守信等;同意將信用承諾信息通過公示平台上網公示,接受社會監督;違背承諾自願接受失信懲戒;行政機關認為需要承諾的其他事項。
市場主體向各行業主管部門提交《信用承諾書》的,各單位應及時通過信息化平台記錄信用承諾信息,按照“誰記錄、誰公示”原則,於市場主體作出信用承諾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通過公示平台統一歸集公示。
三、主要工作
(一)注冊登記環節的信用承諾。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申請辦理注冊登記(備案)時,提醒申請人需進行信用承諾的事項,指導其簽訂《信用承諾書》,收取信用承諾相關材料,記錄企業信用承諾相關信息,通過公示平台向社會公示。《信用承諾書》等相關材料與企業登記材料一並歸檔。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不願意提交《信用承諾書》的,不得違法限製其登記申請。
(二)行政審批環節的信用承諾。市場主體申請適用告知承諾製的行政許可事項時,書麵作出承諾並提交有關材料的,審批機關應予以當場受理,記錄相關承諾信息,並將承諾內容向社會公開,強化社會監督。對在核查或者日常監管中發現承諾不實的,行政機關要依法終止辦理、責令限期整改、撤銷行政決定或者予以行政處罰,並納入信用記錄。行政審批環節相關信用承諾信息通過公示平台向社會公示。
(三)“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中的信用承諾。各單位在開展雙隨機抽查相關工作中,對檢查結果記錄為“發現問題責令改正”等情況的,除依法處置外,還應通過指導、提示、告誡等方式向檢查對象加強政策法規宣傳,引導檢查對象簽署《信用承諾書》,提示其強化主體誠信意識和責任意識,通過信息化平台記錄信用承諾相關信息,並通過公示平台進行公示。
(四)其他監督執法工作環節中的信用承諾。各單位在開展其他監管執法工作中,發現監管執法對象存在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行為的,除依法處置外,還可以采取指導、提示、告誡等方式,宣傳、引導檢查對象簽署《信用承諾書》,依托信息化平台記錄信用承諾相關信息,並通過公示平台進行公示。
四、信用承諾運用
各地各單位應將信用承諾納入市場主體信用記錄,作為對市場主體事中事後監管的重要參考依據。
(一)對違反信用承諾的市場主體加大監管力度。各單位發現市場主體實際情況與承諾內容不相符,存在提交虛假材料騙取登記(審批)、無照無證經營活動、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的,按照相關規定依法處置。對違背信用承諾的失信市場主體,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建立行政執法、信息公開、信用約束的聯動機製,依法實施失信懲戒。
(二)對信用記錄良好的市場主體加大扶持力度。各單位對主動開展信用承諾、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要建立健全守信激勵機製,將信用承諾情況作為實施行政審批“綠色通道”、信用分類監管、授予榮譽稱號等工作的重要參考。對申請人信用狀況較好、申請行政許可時部分次要條件或手續有欠缺,但書麵承諾在規定期限內提供的,支持其采取“容缺受理”等方式辦理相關審批、登記手續。
(三)將信用承諾信息作為實施分類分級監管的重要依據。各類信用承諾信息統一記錄在市場主體名下,納入市場主體信用記錄,作為信用等級評定的重要依據。各地各部門應將市場主體信用承諾信息、信用積分和信用等級評估等信息作為信用分類分級監管的重要參考指標,製定本行業領域分類分級監管標準,按照市場主體信用水平實施差異化的分類分級監管。
五、有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信用承諾製度,是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市場監管體製的重要內容,是創新政府監管、強化社會監督、促進市場主體守信自律的重要手段,對推進社會信用體係建設、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具有重要意義。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製訂並細化本單位、本部門的工作措施,將相關工作納入目標管理,確保落實到位。
(二)統籌協調,抓好工作落實。市、縣(市、區)發展改革局負責統籌指導本級市場主體信用承諾工作。各級行政部門按業務條線牽頭組織實施本業務領域的信用承諾工作,並規範收取、記錄《信用承諾書》信息。做好信用承諾及其履行情況數據歸集,各級各部門在一網共享平台按職能和屬地分別建立信用承諾及其履行情況數據編目並定期實現數據更新。
(三)宣傳引導,增強誠信意識。各級各部門要多途徑、多形式開展信用承諾宣傳,製發信用承諾辦事指南,普及信用知識,引導市場主體充分認識信用狀況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充分了解信用承諾的內容與要求,引導市場主體主動作出信用承諾並公示,切實增強主體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
梅州市發展和改革局
2023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