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供銷社 工作動態 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連續四年獲評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優秀單位
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連續四年獲評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優秀單位
來源: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   時間:2022-12-13 14:36:24   瀏覽:-
字號:

  日前,廣東省發布了《2021年度廣東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工作情況的通報》,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再次上榜優秀單位,這也是省供銷社連續四年獲此佳績。

  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供銷合作社是黨領導下的為農服務的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是推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供銷合作社要加快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台,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係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努力為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廣東省供銷合作社係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為農、務農、姓農,圍繞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深入實施“聯農擴麵、服務提質、運行增效”綜合改革行動,著力夯實密切聯結農民的組織基礎、構建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網絡、提升合作經濟運行效能,針對撂荒土地誰來種、“米袋子”“菜籃子”安全如何保障、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短板如何補齊、小農戶融入大市場誰來對接服務等問題,加快建設麵向小農戶的公共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係,積極探索一條具有廣東特色的合作經濟組織聯農、助農、興農之路。

  一、發揮合作化聯結優勢,密切與農民利益聯結

  實施聯農擴麵五項工程,組織開展合作化、規模化生產,發展聯結緊密的社員89萬戶,服務帶動農戶超360萬戶,引領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產業體係。與村集體聯合共建鎮村供銷社968家,廣泛吸納自願入社的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組織聯合;創辦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聯合社5287家,與農戶共同出資、共創品牌、共享利益,實現經濟合作;建設縣域助農綜合服務平台、鄉鎮助農服務中心1293個,為農戶提供農資農技、農產品購銷、冷鏈物流、農村金融等一站式綜合服務,實現服務引領;建設農業產業化聯合體964個,實施“社有企業+農戶”、“產業園+農戶”,在產品標準、市場信息、經營渠道等方麵,實現經營對接。

  二、發揮全程化服務優勢,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各級供銷社聯合合作,通過遍布全省的150個縣域農業生產服務中心和1100個鎮村作物技術服務中心,提供覆蓋“耕、種、管、收”全過程農資農技服務,為農戶提供統防統治、統配統施、土地全托管、撂荒地複耕複種等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天禾農資公司建立起一支包含1000多名基層服務人員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隊伍,助力解決基層社農技服務人才缺乏問題。全省供銷係統化肥、農藥供應量占市場份額的50%以上,年服務土地總規模超2000萬畝次,在台山等地累計實施農業麵源汙染防控麵積超108萬畝,防控區域農藥、化肥施用量平均減少8%以上,水稻每畝綜合增收130元以上。今年1-10月實施複耕地、墾造水田社會化服務8萬畝,實施土地全托管服務麵積超221萬畝。

  三、發揮專業化經營優勢,保障“米袋子”安全

  省供銷社聯合地方政府,在汕尾、韶關南雄、肇慶懷集牽頭建設省級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通絲苗米“生產、收購、倉儲、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為種糧農戶提供水稻培育、規模種植、溢價收購、區域性公共品牌服務等。實施種植品種和種苗供應、生產技術指導、翻耕播一體化、施肥用藥和病蟲害防治、收購加工、品牌銷售等全產業鏈“六統一”管理服務,服務帶動農戶超10萬戶,農民每畝節支增收400多元。在陽江陽西、廣州南沙、肇慶四會和惠州博羅等地建設糧食儲備基地,建成50萬噸現代化糧庫和10萬噸大米加工車間,承擔省市區三級糧食儲備超30萬噸,對接全省5000多個銷售終端,有力保障全省糧食供應。

  四、發揮短鏈化流通優勢,守護“菜籃子”安全

  省市縣三級供銷社合作建設供銷放心農產品直供配送網絡,按照“省級平台+區域配送中心+供銷農場”直供配送網布局,在農產品主產區布局建設供銷農場,組織農戶開展訂單式、標準化生產;在各縣域布局建設區域配送中心,將農產品從供銷農場直接配送至機關企事業單位飯堂、批發市場、生鮮電商平台;組建省級管理平台,統籌調度全省農產品供應配送。目前已在15個市建成運營區域配送子平台33個,發展供銷農場311個、麵積共15.69萬畝。累計簽約配送合同504個、農產品簽約金額3.86億元,實現農產品配送額近2億元,助力優質農產品出村進城。今年廣州、梅州、湛江等地發生疫情期間,各地直供配送子平台積極承擔疫情保供任務,梅州豐順子平台8天內調度物資1255.5噸、占封控區供應量90%以上,有力保障封控、管控區域的民生物資配送。

  五、發揮整體化布局優勢,補齊冷鏈物流短板

  經省政府批準,供銷係統牽頭在全省布局建設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幹網,加快推進全省公共型冷鏈骨幹網“1 個灣區中心庫+產銷2 張區域網+資源整合、運輸配送、信息服務 3 個平台”建設。城鄉冷鏈補短板走在全國前列,已在18個市65個縣區布局項目74個、規劃庫容160.4萬噸,基本實現冷鏈項目謀劃布局縣域全覆蓋。為各地特色優勢農產品配套分級分揀、冷藏運輸、凍品儲備等服務,拓展中央廚房、預製菜等精深加工,延伸低溫加工、水果凍幹、食材配送等業態,延長農產品產業鏈和價值鏈。牽頭建設江門農產品冷鏈物流優勢產區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江門冷鏈物流園區2022年獲批成為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今年1-10月全省係統冷鏈物流營業額148.22億元。

  六、發揮平台化運營優勢,築牢農產品保供穩價基礎

  省供銷社貫徹落實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聯合全國供銷總社,在惠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基地規劃占地1500畝,將整合前端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生產主體和後端機團配送、商超零售、電商平台等銷售渠道,打造產供銷一體化的新型農產品流通樞紐;承接糧食、凍肉等政策性應急儲備任務,打造糧油、蔬果、水產等優勢特色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建成運營首期農產品加工集配中心8萬平方米,累計出口生鮮產品2.8萬噸,實現產值15.4億元,有力保障大灣區重要農產品供應。

  七、發揮全域化網絡優勢,鞏固拓展脫貧地區消費幫扶

  省供銷社聯合廣西、貴州等16個省級供銷社發展東西部協作供銷聯盟,在係統內商貿連鎖企業設立消費扶貧專區專櫃,在農產品批發市場專設脫貧地區產品銷售展區,承接政府采購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的優質貨源加工、質量檢測、銷售配送等業務,定期開展消費幫扶“五進”活動,打通省內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采購通道。對接省內外供銷係統電商平台上架各類農副產品,推動全國各地脫貧地區農副產品雙向流通,2021年以來幫助銷售農副產品超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