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科學技術局 政策法規 政策解讀:《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政策解讀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科學技術局 > 政策法規
政策解讀:《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政策解讀
來源:廣東省科技廳   時間:2023-01-04 09:56:44   瀏覽:-
字號:

  為落實《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國發〔2017〕35號)和《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粵府〔2018〕64號)等有關工作部署,大力發展廣東省人工智能,省科技廳聯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了《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編製背景

  一是國家和我省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工作。2017、2018年國家和我省分別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國發〔2017〕35號)和《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粵府〔2018〕64號)等政策性文件,2021年國家“十四五”規劃將人工智能放在科技前沿領域攻關的首要位置,並明確了人工智能作為我國數字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二是社會經濟形勢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出新需求。麵對當前疫情和世界格局動蕩對我省經濟影響,和我國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作為一種產業的賦能技術,已經成為產業升級重要戰略性抓手,麵對當前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和新任務,需要緊密與產業相結合,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演進,不斷促進製造業、服務業轉型升級。

  三是技術迭代對人工智能創新能力建設提出新要求。2018年我省出台了《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指導我省人工智能飛速發展,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從我省人工智能發展現狀來看,數據開放共享程度不足、關鍵核心技術較為薄弱、基礎算力支持能力有限、創新載體引領作用不強、專業人才缺口依然是製約產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需要立足現有發展基礎和廣東省自身優勢,提出務實可行的重要行動和關鍵目標,提高產業技術研發能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為全省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主要內容

  《行動計劃》聚焦廣東省人工智能未來創新發展重點,精準發力、科學謀劃,力爭在基礎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產業集聚發展、開源開放共享平台建設、標杆型應用場景培育和多元創新生態構築等方麵取得重大突破。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發展基礎。重點總結歸納了在上一個人工智能三年行動計劃下,我省人工智能產業的總體發展情況,圍繞相關的產業規模、區域格局、創新載體、核心產品及應用場景等方麵,做簡要概述。

  第二部分是總體要求。強調了我省人工智能“十四五”時期的整體發展思路和四大行動目標,包括關鍵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平台生態體係的加速構建,全域應用場景的持續打造以及多元創新要素的快速集聚,構築產業高端引領發展的新優勢新動能,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到2025年將廣東打造成為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戰略高地,力爭形成高端引領、開放共享、自主可控、基礎夯實的人工智能一流創新生態。

  第三部分是重點行動計劃。包括五大行動,一是強基固本行動。重點加強前沿與應用基礎理論研究,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及應用,加強人工智能操作係統和基礎軟件研究,加強人工智能基礎處理器及智能傳感器研究,形成一批具有全球領先的標誌性技術成果。二是聚勢成峰行動。打造人工智能區域發展新格局,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基地蓬勃發展,培育人工智能創新企業梯隊,推動人工智能產品升級。三是創新領航行動。重點圍繞人工智能基礎創新平台、技術創新平台、場景創新平台三方麵,構建多層次開放創新平台體係,建設分布式開源開放軟硬件基礎設施,支持視覺處理、智能製造、智能傳感等平台建設,在交通、金融、醫療、物流、無人船艇等方麵,打造多智慧場景平台。四是智慧賦能行動。圍繞製造、政務、城市、醫療、教育、金融、安防、無人係統等領域開展城市治理,加速人工智能與重點產業深度融合。五是和合共融行動。緊扣人工智能近期發展需求,通過構建資源開放共享格局,促進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營造創新創業良好氛圍,集聚高端專業創新人才等四個方麵,構築共榮共生的多元創新生態係統。

  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圍繞近期工作安排,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加強扶持引導,強化安全監督,強化品牌建設,切實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三、主要特點

  一是圍繞“軟硬件開發+核心技術研發+行業領域智能化”完整AI產業鏈來部署AI創新鏈。將基礎關鍵技術攻關、核心產業集聚發展、開源開放共享平台體係建設、標杆應用場景培育、多元創新生態構築等作為行動計劃實施的著力點。

  二是突出人工智能賦能產業變革發展技術的屬性,圍繞人工智能在製造業、服務業和政府管理中越來越突出的作用,從突破前沿基礎理論、形成關鍵技術與應用產品、打造開源開放共享創新平台、夯實人工智能創新生態等方麵實現係統化布局。

  三是突出科技金融、專業創新人才對人工智能的保障與引領作用。通過政策性基金引導、金融機構投入傾斜,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增強後勁。強調高層次人才建設,著力培養一批技術、產業和商業的跨界複合型人才。為廣東成為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戰略高地提供支撐。

  相關鏈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於印發《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