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林業局 新聞動態 生態梅州既要“綠”也要“美”!我市以示範點建設為抓手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樣板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林業局 > 新聞動態
生態梅州既要“綠”也要“美”!我市以示範點建設為抓手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樣板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6-12 15:11:50   瀏覽:2316
字號:

  初夏時節,梅城清涼山郊野公園參天古木與灌木交錯,登山市民絡繹不絕;蕉嶺縣南磜鎮竹海公園裏竹濤陣陣,遊客行走在竹林間的小徑中避暑納涼;大埔縣三河壩郊野公園的三江彙合處碧波蕩漾,蜿蜒碧道沿河而建,自成美景……

  生態梅州,既要“綠”也要“美”。目前,梅州森林覆蓋率達74.54%,已基本實現“綠起來”的目標。肩負“美起來”的任務,我市正按照“點上求突破、麵上謀跨越”的思路,堅持示範引領,統籌各方資源,以點帶麵推進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努力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梅州樣板”,持續在生態建設上走在全省前列。

  

示範引領

推進示範點建設

  “嘀——”常來清涼山郊野公園遊玩的市民張勝鬆發現,登山石階道旁多出了一條條步道,沿途的部分樹上掛著科普牌,上麵標有該樹木的科屬、簡介、宣傳標語等文字資料和二維碼,拿手機掃二維碼,就可以直接進入科普頁麵,油桐、桃金娘等樹木的詳細信息一目了然。“市民登山多了新的路線,還能學習植物常識,值得點讚。”張勝鬆說。

  梅州市清涼山郊野公園優化提升示範點已列入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範點。“建設3公裏以森林科普教育為主的自然教育徑,是示範點建設的內容之一,主要目的是開放更多綠色空間,讓市民走進森林、享受生態。”市林業局生態修複科科長楊堅告訴記者。

  清涼山郊野公園優化提升示範點地處清涼山郊野公園西北角,秉承“以綠為體,以水為魂,山水相依”的設計理念,堅持“順應自然、因地製宜、喬灌結合、統籌推進”的原則,在該公園原有基礎上打造“一山一水一徑”。“我們通過采取低效林優化提升、鬆材線蟲病染疫鬆林改造提升和森林撫育等措施,種植和撫育紅錐、木荷、山櫻花等鄉土闊葉喬木和桃金娘、油茶等灌木,建設生物防火林帶、林間登山鍛煉道、自然教育徑、環湖棧道等,打造綠上添花、花果飄香的綠美森林。”楊堅介紹說,今年以來,該示範點首期工程已完成林分改造24畝、森林撫育150畝,建設自然教育徑1公裏。

  綠美梅州,示範先行。今年2月,我省部署開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範點建設工作,全省今年將打造100個以上以森林公園等為主要載體的高質量、高水平、高品質、有特色的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範點。市林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把示範點建設作為重要抓手,示範點建設被納入市級林長巡林重點,各級林長靠前指揮,以點帶麵推進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圍繞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八大工程”,我市從市、縣兩級66個示範建設項目中遴選出13個上報,作為全省100個以上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範點來推進建設。今年,我市計劃投入資金約5.86億元,預計建設麵積7.68萬畝,其中,林分優化麵積4.01萬畝,森林撫育麵積3.67萬畝;建設森林步道40.36公裏。

  

各美其美

打造“梅州樣板”

  “噠噠噠……”記者日前來到三河壩郊野公園示範點建設現場,隻見在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交彙處的河岸邊,兩台挖土機正在作業,遠眺隱約可以望見三河壩戰役紀念園一角。大埔縣林業局綠美工作專班負責人丘誌明介紹說,三河壩郊野公園示範點分布在大埔縣委黨校附近,涉及三河鎮五豐村、彙東村、彙城村、舊寨村、陳金村等村,建設範圍麵積達2萬多畝。目前,該示範點已完成林分優化7000多畝、封山育林4000多畝、生物防火林帶140畝,韓江碧道三河段建設2.6公裏。

  “三河壩郊野公園示範點主要依托三河壩紅色資源,突出林業要素,‘紅色綠色’相映成輝,建設竹產業科普教育園、‘竹+’產業展示科普示範區、小微濕地示範點等公共服務設施,開展韓江源五豐生態修複治理,努力建成‘山青、水秀、林優、惠民’的生態建設示範點,讓百姓走進森林、感受綠美。”丘誌明說。

  興寧市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生態建設示範點通過實施林分優化,培育穩定健康優質高效的森林生態係統,提質美化道路景觀節點,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提升景觀效果;蕉嶺縣南磜鎮竹海公園綜合型示範點利用連片的毛竹林,建設集科普、休閑旅遊、吸氧等於一體的林長綠美園,形成林下種藥與森林旅遊相融合的發展業態,既美了環境,又富了產業……縱觀我市正在推進建設的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範點,各個示範點均突出了各自的特點,避免了“千篇一律”的規劃設計,努力實現各美其美的目標。

  “在建設示範點的過程中,我們堅持突出梅州特色,將蘇區紅色資源、客家文化等元素有機融入示範點建設中,努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梅州樣板’。”市林業局綠美工作專班工作人員李顯煌表示,我市還堅持生態惠民的原則,利用各類森林資源、自然景觀、文化稟賦、紅色資源、古樹資源等,係統設計,因勢而建,不斷豐富綠美生態產品供給,並注重加強日常管理,實現示範點建設永久保留,給子孫後代留下一抹綠、一片景。

  

我為改革獻一策

        梅州的生態文明建設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為響應我省提出的全省今年打造100個以上以森林公園等為主要載體的高質量、高水平、高品質、有特色的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範點建設,梅州更要敢為人先、競標爭先,以示範點建設為抓手,以點帶麵,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出“梅州經驗”。在推進示範點建設的過程中,要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結合自身優勢,統籌各方力量,因地製宜、揚長避短,向市民提供更多優質的、具有“梅州特色”的生態產品。

千帆競發,勇進者勝。隻要我們拿出敢闖敢試、幹事創業的精氣神,高水平高標準謀劃推進示範點建設,不斷繪就綠美“新圖景”,不斷提升生態宜居水平,就能為我市爭創更多綠色生態優勢,讓綠色成為梅州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

      (講述人:市委黨校哲學教研部主任、講師嶽崇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