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梅州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圍繞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主要任務,切實把樹種好、管好、用好,為實施“百千萬工程”注入“綠色動能”,為打造綠美廣東貢獻梅州力量。
堅持因地製宜,種好一片闊葉林。據了解,當地印發《梅州市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7年)》,重點針對純鬆林、純桉林、火燒跡地、水土流失區、牛肝土困難地等不同林相,采用適地適種、適時適法原則,分類實施林分優化、林相提升,有針對性種植紅錐、楠木、木荷、土沉香等珍貴樹種,逐步培育大樹、大森林、大生態係統。
結合“百千萬工程”縣鎮村綠化,梅州發動社會各界對造林分散地、城鎮閑置綠地、村郊“四旁”“五邊”、國省道要道沿線等種植榕樹、香樟、閩楠等鄉土闊葉樹種,堅持應綠盡綠,逐步消除造林“空白點”。
今年以來,全市完成林分優化20.07萬畝、森林撫育4.79萬畝、新造林撫育5.98萬畝;縣鎮村綠化完成種植164.31萬株,新增綠化麵積1536.01公頃,新增綠化長度3703.69公裏。
融合區域特色,種好一片國儲林。據介紹,當地以廣東首個國家儲備林項目落地梅州為契機,科學規劃種植紅錐、閩楠、黑木相思等大徑級樹種,持續改善林分結構,提高林分質量,營造質量高、樹種珍貴、木質優良且具有一定防火能力的國家儲備林地,實現增綠與增效一體推進。積極探索“國儲林+林下經濟”“國儲林+森林旅遊”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在國家儲備林地發展林下經濟,種植梅州地道南藥、食用林產品等,同時突出地理風貌、自然景觀特色,發展森林旅遊,營造客家人文色彩,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收儲林地麵積26萬畝,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金額達55億元。
突出效益優先,種好一片油茶林。梅州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油瓶子”基地、省油茶重點發展區優勢,聚焦以林富農、以林興業,印發《梅州市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打造現代化林業產業集群。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出台扶持政策,開展科技下鄉技術指導,推薦油茶企業申報國家級、省級林業龍頭企業和示範基地,建設標準化油茶產業園,擴大企業規模、提升產能,引導企業帶動群眾共同致富,以產業富民實現鄉村振興。同時,創新探索“防火林+油茶”種植新模式,利用油茶成樹低矮、防火優良等特點,在林區輸電線路下種植油茶林,有效解決“線樹矛盾”,實現“政企民”共贏。目前,全市油茶種植麵積66.23萬畝,省級以上林業龍頭企業28家,茶油年產量1.26萬噸,油茶年產值約2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