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林業局 新聞動態 廣東省各地創新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機構 > 市林業局 > 新聞動態
廣東省各地創新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
來源:省林業局   時間:2024-07-08 11:32:39   瀏覽:-
字號:

  連月來,全省各地圍繞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開展係列工作,一起來看看各地的做法。

  河源市“四字訣”推進造林綠化

  截至6月7日,河源市完成林分優化32.16萬畝,完成率102%;縣鎮村綠化種植苗木181.14萬株,完成率131.53%,種植麵積2430.27公頃。

  一是著眼發力“早”,鉚足幹勁搶抓開局。提前下達造林任務並落實造林地塊,強化苗木生產供應,形成搶前抓早、力爭上遊的工作態勢,做到“開春即開工”。二是凝聚合力“幹”,多措並舉協同推進。領導高位推動、部門協同推進,構建“縣域統籌、以鎮帶村、村村聯動”良好工作局麵。三是立足落腳“實”,錨定目標狠抓落實。擬定“一月一主題”清單,繪製綠美六大行動“一張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利用VR全景技術,通過無人機、相機、攝像機全景采集100個綠美重要任務點的視頻、圖片,打造綠美河源VR全景係統平台。四是聚焦覆蓋“廣”,全麵發動共同植綠。全市共組織約8.75萬人參加2517場次義務植樹活動,共計植樹約30.53萬株,折算植樹麵積約5745.9畝。

  中山市開展“見縫插綠”

  全民全域全時開展“見縫插綠”活動,初步闖出一條具有中山特色的綠美生態建設之路,探索形成“163”工作法。

  一是錨定“1個方向”。把“見縫插綠”作為主攻方向,研究製定全市域“見縫插綠”行動方案,出台涵蓋鄉村、學校、醫院、工業園區、河湖水岸等領域的配套方案以及鎮街的實施方案,構建起“市—專班—基層”聯動政策體係,確保“見縫插綠”政策全覆蓋。二是聚焦“6大攻堅”。充分利用每一片空閑地塊的生態價值,精細化推進“見白補綠、拆違複綠、治汙還綠、挖潛添綠、沿線植綠、拆圍透綠”等六方麵攻堅,打造“小而美”微空間激活城鄉大美。三是強化“3大保障”。強化組織保障,完善市、鎮、村、小組、黨員“五級聯動”包抓機製。強化時間保障,奮力搶抓季節時時植綠。強化空間保障,全麵摸排找地處處植綠。

圖片

  珠海市實施百村植綠添美“五個一”行動

  一是打造“一個支部一片林”。市“四套”班子每人包抓兩村,示範帶動區鎮領導包村聯戶。建立定期會商、調度製度,推動105個機關事業單位、205家企業、10所高校黨組織與170個村居“結對子”,發動10萬餘名黨員群眾投身鄉村綠化工作。二是踐行“一名黨員一棵樹”。組織動員機關企事業黨員1.6萬餘人參加一次認捐、種植一棵樹或管護一株苗活動。三是彙聚“一份力量一抹綠”。舉辦港澳同胞聯誼會、鄉賢茶話會、“萬企興萬村”“百會幫百村”等活動,邀請香港全國人大代表鄺美雲為綠美珠海代言,營造172片“創業林”“巾幗林”等主題林,籌措資金9000萬餘元。四是勾勒“一座村莊一風景”。打造“紅藍綠”特色工程,紅色村每村建設一條紅色景觀帶,建成綠美示範村;海島村建設“一院一景、四季有花”獨特海島庭院。五是開掘“一片綠色一捧金”。蓮江村打造沉香產業園發展特色林業經濟;萬山區建設特色酒店和民宿148家發展鄉村酒店經濟;唐家灣鎮將鄉村綠化與特色文旅、研學體驗相結合發展鄉村景區經濟,打造“大學小鎮”年創收超600萬元。

圖片

  梅州市建設城市郊野公園

  梅州市以市級清涼山郊野公園建設為重點,結合泮坑村、小密村2個“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建設,科學完善公園規劃,劃分生態保育、高山攬勝、茶田養生“三大板塊”建設,著力打造生態好、環境美、特色顯、效益高、群眾滿意的綠美郊野公園。

  一是推進生態保護修複。在保護原有生態底色上,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連片打造功能多樣的高質量林分和優美林相,推動森林資源增量、生態增效、景觀增色。二是強化綠美經濟增益。積極引導各村因地製宜發展茶葉、中藥材、花卉苗木等特色產業,清涼村被評為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茶葉專業村。三是提升綠美文化效益。堅持“適地適樹”原則,遵循“多做加法、少做減法”要求,注重由表及內,挖掘融入蘇區精神、客家文化等人文內涵,修建3公裏客家文化長廊,打造35公裏的原野型、村道型、溪穀型登山步道。四是聚焦綠美共建共享。在公園的高山攬勝板塊選點先行先試,實施優化提升工程,打通楓林路、泮龍路2條“便民路”,建成2個生態停車場,改造提升5座公廁,舉辦“百裏徒步”等戶外活動10餘場次。

圖片

  揭陽市廣大青少年為綠美充“植”

  一是同植專屬“青春樹”。依托“綠美青年林”“我為家鄉種棵樹”小程序,動員各級團組織、少先隊、團屬社會組織在線認捐認種認養,通過“雲端”認種、線下“履植”,實現多元互動。為每棵樹苗量身定製“一樹一牌”“一樹一碼”,為每一個愛綠植綠護綠之人留下專屬青春印記。二是共建特色“主題林”。結合自然教育、生態研學、聯誼交友等活動,吸引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建設“綠美青年林”“青年文明號林”“誌願林”等主題林47片、麵積超100畝。三是構築實踐“新體係”。大力推進自然教育基地建設,構建生態體驗、科考研學、森林遊憩、文化展示、花木觀賞於一體的自然教育體係,全市1222所學校已構建生態文明課程體係,開展生態課程實踐活動超1600次。四是引領時代“新風尚”。深入推進“綠美揭陽青年先行”誌願行動,倡導“有好事,種棵樹”,弘揚喜事新辦、婚事簡辦的文明新風。

  惠州市建立抓黨建促亮牌提醒機製

  惠州市對鄉村綠化、林分優化等各項綠美重點工作進行“亮牌提醒”,以推動形成銳意進取、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根據平時督導、實地調研、日常檢查等掌握的情況,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市委組織部每季度對各縣(區)各項綠美重點工作落實情況分別亮紅、黃、藍牌。亮牌總體情況作為縣(區)“百千萬工程”年度考核、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等相關考核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