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我市林業部門獲悉,我市已印發《完善集體林權製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各縣(市、區)政府要在今年8月底前出台完善集體林權製度工作方案,進入全麵實施階段;到2019年底,基本完成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各項工作任務;到2020年底,基本形成集體林業良性發展機製。
《方案》強調,要穩定集體林地承包關係,強化林地林木流轉管理。探索創新自留山、承包責任山經營管理體製機製,推進集體山林股份權能改革試點,進一步激發集體統一經營管理山林的活力。林權類不動產登記的申請、受理、審核、登簿、發證由各縣(市、區)不動產登記機構統一辦理。要探索推行集體林地三權分置。在堅持集體林地農民集體所有的前提下,逐步建立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運行機製,引導集體林地經營權有序流轉。
《方案》提出對生態公益林實行分級經營管理。鼓勵和引導生態公益林經營者開展林果、林藥、林蜂、林菌等非木質林下經濟產業,提高生態公益林綜合利用效益。推動集體生態公益林資產化經營,探索生態公益林采取合資、合作等方式流轉。放活商品林經營,深化林業分類經營,完善森林采伐更新管理製度。
集體林適度規模經營是《方案》的一大亮點。《方案》明確指出,支持集體林業開展多種經營。以綠色富民產業為先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引導工商資本投資林業,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森林生物質能源、森林生物製藥、森林旅遊休閑康養等綠色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區域特色的林業產業,實施“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工程,推進連片規劃、連片開發,建設一批現代林業產業園區和高效林下種養示範基地。創新林下經濟發展模式,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高端品牌,實現林下經濟可持續發展。力爭到2020年,全市林下經濟發展麵積達400萬畝,林下經濟年綜合產值達40億元以上;建成國家級、省級林下經濟示範基地30個,省級林下經濟扶貧示範縣8個以上。
此外,《方案》指出,要通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社會化服務體係,加大對集體林業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將適合市場化運作的林業規劃設計、市場信息、技術培訓等服務事項交由社會化服務組織承擔。研究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統防統治、森林統一管護等生產性服務。積極發展林業電子商務,健全林產品交易市場服務體係,建立特色林產品直采直供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