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多措並舉推進“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學習月”活動走深走實
梅州市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相結合,找準工作重點,多措並舉、多管齊下,推動“2024年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學習月”活動走深走實。
一是線上線下齊發力。“學習月”活動期間,我市各級統戰(民族宗教)工作部門、各宗教團體同步開展線下和線上宣傳活動。線上融合報紙、網站、微信等宣傳媒介,在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開展民族宗教政策解讀、理論闡釋,在民族宗教工作微信群、宗教團體工作群連續有針對性推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資料、民族宗教政策法規等重點內容。市佛教協會會長釋證榮在梅州日報《同心聚力齊奮進 共譜改革新篇章——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我市統一戰線引起熱烈反響》專欄發表心得體會。線下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結合本地民族宗教工作實際,因地製宜開展宣傳活動。梅江區組織人民小學各族學生開展民族政策共學、手工作品共作、民族團結進步歌曲共唱、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共講等係列活動,積極構建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環境;梅縣區在社區中心位置、公共場所設立宣傳教育專欄、宣傳標語等,針對群眾關心關注的民族成分更改、宗教與迷信的區別等熱點問題,深入開展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宣傳教育;平遠縣利用石榴籽工作室創新開展微陣地、微課堂、微宣傳,組織各族群眾以聊天的方式用“小話題”“小故事”闡釋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大主題”“大道理”;豐順縣組織青少年學生代表到豐順華僑紀念館開展以“大手拉小手·童心共築中國夢”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學習月”期間,全市懸掛或流動播放宣傳橫幅80多條,印製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000多份,全市上下形成了濃厚的宣傳氛圍。
二是聚焦學習促提升。將中央、省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全省宗教工作會議精神、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精神和民族宗教政策法規納入各級黨委(黨組)政治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黨校主體班培訓內容和基層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內容,提高黨政領導幹部對民族政策理論的普及率和知曉度。梅江區通過開展民族宗教工作“學習+培訓”“學習+檢查”“學習+宣傳”的方式,組織民族宗教界人士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民族宗教政策法規,製作並派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廣東省佛教界抵製商業化問題“十不得”》宣傳展板給各宗教活動場所,全方位提升“學習月”活動的深度、力度、廣度;蕉嶺縣組織全縣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負責人和民族宗教教局全體幹部專題學習《宗教事務條例》《宗教活動場所管理辦法》民法典和新修訂行政處罰法,提高了宗教工作幹部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能力水平和宗教界人士遵法學法用法守法的意識;平遠縣把“學習月”活動融入“以高質量行政執法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中心任務中,重點組織民族宗教幹部、統戰委員、民族宗教界人士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民族宗教政策法規,深入推進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建設;大埔縣、五華縣舉辦培訓班邀請有關部門負責同誌和專家學者為全縣民族宗教工作幹部和民族宗教界人士授課。目前,全市共開展各類培訓會11次,培訓各級民族宗教幹部、鎮(街)幹部、民族宗教界人士800餘人次,夯實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務基層基礎。
三是送法上門零距離。緊扣民生需求,用具體事例講政策,用身邊故事講團結,用自身體會講要求,推動民族宗教政策法規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梅江區組成普法宣傳小組前往轄區內素食館、宗教活動場所開展“弘揚法治精神·抵製非法宗教”宣傳,向負責人講解真實案例和非法宗教的危害性,使其樹牢抵製非法宗教的意識,進一步增強抵禦非法宗教的能力;興寧市和蕉嶺縣分別在寧新街道和三圳鎮開展“送法下鄉”“送法進鎮村”普法活動,進一步增強了鎮村幹部對民族宗教工作的理解和廣大群眾的法治意識;平遠縣邀請京師(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深入到宗教團體、宗教場所上門提供專業的法律谘詢,以案說法宣傳講解宗教政策法規,引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自覺遵法、學法、守法、用法;豐順縣在潭江鎮鳳坪佘族村開展“‘典’亮佘鄉·共助‘豐’收”普法宣傳活動,采用集中普法和現場互動的方式,向群眾宣傳講解民法典、憲法、民族宗教政策法規等知識,讓民族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的理念更貼民心、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