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批準《豐順縣110千伏豐南片區電網結構完善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前公示》,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局反映。
聯係地址:梅州市行政服務中心三樓環保窗口,郵編:514021
聯係電話:0753-6133820傳真:0753-6133820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該審批直接涉及其重大利益關係的申請人、利害關係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複決定以書麵形式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 |
建設單位 |
建設 地點 |
環評 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豐順縣110千伏豐南片區電網結構完善工程 |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梅州供電局 |
梅州市梅縣佘江鎮、興寧市水口鎮、豐順縣豐南片區 |
廣東核力工程勘察院 |
本項目總投資8030.61萬元(環保投資65.1萬元),預期2019年6月投產。項目工程內容包括: (1)變電站間隔擴建建設:220kV佘江變電站擴建3個110kV出線間隔,改接前期4回110kV出線。110kV豐良變電站擴建1個110kV出線間隔,移動1個110kV母線設備間隔,改接前期2回110kV出線。 (2)線路建設:新建110kV佘江豐良線路;解口110kV東橋至豐良甲回線路接入佘江站線路;改接110kV東良乙線、110kV湯金線路。 |
施工期:項目施工期將產生施工噪聲,對周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建築施工中產生的粉塵、廢水、固體廢棄物以及棄土等也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但這些影響都隨著工程的完工而自然消失。但在施工期間,必須嚴格執行施工管理條例,按照有關管理部門所製定的施工管理要求和報告中所提的建議措施,切實做好防護工作,合理安排施工,使其對環境的影響減至最低限度,以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和對周圍居民的幹擾。 運營期: 1、聲環境影響分析 由於架空輸電線路的噪聲屬於電暈放電產生的噪聲,經類比監測分析,項目投運後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能控製在《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限值內。措施主要采用國內常用的雙分裂或四分裂導線,減輕電暈噪聲的影響。 2、電磁環境影響分析 根據預測,新建110kV佘江豐良線路、解口110kV東橋至豐良甲回線路接入佘江站線路導線周圍電場強度理論計算最大值出現在計算起始點附近,計算值隨水平距離的增加而大致呈降低的趨勢,離地麵1.5m處工頻電場強度理論計算結果最大值為0.55kV/m,滿足《電磁環境控製限值》(GB8702—2014)中4kV/m的限值要求;磁感應強度理論計算結果最大值出現在計算起始點附近,計算值隨水平距離的增加而降低,滿足《電磁環境控製限值》(GB8702—2014)中100μT的限值要求。 改接110kV東良乙線、110kV湯金線同塔雙回線路導線電場強度理論計算最大值出現在計算起始點附近,計算值隨水平距離的增加而大致呈降低的趨勢,離地麵1.5m處工頻電場強度理論計算結果最大值為0.67kV/m,滿足《電磁環境控製限值》(GB8702—2014)中4kV/m的限值要求;周圍磁感應強度理論計算結果最大值出現在計算起始點附近,計算值隨水平距離的增加而降低。離地麵1.5m處磁感應強度理論計算結果最大值為2.58×10-2mT(25.8μT),滿足《電磁環境控製限值》(GB8702—2014)中100μT的限值要求。 從電磁環境理論預測值分析可知,建築物隨著與導線的水平距離和與導線的垂直距離的增加,電磁環境預測值逐漸降低。環境關注點各樓層工頻磁感應強度小於56.40μT,工頻電場強度小於854.0V/m,滿足《電磁環境控製限值》(GB8702-2014)中頻率為0.05kHz的公眾暴露控製限製值要求,即電場強度4kV/m、磁感應強度100μT。 根據分析,佘江變電站擴建出線間隔建成後變電站外電場強度最大為427.3 V/m、磁感應強度最大為0.11μT。豐良變電站擴建出線間隔建成後變電站外電場強度最大為122.4 V/m、磁感應強度最大為0.20μT。 3、水環境影響分析 變電站間隔、架空線路運行期無排水,對水環境無影響。 4、固體廢棄物影響分析 變電站間隔、架空線路運行期無工業固廢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