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全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狠抓發展第一要務,積極應對諸多困難,社會經濟發展總體保持穩定,但受疫情零星多發及房地產整體下行的影響,企業及就業形勢麵臨較大壓力。2022年上半年,梅州“四上”企業(規模以上工業、服務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有資質的建築業,有開發經營活動的全部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就業人員176146人,同比減少13524人,下降7.1%;從業人員工資總額589267萬元,同比減少9598萬元,下降1.6%。
就業人員情況
(一)近七成行業就業人員減少。
6月末,納入“四上”企業統計範圍的16個行業門類中,僅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以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4個行業增員,分別增加64人、13人、17人和9人,分別增長1.8%、7.0%、2.3%和5.9%;其餘11個行業均減員。從減員看,建築業減員最多,從業人員為55357人,同比減少10463人(占全市“四上”企業減員比重76.8%),下降15.9%;其次是房地產業,同比減少857人,下降17.0%;再次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同比減少744人,下降19.0%,上述3個行業減員占全市減員總量比重為88.5%,對整個就業形勢影響較大。(見表1)
表1 2022年6月末梅州“四上”企業分行業就業人員情況
(二)高技術製造業就業穩中向好。
6月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就業人員86163人,同比減少301人,下降0.4%。其中:采礦業下降3.3%,製造業下降0.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8%。規上工業企業中,製造業人員的就業方向,逐漸向中高端細分行業傾斜。6月末,高技術製造業企業就業人員31996人(占規模以上製造業就業人員的39.2%),增長5.7%,增速比規模以上製造業高6個百分點。其中:醫藥製造業就業人員增長7.8%,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6.0%,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表製造業增長7.0%,但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下降7.5%。(見表2)
表2 2022年6月末梅州“四上”企業高技術製造業就業人員情況
二、從業人員工資情況
(一)從業人員工資總額小幅下降。
上半年,全市從業人員工資總額589267萬元,同比減少9598萬元,下降1.6%;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了22個百分點。分行業看,納入“四上”企業統計範圍的16個行業門類中,從業人員工資總額增加的有9個行業,其中:製造業增長最多,同比增加16030萬元,增長6.9%;其次是批發和零售業,同比增加1527萬元,增長3.7%;再次是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加1236萬元,增長8.7%。從業人員工資總額減少的有6個行業,其中:建築業減少最多,同比減少23737萬元,下降10.8%;其次是房地產業,同比減少4723萬元,下降21.3%,也是降幅最大的行業;再次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同比減少1673萬元,下降19.7%。(見表3)
表3 2022年上半年梅州“四上”企業分行業從業人員工資總額情況
(二)從業人員平均工資增速回落。
上半年,全市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為32950元,同比增加884元,增長2.8%;增速同比大幅回落13.6個百分點。分行業看,納入“四上”企業統計範圍的16個行業門類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增加的有11個行業,其中:采礦業增長最多,同比增加11005元,增長41%,是增長最快的行業;其次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同比增加9647元,增長33.6%,是增長次快的行業;再次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同比增加3330元,增長9.4%,是增速居第三位的行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減少的有4個行業,其中:房地產業減少最多,同比減少2933元,下降6.7%;其次是建築業,同比減少369元,下降1.1%;再次是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同比減少105元,下降0.6%;最後是衛生和社會工作,同比減少86元,下降0.2%。(見表4)
表4 2022年上半年梅州“四上”企業分行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情況
三、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房地產等相關行業就業壓力較大。
受投資下降尤其是房地產整體下行影響,建築業、房地產業、物業管理等行業需求下降明顯,並導致整體用工需求減少,就業壓力明顯加大。上半年,建築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3個行業共減員12064人,占全市減員總量比重88.5%,是“四上”企業減員的主要原因;同時,因業務量的減少,也造成建築業、房地產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大幅下降。
(二)消費尤其是住宿和餐飲業等受疫情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除。
除建築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外,部分行業受疫情持續影響仍較大,生產經營仍較困難,經濟效益降低,吸納就業能力明顯減弱。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就業人員同比減少388人,下降5.8%;住宿和餐飲業就業人員同比減少294人,下降7.5%。
四、有關建議
一是紮實推進穩經濟、穩就業政策的製定落實,加快實體經濟發展。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創新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幹措施的通知》《梅州市促進經濟穩增長若幹政策措施的通知》等一攬子穩增長政策措施,盡快製定實施《梅州市推動小微工業企業上規模工作方案》《梅州市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若幹措施》《梅州市全麵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進一步落實落細扶持獎勵、減稅降費等政策舉措,壯大實體經濟,優化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推動企業平穩健康發展,帶動充分就業。
二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社會經濟發展,提高行業吸納就業能力。築牢疫情防控安全底線,抓細抓實各項防控工作;通過實施穩崗就業補助直達市場主體、稅收返還、暫緩繳納稅款、貸款優惠、附加稅稅率減免等舉措,幫助企業在疫情之下渡過難關,穩住就業基本盤;並出台針對性措施,幫助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遊會展等受疫情影響大的行業,創造消費場景,促進服務消費需求恢複增長,不斷提升行業的就業吸納能力。
三是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實施“青梅計劃”集聚優秀青年人才。貫徹落實《2022年梅州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大行動方案》,暢通疫情條件下的畢業生求職渠道,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供給,解決好高校這一重要供應端就業問題;實施“青梅計劃”,打出“留梅”“回梅”組合拳,堅持“外引”“內培”兩手抓,集聚更多優秀青年在梅就業創業,為企業提供更多高素質青年人才,為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供稿:社會科
撰稿:陳銳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