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麵:
    字體:
    對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梅州市應急管理局 部門文件 廣東省安全生產委員會關於印發《廣東省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
廣東省安全生產委員會關於印發《廣東省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
來源:廣東省應急管理廳   時間:2022-11-21 16:50:24   瀏覽:-
字號:

  根據國務院安委會《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方案》的部署要求,結合廣東省實際,現製定《廣東省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廣東省安全生產委員會        

  2022年1月29日            

  


廣東省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方案》, 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和責任單位,推動各項重點工作落地見效,製定本方案。

  一、強化統籌協調和監管責任落實

  1.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統籌協調,省安委會下設危險化學品安全專業委員會,協調解決危險化學品安全重大問題。成立危險化學品安全專業委員會專家組,為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提供建議。廣州、珠海、佛山、韶關、惠州、東莞、江門、湛江、茂名、清遠、揭陽等重點化工地市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協調機製。

  責任單位:省安委辦、各有關地市安委會負責。

  2.修訂印發《廣東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職責》,進一步明晰負有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責任的部門職責。

  責任單位:省安委辦牽頭,各負有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單位)分工負責。

  3.強化督導通報和巡查考核,按時間節點完成省兩辦《關於全麵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及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2022年度重點任務。

  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教育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安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農業農村廳、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廳、國資委、市場監管局,省能源局,省消防救援總隊、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廣州鐵路監督管理局、廣東銀保監局、廣東海事局、省郵政管理局、民航廣東監管局等部門分工負責。

  4.全麵落實《廣東省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製實施細則》,全省各市、縣將危險化學品重大安全風險防控任務明確落實到責任人,製定工作職責清單和年度任務清單。

  責任單位: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負責。

  5.各地區研究出台具體措施,建立完善與區域發展相適應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工作體係。配齊配強危險化學品重點市縣、儲存量大的港區,以及各類開發區,特別是內設化工園區的開發區的專業監管執法和技術檢查力量,國家級、省級、市縣級化工園區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業監管人員原則上分別不少於10人、6人、4人。

  責任單位: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負責。

  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6.貫徹落實《危險化學品生產建設項目安全風險防控指南》,嚴格控製處於粵北生態發展區的化工園區發展重化工項目,嚴格限製涉及光氣化、硝化、重氮化、偶氮化工藝和硝酸銨、硝酸胍、硝基苯係物等爆炸性化學品的高風險化工項目準入,嚴控高風險項目通過產業轉移落戶。

  責任單位: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負責。

  7.開展大型油氣儲存基地本質安全提升專項整治,實施石油儲備庫等大型油氣儲存基地“一庫一策”整改方案,落實安全防護間距不足等重大隱患清零,實現問題隱患閉環整改。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交通運輸廳、能源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廣東局分工負責,地方各級安委會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地方各級安委會落實,不再列出)。

  8.建立安全風險評估長效機製,督促大型油氣儲存基地配齊應用氣體檢測、視頻監控、緊急切斷、雷電預警“四個係統”,大型油氣儲存基地全部達到中、低風險等級。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交通運輸廳,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廣東局分工負責。

  9.防控高危細分領域安全風險,對涉及過氧化、氟化等重點危險化工工藝和涉及反應熱風險的精細化工企業安全整治情況進行“回頭看”。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負責。

  10.落實國家分領域安全風險管控標準,組織開展涉及苯乙烯、丁二烯、環氧乙烷等生產使用,涉及液態烴、硝化棉等儲存裝卸,涉及重氮化、氯化等重點工藝的安全專項治理。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交通運輸廳分工負責。

  11.開展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老舊裝置安全風險評估,綜合大型裝置、高危裝置、服役年限等因素,確定老舊裝置安全風險等級,督促建立“一裝置一策”方案,分類實施淘汰退出、改造提升、嚴格管控等整治措施。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市場監管局按職責配合。  

  12.建立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裝置設備長周期安全運行技術保障體係,完善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高風險設備材料法定檢測與企業檢測實際相適應的具體規範。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市場監管局分工負責。

  13.分步完成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老舊消防設施改造整治,逐步建立應急聯動機製,指導企業加強“兩支隊伍”(企業專職消防隊、工藝處置隊)的指導建設,製定滅火和應急預案,培養一批消防安全管理的“明白人”,重點檢查企業消防主體責任落實情況,全麵整治防火間距、水源藥劑、消防設施器材、消防車通道等突出隱患問題”。

  責任單位:省消防救援總隊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應急管理廳配合。

  14.製定出台《廣東省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和認定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規範化工園區建設標準、園區認定、園區管理和安全發展。

  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應急管理廳分工負責。

  15.加強化工園區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建設,提高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應急救援等方麵有效管理能力,對化工園區實施安全生產一體化管理,建立健全行業監管、協同執法、統籌指揮和應急救援的聯動機製。配備滿足安全監管和應急救援需要的專業管理人員、技術檢查人員、統籌指揮和應急救援人員。

  責任單位:有關地方黨委政府負責。

  16.推進集中布局、集群發展、降低風險等級“兩集一低”總體目標,推動各地嚴格落實化工園區安全監管職責,健全實施“一線三排”、“四令三製”等安全管理製度。

  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應急管理廳分工負責。

  17.健全完善化工園區公用工程和配套功能設施,推動安全監控和應急指揮中心、化工安全技能實訓基地、消防設施(特勤站)等建設,配備應急救援裝備及物資。

  責任單位:有關地方黨委政府負責。

  18.編製並落實化工園區“禁限控”目錄和入園項目安全準入條件。

  責任單位:有關地方黨委政府負責。

  19.實行化工園區封閉化管理,加強園區治安反恐和危險化學品運輸風險管控,強化園區應急能力建設,落實“一園一案”整治提升方案,確保2022年底前化工園區達到一般或較低安全風險等級。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牽頭,省公安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分工負責。

  20.推動建設化工園區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和園區封閉化管理係統,依托省政務大數據中心彙聚企業關鍵安全技術參數實時監測數據、關鍵崗位視頻監控數據、重點場所監測報警數據,實現對園區內企業、重點場所、重大危險源、基礎設施實時監控、動態監測、自動預警和可視化管理。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牽頭,省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分工負責。

  21.防控油氣長輸管道安全風險,開展管道占壓、交叉穿跨越等隱患整治“回頭看”,實現外部隱患清零,加強油氣輸送管道發展規劃與國土空間、交通運輸等其他專項規劃銜接。完善人員密集型高後果區、地質災害易發區監測預警管控措施,強化地企聯動,全麵排查管道內外檢測、腐蝕防護等本體風險管控措施實施情況,更新改造問題隱患集中管段,提高管道本質安全水平。

  責任單位:省能源局牽頭,省自然資源廳、應急管理廳、國資委、市場監管局分工負責。

  22.加快推進有危險化學品車輛集聚風險區域專用停車場建設。

  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應急管理廳督促各地黨委政府落實。

  23.加強危險化學品運輸聯合執法檢查,深化常壓液體危險

  貨物罐車治理,深入排查化解事故多發路段時段、敏感脆弱地區、港口企業儲罐區等重大風險。

  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公安廳、應急管理廳、市場監管局分工負責。

  24.加強港口、機場、鐵路站場以及鐵路接軌和專用線、專用鐵路等危險貨物配套存儲場所安全管理,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一律依法予以整頓、清理、關閉。

  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省內其他直屬海關、民航廣東監管局、廣州鐵路監督管理局分工負責。

  25.建立廢棄危險化學品等危險廢物處置的安全生產與生態環境等部門監管協作和聯合執法工作機製,形成覆蓋危險廢物產生、收集、貯存、轉移、運輸、利用、處置等全過程的監管體係。加大打擊故意隱瞞、偷放偷排或違法違規處置危險廢物違法犯罪行為力度,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回頭看”。

  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應急管理廳牽頭,省公安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廣東海事局分工負責。

  三、健全重大風險防範化解機製

  26.深化運行應急管理、消防救援《危險化學品企業聯合監管機製(試行)》,優化監管資源配置,充分發揮聯合監管優勢,合力推動大型石化基地、原油儲備庫、重點石化企業等危險化學品企業落實安全生產、消防安全主體責任。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省消防救援總隊負責。

  27.全麵落實重大危險源安全包保責任製,深入推進重大危險源企業督導檢查,落實線上線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機製,形成常態化的安全管控製度體係。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交通運輸廳分工負責。

  28.推進基於信息化的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製建設,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企業、化工園區、監管部門信息共享、上下貫通。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牽頭,省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配合。

  29.持續開展專家指導服務,推行“監管執法+專家”模式,分級分類對危險化學品重點縣、高危工藝企業、化工園區等開展精準指導幫扶。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負責。

  四、提升危險化學品專業人員能力素質

  30.實施全省危險化學品企業工傷預防能力提升培訓工程,建立企業安全生產分管負責人、管理人員、班組長三類重點人員的輪訓製度,提升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分工負責。

  31.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人員隊伍建設,突出監管人員隊伍的業務能力培訓,解決危險化學品安全人才嚴重短缺問題。

  責任單位: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應急管理廳分工負責。

  32.支持相關高校在一級學科“安全科學與工程”或“化學工程與技術”之下自主設置“化工安全”二級學科。扶持建設一批化工相關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推動化工安全學科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

  責任單位:省教育廳、應急管理廳分工負責。

  五、提升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數字化智能化管控水平

  33.對廣東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係統功能和基礎設施進行升級,區分特別管控(紅色)、重點關注(黃色)和一般監管(綠色)。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負責。

  34.建立完善重大危險源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動態監測預警常態化機製,實現部、省、市、縣、園區與企業上下貫通、聯網管控,推動跨部門危險化學品監管信息共享。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工業和信息化廳、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分工負責。

  35.紮實推進我省“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1個試點化工園區和10個試點企業應用場景建設和重點任務實施,全麵推進特殊作業許可與作業過程管理、人員定位、智能巡檢等應用場景的建設應用,構建“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的基本框架,打造若幹企業級、園區級平台,建設一批應用示範工程。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配合。

  36.充分依托粵商通等平台,繼續推動廣東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係統與化學品登記係統深度融合,形成統一企業應用端。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負責,省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配合。

  37.統一采集完善全省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使用許可和化工生產、醫藥製造企業基礎信息,建成支撐廣東化工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的底層數據庫,實現企業統一登陸使用,統一風險監測預警閉環管理,統一生成危險化學品安全信息二維碼,全麵施行“一企一品一碼”管理。

  責任單位:省應急管理廳負責,省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配合。

  六、進度安排

  從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2022年1月)。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要根據本方案要求,結合實際製定細化實施方案,對涉及本地區、本單位的任務措施進行細化,進一步明晰目標任務、確定工作進度、製定考核辦法,並進行廣泛宣傳發動,對集中治理工作全麵動員部署。請各有關部門單位和各市級安委會,於2022年2月15日前將細化實施方案報送省安委辦。

  (二)排查整治(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要結合省兩辦《關於全麵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方案》和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2022年度重點任務,按照本實施方案,全麵排查安全風險隱患,建立問題和措施“兩個清單”,製定時間表、路線圖,堅持邊查邊改,加快推進實施,確保集中治理工作任務如期完成。請各有關部門單位和各市級安委會,自本實施方案印發之日起,每季度首月10日前將上一季度工作落實情況報送省安委辦。

  (三)總結驗收(2023年1月)。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對重點任務完成情況要實施評估,形成集中治理工作報告並於2023年1月底前報省安委辦。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誌和相關負責人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提高防範化解危險化學品重大安全風險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認識,結合省兩辦《關於全麵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2022年度任務完成情況,製定細化實施方案,明確責任、措施、時限,壓實責任、細化任務、倒排進度,逐項抓好落實。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誌要每季度至少一次聽取進展情況彙報,及時研究解決治理過程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和重大隱患。

  (二)加強宣傳引導。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圍繞強化統籌協調和監管責任落實、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健全重大風險防範化解機製、提升專業人員能力素質、提升數字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創新工作方法,完善重點保障製度措施。要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加強宣傳推廣,發揮典型帶動作用。同時,要對治理走形式、責任措施不落實、違法違規生產經營等突出問題公開曝光,加強警示教育,保持高壓態勢,營造良好的安全氛圍。

  (三)加強工作督導。各地要把本實施方案確定的任務納入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加大督促檢查力度;要嚴格執法檢查,督促企業全麵落實主體責任,對重大風險隱患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要堅持寓執法於服務之中,全麵提高治理成效。省安委辦將適時組織專項督查和調度指導,通報有關情況,並納入對市級政府和省安委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年度考核重點內容。


政策解讀:一圖讀懂《廣東省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