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關於印發<廣東省2015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粵建村〔2015〕156號)的工作要求,為切實做好我市2015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確保如期完成我市2015年農村危房改造任務,製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與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省委十一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發揮廣大農民的主體作用,全力推進我市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實改善農村困難群眾居住條件,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廣東率先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二)目標任務。
2015年省下達我市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數為14034戶(含列入國家改造任務數7840戶,其中抗震設防烈度7度的縣<區>3000戶)。綜合考慮各縣(市、區)2015年核查確認的農村危房最急需改造戶數、2015年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住房改造任務等因素,各縣(市、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按任務分解表執行(詳見附件1)。
(三)基本原則。
——農民自願,政府支持。充分尊重農戶意願,調動農民群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自力更生建設家園。各級政府大力支持,整合資源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經濟適用,確保安全。從農村實際出發,因地製宜、分類指導,充分考慮農戶的承受能力,嚴格控製農房麵積和建設標準,引導和幫助農戶建設安全、經濟、適用的住房。
——科學規劃,節約用地。符合村鎮規劃和農房設計要求,盡可能利用閑置宅基地、村內空閑用地和拆舊宅騰出的宅基地進行建設,做到一戶一宅,嚴禁占用基本農田。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鼓勵和正確引導村民按規劃集中連片居住,以便搞好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和降低農民建房成本。
——突出重點,加強保障。優先完成最急需改造對象(含因災“全倒戶”)的危房改造任務,對於自籌資金困難、僅靠政府補助資金難以完成危房改造的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等特殊困難群體,要重點幫扶,爭取多渠道籌集資金,幫助他們完成危房改造。
——政策公開,陽光操作。堅持政策公開、對象公開、補助標準公開,通過民主評議、信息公開等方式,實行陽光操作,全過程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
二、工作要求
(一)分解改造任務,製訂進度計劃。
各縣(市、區)要將省下達的2015年農村危房改造任務進行分解,逐級明確鎮(街)、村的改造戶數,並落實到具體農戶。要結合本地實際,製訂農村危房改造進度計劃,明確保障計劃實施的有效措施。
(二)確定補助對象,落實補助資金。
1.補助對象。我市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是唯一長期居住在危房中的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和其他貧困戶,包括列入2015年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住房改造建設的農戶。補助對象的確定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要嚴格執行農戶自願申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鄉(鎮、街)審核、縣級審批的程序,補助對象的基本信息和各審查環節的結果要進行公示,村評議的結果要在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鄉(鎮、街)審核結果要在鎮政務公開欄和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縣(市、區)審批結果要在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門戶網站和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有關材料要存入農村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經批準的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要與鄉鎮政府(街道辦)簽訂危房改造協議,縣(市、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組織做好有關工作。
2.補助標準。在省級以上財政按每戶1.5萬元的標準為14034戶農村危房改造對象安排補助資金的基礎上,市、縣兩級財政應按每戶合計不低於5000元的標準安排地方配套補助資金。落實國家的要求,實行差異化補助。一是對扶貧“雙到”幫扶對象,扶貧部門要切實協調對口幫扶單位將農村危房改造對象納入幫扶工作範圍,並安排相應的補助資金;二是對列入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任務的農戶按有關規定每戶增加0.6萬元的補助資金;三是經核實的受災“全倒戶”納入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的農戶,按照省有關政策撥付專項補助資金。
縣(市、區)財政局要會同有關部門製定本地區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方案,並抄送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3.資金管理。各地要按照有關規定加強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使用管理。補助資金要實行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並按照《中央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社〔2011〕88號)等有關資金管理製度的規定嚴格管理,健全內控製度,執行規定標準,直接將補助資金撥付到危房改造農戶“一卡通”賬戶,嚴禁截留、擠占和挪用。市、縣兩級財政部門要牽頭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及時下達資金,加快預算執行進度,並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審計、稽查等工作。
(三)注重建設規劃,節約土地資源。
加強村莊規劃對農村危房改造的指導,逐步配套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危房改造規模大、建設活動多以及需要加強保護的村莊,應編製或修編村莊規劃作為藍圖和依據。農村危房改造模式以分散分戶改造和以農戶自建為主,堅持就地就近建設,有條件的可統一連片改造。
嚴格執行農村“一戶一宅基地”政策,集約節約用地,優先利用閑置宅基地、村內空閑用地和拆舊宅騰出的宅基地進行農村危房改造建設。確需使用其他集體建設用地或農用地的,必須按有關規定辦理用地手續。
(四)加強質量管理,嚴格建設標準。
農房改造要符合抗震要求,嚴格執行《農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試行)》(建村〔2011〕115號),提高抵禦地震災害能力,完成好國家下達的3000戶農房抗震改造任務。積極引導農房改造農戶選用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推薦使用的通用圖、有資格個人或有資質單位的設計方案,或由承擔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的農村建築工匠設計;推進農房改造農戶選擇經培訓合格的建築工匠或有資質的施工隊伍承擔施工,盡可能選擇有相應施工經驗的建築工匠。鎮(街)建設管理人員要加強對農房改造的地基基礎、抗震措施、主體結構施工的技術指導和檢查,市、縣(市、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開展農房改造現場質量巡查和指導,結合“三師”下鄉等活動,組織專業誌願者下鄉為農房改造農戶提供技術服務,開展對鎮(街)建設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縣(市、區)、鎮(街)要開設危房改造谘詢窗口,麵向農民提供危房改造技術谘詢和工程糾紛調解服務。
改造後的農房須建築麵積適當,人均建築麵積原則上不低於13平方米,房屋建築麵積宜控製在60平方米以內,可根據家庭人數適當調整,但3人以上農戶的人均建築麵積不得超過18平方米。要加強宣傳引導,防止群眾盲目攀比、超標準建房,同時為有擴建需求的危房改造戶預留好接口。
(五)保護傳統村落,實施風貌管理。
傳統村落範圍內的農村危房改造要符合所在村落保護發展規劃要求,落實對傳統村落的保護措施。住房城鄉規劃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指導,在農村危房改造中積極吸納客家(潮汕)民居的建築文化和建造技術,促進具有客家(潮汕)特色的建築文化和建造技術的傳承。開展農村危房改造的縣(市、區)應製定符合當地實際的農房設計圖集和風貌管理要求,風貌管理應包括選址、建築體量、外觀等方麵內容。加強宣傳和指導,營造推進建築風貌管理的良好氛圍。將風貌管理與村莊規劃實施、危房改造驗收結合起來,加大建築風貌管理力度。
(六)規範農戶檔案,加強數據抽驗。
農村危房改造實行“一戶一檔”,批準一戶,建檔一戶。按照省文件要求,農村危房改造農戶紙質檔案必須包括入戶調查表、檔案表、農戶申請、審核審批、公示、協議等材料,其中檔案表要按照全國農村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管理信息係統(以下簡稱“信息係統”)公布的最新樣表製作。在完善和規範農戶紙質檔案管理與保存的基礎上,嚴格執行農戶紙質檔案表信息化錄入製度,將農戶檔案表及時、全麵、真實、完整、準確地錄入信息係統。縣(市、區)政府要組織開展對農戶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以及對檔案數據信息的審核和抽驗,提高檔案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三、工作措施
市和各縣(市、區)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朱小丹省長在全省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推進會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實際紮實推進工作,確保按期保質保量完成我市2015年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一)明確責任,共同推進。
市和各縣(市、區)政府有關部門在黨委、政府領導下,建立協同工作機製,明確部門職責分工,落實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責任,共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住房城鄉規劃建設(房管)部門負責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統籌協調,加強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聯合督查;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住房城鄉建設、財政部門下達年度改造任務,對改造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督促;財政部門要籌措改造補助資金,加強資金管理,建立健全財政補助資金直接發放到危房改造農戶的工作機製,下達改造補助資金;扶貧部門要積極爭取扶貧資金,優先幫扶民政救濟對象實施危房改造,指導對口幫扶單位做好貧困村、貧困戶的危房改造工作,並與住房城鄉建設、民政、農業部門共同做好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的確定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要做好農村危房改造用地審批,推動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指導廢棄宅基地的土地整理、複墾,按照宅基地管理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二)加強督查,確保進度。
市要加強對各縣(市、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督查,檢查組織管理、製度執行、改造進度等工作情況,及時糾正存在問題,對進度緩慢或問題突出的縣(市、區)進行專項督辦;市要每兩個月開展一次自查,縣(市、區)要每月開展一次自查,鎮(街)要根據工作實際實施動態檢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會同市直有關部門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督查,對問題突出、改進不力的縣(市、區),將報請市政府約談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人,或對有關縣(市、區)進行通報批評。各縣(市、區)住房城鄉規劃建設(房管)局要嚴格執行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月報製度,於每月25日前將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報告(包括:基本情況、主要成效、存在問題、下一步工作措施)及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月度進度表書麵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以便彙總上送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三)開展考評,強化督促。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將會同市發展改革局、市財政局,參照國家和省3部門的做法,製訂我市農村危房改造績效評價辦法,對各縣(市、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開展績效評價。市扶貧部門將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完成情況納入扶貧開發“雙到”工作考核內容,嚴格實施考核。各縣(市、區)要結合實際,加強工作考核,有效發揮相關考核對做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促進作用,推動工作紮實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