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實工作不懈奮鬥 推動生態富民強市
市委七屆四次全會與會人員分組討論時表示要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有關會議精神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8-01-09 09:33:39  瀏覽:-
字號:

昨日,市委七屆四次全會在梅城召開。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的要求,總結去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勢,部署今年工作。

與會人員參加分組討論時紛紛表示,譚君鐵書記代表市委常委會在全會上作的工作報告,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形勢準確到位,部署工作全麵具體,符合中央、省委要求和梅州實際,必將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梅州大地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我們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切實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麵引向深入,堅持高質量發展,踏踏實實幹好工作,不懈奮鬥取得更好成績,推動生態富民強市,開創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局麵。

1 關鍵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戰略是農業農村農民“三位一體”的係統工程,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進農業全麵升級、農村全麵進步、農民全麵發展。

“從報告中可看出,我市把鄉村振興擺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市委農辦主任羅偉章說,譚君鐵書記在全會上作的報告明確了我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和思路,進一步明確了我市推動鄉村振興的具體抓手。接下來,市委農辦將按照報告要求抓好貫徹落實,努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加快建設美麗鄉村,進一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創新城鄉融合發展機製,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市農業局局長劉玉濤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在產業興旺上下功夫,要提升一產、融合三產。具體來說,要在數量方麵發揮好糧食保障功能,在質量方麵突出抓好生態綠色、富硒長壽、文化特色,同時推動農業產業鏈進一步向精深加工、文旅結合方向延伸。此外,要抓好農村改革,培育好農業經營主體。接下來,農業部門要重點做好硒的工作,擦亮品牌,同時做好加工工作,加重砝碼。

2 關鍵詞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全會提出,我市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要用最嚴的責任、最嚴的措施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以實幹實效還人民群眾一片藍天、一江清水、一方淨土。

市環保局局長姚鎧滔表示,全市環保部門將按照全會部署要求打好水汙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土壤汙染防禦戰,強化重點流域環境綜合整治,以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措施,以實幹實效守護好梅州的綠水青山。將重點抓好黃標車淘汰,加強揚塵治理、露天焚燒和工業源汙染防治,確保大氣環境質量穩中有升;積極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協同相關部門加快補齊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強化執法監管,加強對汙染防治措施落實的督查督辦問責;認真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差別化發展戰略,嚴守生態紅線。

豐順縣委書記曾永祥表示,豐順縣將以市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為指導,進一步做好水、土壤、大氣三大汙染防治工作,在榕江北河水體達標摘牌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鄉鎮飲用水源地規範保護建設、開展六城同創等各項環保舉措,將汙染防治、環境保護工作與新農村建設、縣城擴容提質、精準脫貧等工作結合起來,讓好山好水好空氣成為豐順縣的靚麗名片,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助力全市生態文明建設,讓“中國溫泉之城”更加宜居宜業宜遊。

3 關鍵詞 加快經濟轉型升級

全會提出,我市要以發展高質量的實體經濟為重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推進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區域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市經信局局長王健表示,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條缺失、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少,是梅州工業目前麵臨的困境。他認為,接下來工作關鍵是激活工業存量、做實工業增量。要通過落實好省“實體經濟十條”等扶持政策和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智能化應用、信息化建設等方式達到提質增效。他表示,創新驅動的主體是企業,接下來將進一步提高規上企業建立研發機構的比例,同時搶抓國家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的契機,通過信息化去推動工業化的發展。

4 關鍵詞 全麵深化改革開放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全會強調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進一步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是推動轉型升級、加快經濟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梅縣區委書記鍾光靈說,梅縣區將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亚博网址链接 ,破解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通過進一步嚴格幹部隊伍培訓,不斷提升幹部的專業素養和辦事本領,全力淨化全區各級黨組織的黨內政治生態,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麵,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在公平法治的前提下正大光明地為企業和企業家服務,保護和調動企業家的積極性,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努力營造親商、富商、安商的營商環境。

市政務中心管理辦主任何育苗說,行政服務中心將以“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為目標,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把深化簡政放權、“互聯網+”、政務隊伍建設貫穿始終,不斷提升亚博网址链接 的質量和水平,打造優質高效快捷的亚博网址链接 環境。今年將以亚博网址链接 體係建設為重點,完善橫向以“實體大廳、網上大廳、12345政府服務熱線”構成的三大平台、縱向以四級服務中心(站)構成的四級體係服務功能,實現亚博网址链接 全覆蓋;以“馬上辦”改革為引領,拓展完善“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加大聯審聯辦改革力度,提高行政審批標準化結果應用水平,探索“菜單式服務”改革,大力推進亚博网址链接 改革;以作風效能建設為保障,優化整合效能監察體係,促進服務提速增效。

5 關鍵詞 規劃建設特色小鎮

全會指出,建設特色小鎮是當前擴大有效投資的重點,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要充分依托資源稟賦,規劃建設一批富有吸引力的特色小鎮。

“平遠將在全麵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基礎上,依托鎮村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推廣‘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特色發展模式,建設因地製宜、各具特色且互為融合的生態富民帶。”平遠縣委書記宋才華說,全會報告提出要依托資源稟賦,規劃建設富有吸引力的特色小鎮,這對平遠來說是福音也是機遇。憑借良好的自然生態和特色的農業產業等優勢,平遠將在每個鎮通過引進企業或培育專業合作社等模式量身謀劃打造1個以上的產業發展平台,並調動村民踴躍參與建設開發,抓好生態富民帶建設。同時,平遠將不斷完善園區基礎設施,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實現工業富縣;加大力度推進G206線繞城段、瑞梅鐵路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加速新老城區融合發展,建設宜居宜業美麗縣城,全力實現生態富民強縣新目標。

6 關鍵詞 持續保障改善民生

全會報告在“保障和改善重點民生”部分提了三大要求,分別是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加快發展醫療衛生事業。

梅縣東山中學校長安國強表示,梅州的教育事業在曆史上成績輝煌但如今已大大落後,教育不充分不均衡發展的問題是製約我市發展的短板之一,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優先發展。“報告關注的問題貼近民生,像‘擇校熱’‘大班額’問題,這既有供給總量不足的原因,也有學生多元化發展需求等因素的矛盾。”安國強表示,梅州教育補短板要緊扣規範化、均衡化、信息化、集團化、國際化發展趨勢對標補差,著眼關鍵轉變,加快教學質量提質增效。“眼光要向上看,高中教育的出口是高等教育,要先明確大學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安國強說,現在高校六成學生通過自主招生入學,高中要著眼學科競賽、培養學生發揮特長。同時也要向下看,認識到九年義務教育的支撐作用,引導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全麵發展、特長突出的學生。

市人社局局長伍衛華說,隨著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我市部分普通勞動力麵臨技術性、群體性失業風險,特別是當前現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快速發展,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問題更加突出。接下來,市人社局將重點加大技能人才引進和培養。“我們將通過大力宣傳認真落實‘人才新政20條’,麵向全國引進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同時推動全市技工院校向內涵發展轉變,瞄準省、市產業發展需求,加快調整專業結構。此外,積極參與並舉辦好國家、省、市級技工院校技能大賽,注重表彰激勵,營造技能人才成長發展良好環境。”伍衛華說。

7 關鍵詞 打造廣東文化名城

全會提出,梅州要弘揚優秀客家文化和紅色文化,打造廣東文化名城;要樹立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梅州文化多元融合、繁榮興盛,讓文化成為梅州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名片。

“文化是城市的血脈和靈魂。梅州有集大成的客家文化,還有蘇區紅色文化、華僑文化、足球文化,是推進城市差異化發展的獨特優勢。”市文廣新局局長溫文青說,貫徹落實此次全會精神,必須堅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覺,著力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著力提高文化治理能力,尤其是要大力弘揚客家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讓梅州真正成為全球客家人的精神家園。要抓好《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2017—2030)》和2018—2020年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重點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中心、展示館、傳習所建設,通過傳習、交流、研究、收藏、展示、展演等方式,讓原生態的客家文化遺產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8 關鍵詞 加強黨的建設

全會提出,要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嚴格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全麵推進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為改革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五華縣河東鎮黨委書記魏婷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此次全會也要求市縣鎮村四級書記共抓鄉村振興,由此也對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鎮村幹部是中堅力量。”魏婷說,今後工作中,她將更加注重謀劃探索加強鎮村黨建工作,把鎮村兩級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上來,真正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基層黨員幹部的奮鬥目標和追求,培養造就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