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聚焦“百千萬工程”積極建言獻策
奮楫“百千萬工程” 激活發展新動力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1-30 11:51:25  瀏覽:-
字號:

港澳地區政協委員到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調研並聽取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介紹。(林翔 攝)


  2023年以來,我市明確工作重點,找準工作方法,推動“百千萬工程”開局起勢,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市“兩會”期間,參會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結合本職工作與履職實踐各抒己見,為推進“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積極建言獻策。

  打造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梅州模式”

  “強化自然資源要素支撐保障,是推進‘百千萬工程’,落實縣域經濟、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礎、空間載體和能量來源。”市政協委員、梅州日報報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管部副主任範斌提交了《關於深化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探索打造農用地保障“梅州模式”的提案》。他認為,對地處粵北山區、正全力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搶抓機遇融灣入海的梅州而言,逐項擊破當前農用地保障環節的矛盾,推動土地要素向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集約是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的破題之策。

  “可以探索農林牧漁項目、三產融合項目‘一窗通辦’的服務模式,從流程上再造,進一步壓縮辦理時間。”範斌建議,把農用地保障相關細節流程列入我市營商環境“放管服”改革考核的體係中,倒逼相關環節提升工作效能,優化更多便民舉措。此外,作為一名黨報媒體人,範斌還提出發揮地方媒體力量,加大對農用地“誰執法誰普法”的宣傳力度,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主動性,形成人人支持、大家受益的良好局麵。

  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發展

  除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鄉村建設也是“百千萬工程”話題中的“熱詞”。

  “在推進‘百千萬工程’實施過程中,要著重做好‘特’‘美’‘聚’文章。”市人大代表、梅江區三角鎮泮坑村黨總支書記彭增文認為,鄉村要發展,首先要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借助“產業村長”、社會鄉賢等各方力量,成立富民強村公司,積極謀劃做強特色產業,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同時,盤活利用閑置資源,以點帶麵、串點成線,因地製宜培育和發展鄉村旅遊、休閑農業等現代服務業,打造集田園風光、人文特色、非遺傳承於一體的新型旅遊模式,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和美鄉村。

  此外,充分發揮典型村培育示範帶動作用以及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凝聚齊抓共促的強大合力,動員廣大群眾參與到捐綠植綠、人居環境整治、農房風貌提升等重點工作中,營造黨員幹部帶頭、群眾全麵參與的濃厚氛圍。

  在市人大代表、蕉嶺縣廣福鎮廣育村黨總支部書記黃忠鐸看來,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是引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我市不斷增強集體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農村集體經濟呈現出遍地開花、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但發展中仍存在產業規模偏小、經營管理水平不高、組織運行機製不暢、盈利能力薄弱、人力資本匱乏、發展後勁不足等問題。”為此,黃忠鐸建議要集中精力壯大村集體經濟,立足本地特色產業,實現持續性循環發展。推動食用菌產業園和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對全村進行整體規劃打造。

  加大“四上”企業培育扶持力度

  培育“四上”企業、壯大縣域經濟,是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2023年底,梅州市皇樽食品有限公司順利達到“上規”目標。“在‘上規’過程中,相關部門定期來到企業,宣傳政策、了解困難,還幫忙解決了增資擴產方麵的用地難題,有力提振企業發展和‘上規’的信心。”市政協委員、梅州市皇樽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敏說,但是,經曆了三年新冠疫情衝擊後,當前不少民營企業出現訂單下滑、營收不穩定、回款難等問題,一些企業“上規”意願不強。

  對此,黃敏在《關於對“四上”企業培育對象加大政策扶持的建議》中建議,對“四上”企業培育對象,需加大培育和政策扶持力度,激發企業“上規”積極性,著力解決企業“上規”意願不強的問題。一方麵,可以對轄區內的“四上”企業培育對象進行分類“畫像”,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及具體企業存在的具體問題,出台“一企一策”培育措施,增強企業“上規”過程中的發展後勁;另一方麵,要通過“上規”獎勵、稅費返還減免、社保優惠等政策,讓利於企業、還利於企業,在市場方麵也應給予本土企業更大的支持,避免企業訂單流失,切實提升企業獲得感,做強產業,壯大縣域經濟,推動“百千萬工程”深入實施。(記者 張瑩娜 何梓瑜 楊喬穎 劉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