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民生實事 增進民生福祉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2-01 15:36:24  瀏覽:-
字號: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民生實事”,始終是代表委員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市“兩會”期間,參會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圍繞民生領域熱點話題展開熱烈討論,為推動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穩步提升積極建言獻策。

  提升改造老舊小區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市政府連續三年將其列入市十件民生實事。2024年市十件民生實事初步遴選項目中提到,要紮實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計劃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04個。

  “繼梅州首個老舊小區改造示範點新中苑小區後,梅龍社區又一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梅州海關宿舍改造項目於2023年底實施。”市人大代表、梅江區江南街道梅龍社區黨委書記陳湘鴻介紹,此次改造包括完善水電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居民樓主體等內容。同時,還將對改造後小區及周邊地區進行聯動改造,實現片區服務設施、公共空間共建共享,並利用改造後的公產房作為黨員活動室、人大之家,引進社會力量開設綜合書城等文教機構,實現空置資源的整合利用。“著力改善城鎮老舊小區居住環境,提升老舊小區居民生活品質,能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民生溫度。”陳湘鴻表示,今後仍將繼續借助政策契機,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新項目,讓更多老舊小區實現“逆生長”。

  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我是來自教育一線的人大代表,看到這麼多代表關注教育,並把教育列入民生實事,我倍感振奮、信心十足。”市人大代表、豐順縣湯坑中學初中英語高級教師徐瑜婷表示,縣域高中辦學質量引起了她的高度關注。她認為,縣域高中普遍存在生源不優、師資力量不足、辦學條件不達標等情況。

  作為縣域高中,打鐵還需自身硬。徐瑜婷認為,要從高中教師隊伍素質、高中教育資源配置、高中課程改革、高中學校管理和治理等方麵著力,加強師資培訓和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優化高中學校設施和教育資源的配置,注重培養高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建立科學規範的學校管理製度,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完善校園服務、提升硬件條件,為學生多樣化特色發展奠定基礎。同時,應該更多地站在學生角度、家長角度和社會角度換位思考、換位體會。要加強高中家校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溝通機製,共同關注高中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藥品安全關係群眾切身利益。近年來,外賣行業因為迎合了當代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和消費習慣,市場不斷拓展、規模越來越大。市政協委員、農工黨梅州市委會專職副主委李瑋梅將目光聚焦於此,認為當前我市外賣餐飲業存在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不夠、從業人員準入門檻低、投訴舉報渠道不清晰順暢等問題,建議盡快出台針對網絡餐飲服務和安全的相關管理規範。“一是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結合實際製定我市《網絡餐飲服務餐飲安全管理規範》;二是建議推廣使用符合規範的餐飲‘食安封簽’和‘安全餐盒’,為配送裝上‘安全鎖’;三是設置網絡餐飲服務有獎舉報熱線或微信公眾號,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李瑋梅說。

  在藥品方麵,李瑋梅經調研發現,藥品市場價格混亂,“同藥不同價”亂象頻發。在《關於整治零售藥店藥品價格亂象的建議》中,李瑋梅建議,完善價格監管政策規定,加強部門監管合作,精準宏觀調控,進一步統籌規範藥品價格。同時,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藥品加強價格監管,並逐步推進零售藥店價格誠信建設活動,引入信用等級管理製度,加強宣傳引導,增強經營者責任意識。

  優化重點片區路網

  近年來,隨著我市城市建設發展,城區擴容提質進入快車道,機動車和駕駛員保有量也大幅增長,人、車、路交通要素增量、變量與暢通有序的交通出行間的矛盾日益凸顯。今年市“兩會”期間,不少市政協委員都關注城區交通問題,如民進梅州市委會提交了集體提案《關於改善東山大道交通擁堵問題的提案》。

  “東山大道是梅城江北片區重要的交通幹線,串聯起東山教育基地、梅縣高級中學、肩一小學、嘉應學院等,輻射芹洋半島多個大型居民住宅區,服務人口十分龐大,交通壓力重。”市政協委員、民進梅州市委會委員陳坤洲說,東山大道建成時間早、路麵較窄,周邊居民自建樓多,上下學高峰期堵車情況時有發生。“我們對此建議,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可以考慮去掉現有綠化帶以拓寬路麵,其次充分挖掘已有路網的通行潛力。”陳坤洲表示,以學子大道與東風路交界處作為起始點,經青梅互聯網創業產業園、周溪村黨群服務中心、倔嘉體育中心遊泳館至Y154線;再由Y154線與鐵路村道交界處為起點,經鐵路村道向西北方向聯通至梅鬆路,經學府公館、東方名築交於八一大道,建議對這一路線進行交通組織優化,改造重要路口、完善紅綠燈等交通設施,相信可以有效改善江北片區居民出行環境,並緩解東山大道交通壓力。(記者 朱綺輝 劉曉娟 劉巧 王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