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豐順縣全力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工作,組建16個工作隊、選派45名第一書記駐鎮幫鎮扶村;抓好機關、學校、醫院、“兩新”等領域黨建,打造一批品牌亮點,織牢織密基層組織體係;落實“全科網格”管理,結合“雙報到、雙服務”工作,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應對疫情防控“平戰轉換”工作機製,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當前,豐順縣強化黨建引領,聚焦基層治理、鄉村振興、實體經濟等重點工作,激勵幹部擔當作為,以高質量黨建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聚焦教學點建設
打造黨建新陣地
“1930年5月,東江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此召開,選舉產生東江蘇維埃政府和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走進東江革命根據地史料陳列館,豐順縣委組織部駐八鄉山鎮灘良村幹部劉森威向遊客講述著90多年前東江革命根據地的革命故事。
在灘良村的紅色廉政教育館,劉森威向遊客講述廉政故事。(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為最大限度還原當年成立大會時的情景,讓觀眾有更直觀的感受,陳列館通過場景模擬、燈光效果和音頻視頻,達到沉浸式的視聽體驗,打造生動課堂。”劉森威介紹。據不完全統計,該館開館至今,共接待各級各部門黨員幹部和社會各界群眾500多批次3萬多人次。隨著村裏紅色旅遊發展、客流增加,村裏還開了農家樂飯店。
記者了解到,八鄉山鎮鞏固延伸灘良“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建設成效,加大力度推進八鄉山鎮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項目建設,結合廉政文化等資源特色,打造紅色旅遊路線,讓“家門口”的紅色資源變成黨史學習教育的“活教材”。
八鄉山鎮鞏固延伸灘良“紅色村黨建示範工程”建設成效,結合廉政文化等資源特色,打造紅色旅遊路線,讓“家門口”的紅色資源變成黨史學習教育的“活教材”。(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當前,豐順縣聚焦黨校教學點建設,打造“1+17+X+Y”教學點輻射聯動。“我們以縣委黨校為核心,加強對17個鎮級黨校的業務指導,重點建設八鄉山鎮委黨校灘良村分教點、大龍華鎮委黨校葉華村分教點、豐良鎮委黨校九龍村分教點等X個黨校分教點,充分挖掘和利用現有的紅色資源,重點打造縣堅真紀念館、寶田廬等Y個現場教學點,做到黨員教育全覆蓋。”豐順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盧勝文介紹。
豐順縣委黨校開設“紅色書吧”和文化驛站,營造為黨育人的紅色氛圍。(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黨校作為黨的紅色學府,承載著黨的理論宣傳、幹部教育培訓、黨性鍛煉的重要職責。豐順縣建強城鄉黨群服務陣地體係,讓黨建開展有陣地,黨員有歸屬。“我們把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作為縣鎮兩級黨校開展培訓的主要內容,圍繞鄉村振興、實體經濟、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把黨建和當地的蘇區紅色資源相融合,推出一批接地氣、有人氣的本土課程。”盧勝文表示,豐順縣委黨校還創新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黨員教育,依托智慧黨校培訓雲平台和全縣302個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等開展線上和線下的培訓,不斷提高黨員教育培訓的實效性。
基層治理顯實效
激發組織新活力
豐順縣“0904”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豐順縣委組織部立即發出緊急通知,第一時間啟動基層黨組織應對疫情防控“平戰轉換”工作機製,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職工迅速行動,按照網格管理責任區域,結合“雙報到、雙服務”工作,就地轉為疫情防控誌願者,下沉基層一線支援疫情防控工作,黨建引領織密織牢疫情防控安全網。
“請大家提前準備好健康碼和行程卡,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距離……”日前,在豐順縣湯坑鎮核酸檢測現場,鎮村幹部、黨員誌願者耐心地引導群眾、解疑釋惑、扶老助幼,核酸檢測過程高效有序。
豐順縣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應對疫情防控“平戰轉換”工作機製是該縣集中精力在基層黨建工作標準化、精細化、科學化方麵下功夫、抓提升的生動實踐。此外,該縣壓實“全科網格”管理責任,打造綜治網格員、文明實踐員、百姓通訊員“三員一體”基層治理模式,進一步提升基層精細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
今年,豐順縣印發了《豐順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底,要創建省級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範縣。該縣將著力構建“一鎮一品牌、一村一特色”黨建工作格局,統籌抓好基層黨建精品示範帶和鄉村振興示範帶“雙帶”建設。
與此同時,豐順縣還著力推進新業態黨建工作,采取“溝通、篩選、摸排、核對、組建”五步工作法,對快遞、外賣、物業服務企業等新業態開展“拉網式”摸排,把黨的工作做到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物業服務企業管理人員等新就業群體中去,帶動新就業群體有序參與基層治理和行業治理。
抓好黨建興產業
聯農帶農促增收
近日,在廣東深華藥業有限公司黨員活動室,廣東深華藥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徐鈺棋組織召開支部大會,討論吸納入黨積極分子事宜,表彰在抗擊疫情和生產崗位上表現突出的黨員職工。
廣東深華藥業有限公司黨員職工正在清點防疫物資。(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我們堅持抓黨建、促生產,從健全‘三會一課’製度入手,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效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吸收不少企業優秀人才向黨組織靠攏。”徐鈺棋介紹,他們組織黨員職工先後到古田、井岡山、彭湃故居、大埔三河壩戰役紀念館、八鄉山東江革命根據地史料陳列館等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同時充分利用多元化新媒體創新學習方式,組織黨員和企業員工觀看黨建主題教育電影、唱革命歌曲比賽等活動,黨員帶頭開展關愛老人兒童和困難員工的公益活動,建立“推優製度”設立黨員先鋒模範崗等,不斷提高支部黨員的理論素養和黨性修養,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徐鈺棋告訴記者,隨著黨組織功能的不斷強化,黨支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更加突出,公司通過優勢轉化,有效提升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目前黨建工作已成為公司發展的紅色動力,促進了企業快速、高效和高質量發展。
八鄉山鎮供銷社助農服務中心負責人、梅州八鄉農嫂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廖小萍告訴記者,今年,八鄉山鎮供銷社助農服務中心與貴人村、方吉村等簽訂合同,帶動18戶農戶托管種養八鄉山番薯,盤活了200多畝撂荒耕地。
今年7月,梅州八鄉農嫂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黨支部,通過“公司+支部+基地”“公司+支部+托管+農戶”兩種模式,承包托管約300畝的撂荒耕地,動員支部黨員及農戶積極參與複耕複種,幫助農戶實現“種養產銷”全覆蓋,加強助農聯農力度,讓八鄉山苦筍、番薯、綠茶、蜂蜜等優質農產品強品質增產量,借助電商平台走出大山,帶動農戶增收致富。記者了解到,八鄉山鎮供銷社助農服務中心持續開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培訓活動,推動“黨建+人才驛站”深度融合,主動聯係服務人才,構建緊密聯結機製,為鄉村振興豐富本土人才資源。今年以來,八鄉山鎮供銷社助農服務中心共組織培訓600多人次。
梅州八鄉農嫂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公司+支部+托管+農戶”等模式,加強助農聯農力度。(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當前,豐順縣著力加強行業協會商會黨建,落實行業監管和業務管理鏈條黨建工作任務,確保黨建工作不斷線、黨的領導不削弱,防止“脫鉤”變成“脫責”、管黨建與管業務相脫節,推動行業黨建提檔升級。(林玉瑩 鄒耀山 鄭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