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嶺縣長潭鎮背倚群山、腹地廣闊,襟江麵水,資源稟賦。其下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既是城鄉融合發展的一線,更是鄉村振興的前沿。近年來,當地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在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聯合星海音樂學院派駐長潭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的支持下,從頭雁培育、組織體係、產業項目等方麵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推動黨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實現全麵進步黨建強、全麵過硬發展強。
這一年來,工作隊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標要求,充分發揮組團幫扶單位資源優勢,通過強化黨建引領,推動全鎮鄉村振興工作向深向實發展。如今,在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中,長潭奮楫揚帆再出發,在工作隊示範引領下,堅定邁出更加強勁有力的發展步伐……
黨建引領產業興
強村富民鄉村美
“工作隊來了之後,村裏的撂荒地複耕了,村居麵貌得到了新提升,我們村不僅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而且我也通過運營小火車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夢’。現在的生活就跟我開動的小火車一般,‘哐當哐當’一路向前。”今年,家住長潭鎮白馬村的村民李國強每天都心情愉悅——打開大門看到的是如畫般的美景:生機勃勃的稻田,日益完善的棧道、觀景台、休閑長廊。稻田畫上“幸福追夢人”五個字,成了他及其他白馬村民的真實寫照。
長潭鎮白馬村在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推動下煥發新顏,美景如畫。(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去年我們來到白馬村時,這裏近百畝的土地還是一片雜草近人高的撂荒地。”工作隊隊員、白馬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延誌說。在工作隊的積極推動和白馬村“兩委”的溝通協調下,這片荒地的使用權被統一流轉過來。工作隊牽頭單位省市場監管局還積極引進社會力量,以百畝複耕土地為核心,著力挖掘客家、數學、藝術等文化元素,打造稻田花海、田間觀光小火車、白馬廣場、農產品展銷中心等景點,建成了白馬農業主題公園。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工作隊自去年6月底入駐長潭鎮以來,我們先後多次深入全鎮12個村(社區)開展調研,為全鎮鄉村振興事業製定專項規劃,並在規劃中立題,從聚焦產業發展方麵重點發力,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據隊長、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副處長劉超越介紹,白馬農業主題公園是工作隊聯合鎮黨委實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示範性項目,采取“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模式,通過引進優勢旅遊企業運營,讓農戶每年不僅可以拿到一筆租金,而且能參與到公園日常管理工作,實現“離土不離鄉,就業不離家”。“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完善相關配套設施,推進白馬農業主題公園建設,致力打造集餐飲、研學和休閑等功能於一體的農旅融合示範點,並打好宣傳牌,深度對接省內大型旅遊公司,積極探索開發挖掘旅遊資源,進一步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增收鏈拓寬。” 劉超越說。
另一邊,在新泉村,希望的田野同樣在書寫致富故事。今年4月,省市場監管局引進廣藥集團采芝林公司與蕉嶺縣、長潭鎮達成了仙草種植、育苗的合作,鎮政府、工作隊推動種植大戶在新泉村試種近百畝示範基地。“第一批種植的仙草已經收割了,由廣藥集團收購,一畝地大概能賺3000元。”負責管護仙草基地的技術員徐運換說。“目前,有效的盈利模式已經吸引了長潭、廣福、藍坊等鎮的農戶加入下一年度的種植,示範效應凸顯。”工作隊成員,新泉村駐村第一書記竺林表示,持續強化服務,以黨建為引領,聚焦特色培育、全鏈發展和效益引領,積極引入農業經營主體,盤活土地資源,發展特色經濟作物種植,推動第一產業“接二連三”。
“截至目前,省市場監管局通過黨建領航,引進了省扶貧基金會、碧桂園集團、騰訊集團等企業機構,以市場為導向,有效激發了長潭鎮內生動力,激活了產業造血功能。”劉超越表示,一直以來,工作隊注重立足長潭資源稟賦,堅持以農民為主體,成功助力當地特色農產品上線多個電子商務平台和線下展銷平台,融入“灣區菜籃子”,農業產業鏈的增值收益不斷提高。接下來工作隊將重點提升長潭鎮農產品加工水平和農旅融合產業發展,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黨建賦能聚合力
頭雁領航繪藍圖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近日,由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引進,騰訊公司、深圳市經理進修學院與蕉嶺縣委組織部、長潭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合作開展的“耕耘者振興計劃”蕉嶺縣鄉村治理骨幹專題培訓班舉行。“學習了很多有關鄉村治理的方法與實例,為鄉鎮的工作開展找到了新思路、新方法。” 長潭鎮鄉村振興崗負責人湯梓威說。
“推動實施本次培訓,是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深入開展定點聯係蕉嶺縣和駐長潭鎮幫鎮扶村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旨在培養一批與鄉村治理現代化相協調,與現代鄉村產業需求相適應,能夠引領一方、帶動一片的鄉村治理骨幹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隊伍,真正發揮出‘培養一個人、帶動一個村’的作用。”劉超越說。
而參與推行“耕耘者”振興計劃,隻是工作隊以健全黨建引領機製,創新方式方法,選優配強“領頭雁”,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提升其基層治理能力,致力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隊”,推動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從而真正為持續增收、防範返貧、振興發展夯實基礎的一個生動實踐。
長潭鎮百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何展鋒便是工作隊當前挖掘培育的“領頭雁”。百美村作為蕉嶺縣相對較偏僻的山村,長期以來,廣大群眾看山愁、看水愁,談發展、皺眉頭。近年來,經過“靶向療法”強力整頓後,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得到提升,進一步激發了發展活力,曾經的“後進生”早已改頭換麵。“近期,村裏好事連連,複初新村42戶村民領到了拆舊複墾後的新房鑰匙,圓了‘安居夢’;再過些時日,金桔也可以采收上市了。接下來,在工作隊的幫助下,我們將進一步夯實基層黨建基礎,發動群眾扶強壯大金桔、茶葉等特色產業,並不斷加快新村二期項目建設步伐,讓村容村貌持續‘美起來’、產業‘強起來’,村民口袋‘富起來’。”何展鋒說。
長潭鎮百美村複初新村一期項目落成,村民喜提新居。(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近年來,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有理想、有能力的青年人回到家鄉,發展現代農業,給水墨長潭帶來了朝氣蓬勃的新力量,成為助推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80後新農人張誌生,便也是其中的一位“頭雁”代表。“今年初,工作隊精心策劃拍攝蕉嶺新農人短視頻,展示蕉嶺鄉村振興新貌,很榮幸將我作為首推代表。與此同時,工作隊還經常走訪、傳經送寶,發揮市場監管部門職能優勢,協助我規範生產流程、確定未來產業方向、厘清發展思路。” 張誌生說。
齊心共繪新圖景,鄉村振興續華章。“依托工作隊組團單位職能優勢,我們鎮正大力實施‘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並同多家單位加強聯動,簽訂了黨建共建協議,進一步織密築牢鄉村組織體係,加快發展鄉村富民產業,穩妥推進鄉村整體建設,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全麵推動鎮村發展蹄疾步穩、提質躍升。”長潭鎮黨委書記王輝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強化黨建引領,持續發揮好與工作隊形成的協作機製優勢,通過借力幫扶、激發內功,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鞏固脫貧成果、謀劃產業發展,努力在鄉村振興新征程中取得新突破,贏得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