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各地各部門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係列活動
賡續紅色血脈 汲取奮進力量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7-03 09:23:22  瀏覽:84
字號:

市委社會工作部、梅縣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市屬行業黨委、兩新組織黨組織和誌願者等,把“七一”主題黨日活動開到防汛救災一線。(受訪單位供圖)


  開展“萬名書記講黨課”活動、開展“牢記入黨初心、踐行擔當使命”主題黨日活動、開展“紅梅先鋒”誌願服務活動……“七一”前夕,市委組織部專門印發通知,結合正在開展的黨紀學習教育,組織全市各級黨組織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係列活動。連日來,我市各地各部門通過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慶祝黨的生日,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全麵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為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推動梅州蘇區加快振興、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貢獻。

  傳承紅色基因

  激勵實幹擔當

  結合黨紀學習教育,梅州金融監管分局係統組織開展了“初心獻禮七一”係列活動,包括《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專題學習、講授黨紀學習教育專題黨課、開設警示教育專題輔導班、“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送一堂課到家、送一席話暖心”活動、參觀廉政教育基地等,激勵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做到忠誠幹淨擔當,更好地履行新時代新征程金融監管職責使命。

  近日,市強製隔離戒毒所黨委通過專題黨課、走訪慰問、集中過“政治生日”、創建黨員先鋒崗、參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等形式開展“七一”係列活動。結合黨紀學習教育,所各支部開展廉政教育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到梅江區濂溪書院等廉政教育基地學習,引導黨員學紀、知紀、明紀、守紀,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永葆共產黨員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此外,所黨委在“七一”前夕啟用了具備學習教育、圖書閱覽等功能的“黨員之家”,為各支部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提供了保障。

  “今天是您的‘政治生日’,黨組織向您表示祝賀,為您贈上一張賀卡……”7月1日,興寧市寧新街道機關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為7月加入黨組織的32名黨員贈送“政治生日”賀卡。賀卡寄托著機關黨支部對黨員同誌的關心和期望,勉勵黨員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勇於擔當作為。重溫入黨誓詞後,黨員們圍繞“黨員是什麼、在黨做什麼、為黨留什麼”等主題暢談。黨員們紛紛表示,將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和初心使命,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感悟革命精神

  賡續紅色血脈

  6月27日,梅江區江南街道梅南社區黨委舉辦“七一”緬懷革命先烈事跡主題黨日活動,組織50多名黨員參觀梅江區蘇區精神傳承實踐中心,讓大家對梅州革命曆史代表人物和紅色革命舊址有更深入的認識。活動還對黨齡滿50周年的黨員頒發了“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黨員代表楊達平發表入黨50年感言。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黨委書記廖丹講授了題為“學黨章 守紀律 講規矩”的專題黨課。會後,黨員們觀看了警示教育片。

  7月1日,梅縣區程江鎮崗子上社區黨委開展“凝心鑄魂強黨性 紅色故事我來講”主題活動,邀請鎮街黨校誌願者講師、程江鎮黨委委員、駐崗子上社區幹部廖文玲為黨員講授黨紀學習教育專題講座,並對優秀黨員進行表彰。“講座講述的故事‘不吃一個蘋果’帶給我們重要啟示,作為一名黨員,我們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始終堅守黨的紀律和原則。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參加活動的黨員代表說。

  6月29日,市新農人人才驛站黨支部開展“七一”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支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觀看警示教育片,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持之以恒推進全麵從嚴治黨、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故事。隨後,大家圍繞“鄉村人才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互動交流,為提振涉農人才信心、人才評價、人才培育等內容積極建言獻策。活動參與人員還前往梅江區博物館參觀,感悟先烈們信念堅定、不懼犧牲、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

  凝聚誌願力量

  重建美好家園

  日前,市委社會工作部聯合梅縣區委社會工作部、市個私協黨委、市信息協會黨支部、廣東麗能機電設備有限公司黨支部等市屬行業黨委、兩新組織黨組織和誌願者代表,把主題黨日活動開到防汛救災一線,到梅縣區鬆口鎮參與災後重建工作,與鎮村幹部、群眾共同開展清淤清障工作,並實地走訪了解鎮村受損情況、群眾生產生活需求,以實際行動發動社會力量幫助受災地區早日重建家園。

  平遠縣部分受災鎮村災後重建工作吃緊,大柘鎮墩背村黨總支發布援助動員令,黨員幹部第一時間響應號召,積極踐行“一名黨員就是一麵旗幟”的莊嚴承諾,攜帶手推車、抽水機等救災複產工具一同上陣,迅速建起一支30人的“黨員突擊隊”,於6月27日奔赴泗水鎮文貴村開展援助,奏響“紅梅先鋒”災後重建“進行曲”。墩背村黨員迅速劃定“黨員責任區”,與群眾一起投入到清淤排險、轉運垃圾工作中來。在黨群共同努力下,鄉村逐漸恢複了以往潔淨整齊的環境。(記者 江嬋 吳麗伶 陳思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