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嶺:堅持“六大升級” 構築“六新高地”
來源:南方日報  時間:2022-10-12 11:53:11  瀏覽:-
字號:

  傳統建材企業轉型升級,紛紛角逐綠色建材產業新賽道;農村一、二、三產業不斷融合,豐富鄉村經濟業態,鄉村振興多點開花;新區擴容步伐加快,老區提質力度加大,城鄉發展更加協調……

近年來,蕉嶺縣以“精致、綠色、和諧”為城市主基調,穩步推進桂嶺新區提質擴容工程建設。汪敬淼 攝

近年來,蕉嶺縣以“精致、綠色、和諧”為城市主基調,穩步推進桂嶺新區提質擴容工程建設。汪敬淼 攝

  十年搏浪,蕉嶺在多個領域先行先試,成為多個“全國試點”:全國鄉村治理體係建設試點,國家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全國農村集體產權製度改革試點縣,全國鄉村“複興少年宮”建設試點縣……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未來,蕉嶺縣將繼續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奮力在全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擔起蕉嶺責任、展現蕉嶺作為。

  奮鬥歲月

  抓發展

  全力建設產業平台發展實體經濟

  合成、乳化、壓濾、烘幹……走進位於廣福工業園區的佰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佰霖生物”)生產車間,一包包原料在半自動化生產線上,變成了五顏六色的熒光顏料。

  佰霖生物是一家致力於有機熒光顏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綜合性企業。自“安家”蕉嶺以來,該公司依托自主研發能力,全力進軍化妝品生產領域,實現新老業務協同發展,產業版圖延伸擴張。

  據佰霖生物負責人鍾清平介紹,就在“安家”蕉嶺不到一年後,該公司第一條年產300噸有機熒光顏料生產線建成投產,刷新業界“投產後產品最快達標”紀錄。如今,企業年產值近2000萬元,可直接創造稅收約200萬元。

  蕉嶺縣還通過各種惠企政策為企業注入強心劑,不斷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暢通路網,為產品運輸提供了便利,讓企業發展的信心更足,動力更強。

  目前,蕉嶺正高標準規劃建設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努力打造大灣區輻射贛閩橋頭堡、粵閩現代產業合作區、綠色低碳循環產業園。

東方雨虹生產車間,機械手臂不停地揮舞著,一包包瓷磚膠從流水線上輸送出來。汪敬淼 攝

東方雨虹生產車間,機械手臂不停地揮舞著,一包包瓷磚膠從流水線上輸送出來。汪敬淼 攝

  去年5月,東方雨虹新型綠色建材項目在蕉嶺縣建成投產,目前該公司已經建成2條綠色建材特種功能性粉料自動化生產線。“我們1至8月的產值突破了3000萬元,同比增長30%,我們還打算擴充產品線。”該公司砂漿車間經理常偉東說。

  近年來,蕉嶺縣大力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推動工業產業轉型升級,一批新型建材企業在蕉嶺落戶、聚集,逐步壯大產業規模,成為建材產業中重要的產品門類和經濟增長點,為蕉嶺縣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蕉嶺縣還實施主導產業培育提升和產值倍增計劃,力促綠色建材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推進產業集群聚集,發展裝配式建築、精細化工、光伏設備製造等產業。

  促振興

  以工業化舉措推動農業產業化

  不久前,蕉嶺縣皇佑筆林場、竹海公園省級毛竹產業發展基地的靈芝迎來收獲季。

  毛竹產業是蕉嶺縣的傳統優勢產業,也是蕉嶺縣沉睡多年的林業資源。近年來,蕉嶺縣林業部門積極探索林下經濟模式,采取“政府+科技+企業”方式,在竹子下種植竹蓀、大球蓋菇、靈芝等,助農增收。

  據悉,靈芝一年可采摘2到3次,是個“短平快”的種植項目,預計每畝幹靈芝年產量約150斤左右,每斤靈芝的銷售價格按不同等級從300元到800元不等。朵朵靈芝撐開“致富傘”,省級毛竹產業發展基地不僅可以吸納村民就業,還成為村民學習種植技術的“實訓基地”。

近年來,蕉嶺縣積極探索林下經濟模式,采取“政府+科技+企業”方式,在竹子下種植竹蓀、大球蓋菇、靈芝等,助農增收。圖為工人在采摘大球蓋菇。丘林強攝

近年來,蕉嶺縣積極探索林下經濟模式,采取“政府+科技+企業”方式,在竹子下種植竹蓀、大球蓋菇、靈芝等,助農增收。圖為工人在采摘大球蓋菇。丘林強攝

  靈芝種植讓村民的錢包鼓了起來,竹子的深加工也為企業開辟一條新的賽道,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我們企業在廣東梅州大健康高科技產業園建設的竹製品深加工綜合產業園項目一期已經試投產,預計正式投產後年產值可達5億元以上,年創稅收2000萬元以上。”廣東健態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嚴蘭明說。

  近年來,蕉嶺縣牢固樹立農業工業化理念,以工業化舉措推動農業產業化,突出抓好健態竹製品精深加工、建豐糧業絲苗米精深加工、壽鄉礦泉水等在建農業企業項目建設,切實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鄉村有了產業活水,村民的生活也更有盼頭了。在蕉嶺,許多村莊近年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不僅收入增加了,生活質量也明顯提高。

  “葉田村這些年變化好大,在村‘兩委’的帶領下,我們不僅改造了房子,路也變寬闊了,還建了4個公園。”廣福鎮葉田村村民鍾金仁說。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近年來,蕉嶺縣以強班子、強管理、強服務,帶頭聯係服務群眾、帶頭參加公益活動、帶頭支持村莊建設、帶頭創業帶富“三強四帶”工程為抓手,實施“一支部一品牌”建設,“一村一策”提升組織力,強化黨組織對鄉村治理工作的統一領導。

  蕉嶺縣是全國鄉村治理體係建設試點縣之一。近年來,該縣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探索“六事”,即“一個黨支部管事、一張清單明事、一套機製議事、一個地方說事、一種方法評事、一個模式強事”綜合治理路徑,形成了“黨支部引領、多元共治、全要素聯動”的鄉村治理機製,著力挖掘內生治理資源、提升內生治理效能,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明顯提升,鄉村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協同推進優勢凸顯。

  享成果>>>

  高質量做好城鄉融合發展大文章

  初秋傍晚,夕陽倒映在水中,被低空掠過的鳥兒擊碎,微涼的風輕拂著金光點點的石窟河麵,近處是城市與河流,遠處是鄉村與青山,一幅色彩濃豔的城鄉融合山水圖盡收眼底。

  近年來,蕉嶺縣結合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點工作,高質量做好城鄉融合發展大文章,全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麵。

中國曆史文化名村南磜鎮石寨村。汪敬淼 攝

中國曆史文化名村南磜鎮石寨村。汪敬淼 攝

  石窟河邊,一棟棟樓房正拔地而起,計劃總投資約22億元的市級重點項目桂嶺新區擴容提質工程正有序推進中。

  “桂嶺新區是引領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承擔著加快推進城市擴容提質的重任。當前,我們通過成立重大項目並聯審批工作專班,強化部門聯動,靶向發力,以‘用戶思維’增強主動服務意識,推動形成問題梳理、交辦、協調、跟進、反饋的工作閉環管理機製,項目推進明顯提速,一批項目的‘堵點’‘卡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蕉嶺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建築和房地產市場監管股相關負責人張曉介紹。

  近年來,蕉嶺縣以“精致、綠色、和諧”為城市主基調,以秀美石窟河為綠軸,在路網建設、節點優化、配套完善等方麵持續發力。

  新區擴容,老區提質。在蕉嶺縣城的老城區,雜亂的電線歸入橋架,昔日髒亂差的街道煥然一新。道路改造、外立麵改造、四線整治、背街小巷美化亮化帶來的改變,群眾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

  不僅城市越來越宜居,鄉村的基礎設施也越來越完善。

蕉嶺縣農村供水鞏固提升二期項目建設現場。汪敬淼 攝

蕉嶺縣農村供水鞏固提升二期項目建設現場。汪敬淼 攝

  在農村供水鞏固提升二期項目的藍坊鎮石湖村湖坑施工現場,工人正緊張有序地架設供水管道,“此次實施的二期項目主要通過管網改造、水源工程建設、淨水設備以及信息化工程建設等,達到供水水源穩定保障,確保供水水質安全,全麵提升蕉嶺農村供水的保障能力。”蕉嶺縣水務局建設中心副主任謝永貴說。

  “原先的水管又細又小,有時候用水就會受到影響,大家都盼著能改善這一情況,這不,就快要實現了!”另一邊,長潭鎮塹垣村85歲的村民徐添喜每天看著家門口新的供水工程在抓緊施工,心裏十分高興。

  年度投資18億元的交通項目建設,年度投資4億元的水利項目建設,年度投資13億元的城市項目建設……蕉嶺縣正紮實推進45項年度投資35億元的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切實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賡續奮鬥

  推動融灣入海 加快振興發展

  去年10月,中國共產黨蕉嶺縣第十四次代表大會舉行,明確了今後五年蕉嶺的具體奮鬥目標:達到“五高”,即經濟發展高質量、改革開放高水平、綠色生態高顏值、人民生活高品質、社會治理高效能。

  蕉嶺規劃發展藍圖上,創新實施“三三三五”發展戰略格外引人注目。第一個“三”即爭創老區蘇區振興高質量發展示範縣、城鄉融合發展示範縣、粵閩贛省際邊界區域發展示範縣“三個示範縣”。第二個“三”即培育綠色建材、大健康、高端數智“三大產業集群”。第三個“三”即打造粵閩贛(蕉嶺)省際邊界合作區、“卡拉比—丘”數學小鎮、現代農業產業園“三大發展平台”。“五”即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宜養、宜學“五宜城鄉”。

  目標已然明確,奮起時不我待。瞄準“奮力打造老區蘇區振興高質量發展廣東新樣本”目標,蕉嶺縣以堅持“六大升級”、構築“六新高地”,勾勒出了未來發展的施工圖:

  堅持產業轉型升級,構築實體經濟新高地。蕉嶺將按照“一區多園”的發展思路,在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振興發展先行區內建設綠色建材循環經濟產業園、廣東梅州大健康高科技產業園,以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卡拉比—丘”實景天象館等平台和卡拉比—丘數學大會等活動為牽引,高標準規劃建設“卡拉比—丘”數學小鎮,不斷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堅持改革創新升級,構築創新驅動新高地。蕉嶺將通過加強科技創新、創新要素供給、推進集成改革等方式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堅持開放聯動升級,構築區域聯通新高地。蕉嶺將重點推進“兩鐵兩高兩道”工程,打造“交通強縣”。同時,加快融區步伐、深化邊界合作,促進區域空間、資源、產業互聯互通,增強發展後勁。

  堅持深度融合升級,構築富美城鄉新高地。蕉嶺將以列入全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點為契機,品質化打造精美縣城、項目化推進鄉村振興、特色化推動鎮域發展,紮實推進鄉村全麵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優化城鄉生產、生活、生態布局。

  堅持綠色低碳升級,構築生態文明新高地。蕉嶺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促進綠色轉型、健全保護體係、鞏固防治成果,努力實現蕉嶺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景更美。

  堅持民生品質升級,構築公平普惠新高地。蕉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增強社會保障能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推進健康蕉嶺建設、強化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平安法治蕉嶺上發力,努力讓蕉嶺發展更有“溫度”,讓群眾幸福更有“質感”。

  一線案例

  瞄準時代發展機遇 轉型升級贏在路上

  隨著5G時代的快速發展,汽車電子、工業控製、醫療器械等領域對線路板的需求會增加,PCB行業迎來了新的商機。位於蕉嶺縣蕉華區的梅州市鴻利線路板有限公司(下稱“鴻利公司”)抓住機遇,實現了逆勢上揚。

  走進位於蕉華工業園區的鴻利公司數控生產車間內,經過技改的雙麵多層電路板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快速運作,此起彼伏的“滋滋”聲不絕於耳,而放眼望去,偌大車間內僅由一名工人操控。

  “技改升級後的生產線,機器自動化操作代替了更多的人工操作,將生產效率提高至50%以上,原先需要8天才能完成製作的訂單現在3天就可以完成。並且品質更穩,產品附加值更高。”該公司行政經理黃國安說。

  鴻利公司成立於2005年9月,是一家長期從事生產智能機器人、5G發射塔工業電源以及逆變器配套印製電路板的廣東省高新企業。近年來,企業持續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通過技改升級,精益生產的方式,保持了穩定的發展勢頭,實現連續三年營收逆勢上揚。

  其實,鴻利公司以前生產的主要是玩具、燈板等科技含量較低的消費類產品,因為看到了信息時代快速發展,市場對線路板的需求會越來越大,該企業通過摸索順利實現了轉型升級。

  公司如今主要生產單麵板、雙麵板及多層板。單麵板月設計生產能力30000平方米,雙麵板月設計生產能力30000平方米,多層板月設計生產能力10000平方米,產品質量得到廣大客戶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

  “我們的訂單較多是來自東莞、深圳,最近新開拓了東南亞市場,他們采購我們的線路板用於生產智能機器人。”黃國安說。(記者陳萍 通訊員廖靜宜 汪敬淼 丘林強 徐誌寶)

  數讀

  ●經濟實力大幅提升:2012年蕉嶺縣地區生產總值為50.71億元

  2021年,蕉嶺縣地區生產總值為106.40億元,同比增長5.0%,是2012年的2.1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長7.6%

  ●人均GDP實現新突破:2012年蕉嶺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4957元

  2021年蕉嶺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7890元,比2012年多32933元,是2012年的2.3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長8.8%

  ●城鎮化率穩步推進:2021年,蕉嶺縣城鎮化率56.07%,比2012年提高8.07個百分點;2013—2021年年均增長1.7%

  2021年全縣常住人口183651人,其中城鎮102973人、農村80678人

  ●規模以上工業飛躍式發展:2012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59億元

  2021年達到30.15億元,是2012年的4.57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長11.4%

  ●工業總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2012年全縣工業總產值58.72億元

  2021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04.11億元,是2012年的1.8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長9.9%

  ●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2012年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萬元

  2021年2.7萬元,是2012年的2.2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長9.0%

  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萬元

  2021年3.18萬元,是2012年的2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長8.3%

  2012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96萬元

  2021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萬元,是2012年的2.2倍

  2013—2021年年均增長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