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梅州市疾控中心始終秉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宗旨,堅持預防為主,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全麵履行疾控職能,在重大傳染病防控、公共衛生體係建設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疾病預防控製能力顯著提升。
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梅州市疾控中心行動迅速有力、組織科學有序,精準處置疫情、築牢嚴密防線,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展現了疾控力量,全力保障了梅州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衝鋒在前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2019年年底,武漢發生不明肺炎疫情。作為我市傳染病防控的主力軍,梅州市疾控中心敏銳地“嗅”到了其中的危險,於2020年1月18日啟動傳染病應急處置機製,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應急處置隊伍,製定應急值守製度,並打破原有科室框架,成立由中心領導班子成員任組長的專業組,作好隨時戰“疫”的準備。
兩年多來,梅州市疾控中心始終衝鋒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第一時間出現在疫情現場對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第一時間追蹤到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第一時間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第一時間開展現場終末消毒……逆行的“疾控衛士”,築起守護人民健康的“防護堡壘”。
對“疾控人”而言,半夜接到緊急通知、通宵工作、幾天“連軸”轉都是必須的,因為隻有爭分奪秒找出密接、次密接,才能跑贏病毒、斬斷傳播鏈。在今年的梅江區“0818”疫情中,梅州市疾控中心晚上11時接到核酸檢測異常結果通知,當即提請梅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協調有關單位,僅用5個小時就將與病例同行的大巴車乘客、網約車乘客及病例居住地所在樓棟住戶等重點人員管控到位,有效避免了疫情在社會麵傳播。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梅州市疾控中心加強組織領導、堅持應急值守,並積極開展防控政策解讀、防護措施提醒等宣教工作,為我市各類重要會議活動和校園疫情防控提供專業指導,全方位構築起疫情防控安全防線。
聚焦全民
推進免疫預防接種
免疫預防是預防、控製、消滅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梅州市疾控中心將免疫預防作為疾病預防控製的重要工作,加強技術指導、提升接種服務能力、強化不良反應監測處置。我市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多年保持在96%以上,顯著降低了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的發生、致殘和死亡,有效提高了人口素質。
與此同時,梅州市疾控中心積極推進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工作,向老年人推廣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引進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帶狀皰疹疫苗等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接種服務,現已將疫苗接種擴展至全生命周期。
2020年12月,我市啟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從重點人群到大規模人群接種,梅州市疾控中心不斷規範接種門診設置、多形式培訓接種人員、加班加點保障疫苗供應。
作為2020年市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我市疫苗冷鏈配送和預防接種標準化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134間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完成建設,市、縣兩級疾控機構冷鏈係統也進行了改建擴建。如今,無論城區還是鄉鎮,我市每家預防接種門診的使用麵積均超過120平方米,各功能區齊全並相對獨立,接種流程順暢且數字化運作,疫苗接種安全更有保障,疫苗接種服務質量大大提高。
強化建設
保障公共衛生安全
疾控體係保障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支撐。梅州市疾控中心全力構築防疫“大堤”,切實擔起人民“健康衛士”的責任。
10年裏,梅州市疾控中心對重點傳染病的監測控製工作全麵到位、處置及時,瘧疾、肝吸蟲病、土源性線蟲病等寄生蟲病防治目標基本實現,並紮實推進慢性非傳染病、地方病、職業病防治工作,市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我市外環境缺碘,屬碘缺乏病重點地區,為持續鞏固防治成果,梅州市疾控中心堅持做好水碘、尿碘、鹽碘監測及宣傳工作,2014年圓滿完成省級碘缺乏病監測任務,多年來的監測結果顯示我市人群碘營養水平處於最適宜階段。
在疾控機構能力建設中,實驗室檢驗檢測能力是個關鍵。經過多年的更新強化,梅州市疾控中心現有多類別、先進的實驗室和儀器室,萬元以上的儀器設備價值達5700多萬元,全麵提升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檢測及職業健康監護檢驗能力。此外,進一步加強對檢驗檢測人員新技術的培訓,結合當前衛生防病工作需求和實際,有計劃地拓展新項目,目前涉及的領域有10類別488個項目,基本滿足全市公共衛生服務檢驗檢測需求。
梅州市疾控中心省公共檢測實驗室內景。
梅州市疾控中心還深入開展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並依托“梅州市兒童青少年健康管理信息平台”的因病缺勤網絡直報功能,強化學校衛生及學生常見病監測,為及時發現、阻斷傳染病在學校傳播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