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總工會:當好職工“娘家人” 做好發展“助推器”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2-10-18 16:54:58  瀏覽:-
字號:

  工會是黨聯係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近年來,市總工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係列決策部署,發揮自身優勢,認真履行職責,在職工思想政治引領、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職工維權服務、工會組織建設等方麵開拓創新、主動作為,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譜寫了梅州工會事業的新篇章,為梅州推動紅色蘇區綠色發展貢獻了工會力量。

2022年梅州市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表彰了一批先進單位和個人。(圖片來源:掌上梅州  連誌城 攝)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疫情突如其來,給經濟發展帶來困難和挑戰。三年來,市總工會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部署要求,找準工會工作切入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投入工會經費和專項資金500多萬元,用於支持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投入280萬元,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 抗疫有你 關愛有我”抗疫一線工作者慰問關愛活動;在春節前開展“情暖農民工·留粵留梅過大年”“情暖勞動者·喜粵過大年”新春行動,為8500多名留梅過年的異地務工人員每人送上慰問禮包;積極落實支持市場主體紓困發展政策,對因疫情影響而停發或減發工資的困難職工開展慰問活動,全額返還全市154家小微企業的工會經費。

  

各級工會開展“情暖勞動者·喜粵過大年”新春行動。圖為職工領到工會的新春禮包。(圖片來源:掌上梅州  葉惠玲 攝)

  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打造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不可或缺。市總工會履行好牽頭協調、組織推進的職責,開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升年”行動,深入推進產業工人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隊伍壯大等重點措施落實,探索開展非公企業“黨建+工建”工作方式試點和新業態行業工會組織建設試點,讓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成色更足。與市工信局、市人社局等部門聯合舉辦全市創新創業大賽、“南粵家政”技能大賽等勞動和技能競賽,選送一批優秀選手參加省級競賽並獲得佳績,以賽代訓促進了產業工人素質提升。開展“服務職工進園區 凝心聚力助發展”係列活動,為工業園區職工送溫暖、送清涼、送健康體檢、送安全培訓、送工會婚戀服務、送女職工“兩癌”篩查,凝聚產業工人投身工業園區建設、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強大力量。

  勞動最光榮,創造最偉大。市總工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做實做細勞模推薦評選工作,推薦評選了一批勞動模範和先進集體,每年召開全市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進行表彰,激發全市各行各業勞動者學習先進、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內生動力。不僅如此,市總工會還大力開展勞模宣講進校園、進企業活動,建立了一批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女職工(女勞模)創新工作室,進一步發揮勞模的示範帶動作用,使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如同一股股清流在企業、車間、職校激蕩,有力促進了產業技術創新,為實體經濟發展增添綠色動能。

  打響職工服務品牌

  竭誠為職工做好事

  “現在天氣炎熱,我們的外賣小哥天天在外麵跑,收到市總工會發放的涼茶特別暖心。”美團外賣梅州城區負責人石皓說。今年7月,市總工會在全市組織開展了麵向高溫一線作業職工的“夏季送清涼”活動,以各級工會下基層慰問的形式,為他們送去防暑降溫用品,推動企業落實高溫政策。如今,“夏送清涼”已經和“春送崗位”“金秋助學”“冬送溫暖”一起成為了工會服務職工品牌活動,並持續開展了十多年。一年四季中,職工群眾都能感受到工會的慰問、幫扶與關懷。

  每年,市總工會還突出“工”字特色,延伸工作觸角,開展“職工二次醫保”、女職工“兩癌”篩查、免費健康體檢、工會婚戀服務等工作,不斷健全工會服務職工體係。如在2021年,舉辦“安全培訓進快遞 交通文明我踐行”活動,為50多家快遞企業4000多名快遞員送上安全知識培訓和裝有反光馬甲、保暖手套的“貼心禮包”,為“快遞小哥”築起一道交通安全防護網。

  

2022年梅州工會技術工人和先進職工療休養示範性活動在大埔縣舉行。(市總工會供圖)

  組織技術工人療休養是關愛服務職工群眾的一項暖心舉措。今年7月中旬,2022年梅州工會技術工人和先進職工療休養示範性活動在大埔縣舉行,來自各縣(市、區)總工會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人員、援滬核酸采樣人員和疫情防控、苦髒累險崗位的技術工人和先進職工代表近60人參加。精心安排的“四史”學習教育、觀看紅色電影、參加拓展運動等係列活動,讓參與者放鬆身心、積攢能量。據了解,2021年以來,我市還組織了三批援鄂醫務人員和技術工人160多人到省勞模療休養基地療休養。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市總工會在全麵完成對口幫扶五華縣轉水鎮旱塘村精準脫貧任務之外,舉全市工會係統之力打好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攻堅戰,製訂了掛牌督戰實施方案,成立了工作專班,通過就業救助、醫保救助、金秋助學、生活救助等方式開展分類幫扶,推動庫存990戶全國級建檔困難職工全部實現解困脫困,為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工會貢獻。市總工會也由此榮獲“全國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重要貢獻集體”稱號,成為廣東省受表彰的三個集體之一。

  建好用好服務陣地

  打造有溫度的“職工之家”

  坐落在梅潭河畔的大埔縣工人文化宮,一幢7層高的嶄新建築優雅矗立。這是獲省總工會1000萬元資金支持的大埔縣工人文化宮,由綜合樓、體育館和職工文化廣場組成,於今年3月份啟用。大埔縣總工會將探索工人文化宮社會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為廣大職工群眾提供普惠服務。

  今年暑期,市總工會大廈東附樓鴻才職工教育綜合實踐中心開辦了“工會愛心托管試點班”,托管對象為小學一至四年級的職工子女,探索解決雙職工家庭暑假無人看管孩子的問題,得到了職工的好評——“孩子在托管班不僅有小夥伴的陪伴,還能學到很多知識,減輕了雙職工家庭的壓力,解決了我們在暑假期間最大的煩心事”。

  位於梅江橋頭的戶外勞動者工會愛心驛站,每天8時到20時免費開放,站內布置溫馨舒適,配備有微波爐、空調、飲水機、應急醫藥箱、充電器等物品,為環衛工、送餐員、建築工人等戶外勞動者提供了“累了能歇腳、渴了能喝水、沒電能充電、飯涼能加熱”等愛心服務。

  建在梅州市人民醫院的職工書屋,針對醫護人員三班倒和開展臨床科研等需求,不僅配備大量醫學書籍,還實行全天24小時免費開放服務,讓醫院職工既能隨時查閱資料,又能得到休息放鬆,成為醫院職工的“心靈港灣”和“知識加油站”。2021年,該書屋獲評“全國工會職工書屋示範點”,是梅州唯一的一個。

  高品質服務陣地為職工幸福“加碼”。近年來,市總工會堅持以職工為中心,切實把職工服務陣地建設好、管理好,推動職工服務陣地向高品質、多樣化升級。目前,全市共有600多個職工服務陣地,包括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三個一批”示範點、工會愛心媽媽小屋,既有覆蓋廣大職工的普惠性服務陣地,又有針對戶外勞動者、女職工等特殊人群的服務陣地,服務觸角覆蓋了市縣鎮村,延伸到了企業、醫院、學校、城市綜合體等各行各業,深受廣大職工群眾的歡迎好評。

  推動建會入會工作

  增強工會組織凝聚力

  2021年7月,全國總工會在全國範圍啟動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市總工會迅速行動,成立梅州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集中行動領導小組,設立梅州市新業態行業工會工作委員會,依托行業協會聯合建、抓住重點企業單獨建、零散會員區域兜底建,推動快遞、網約送餐等一批企業或行業工會組建,最大限度地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吸引到工會組織中來。至目前,全市建成市縣兩級新業態行業工聯會或工委會9家、新就業形態基層工會45家。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工作隻是市總工會推進工會組織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市總工會健全工會組織建會入會常態化機製,大力推進百人以上企業建會工作,充分激活和發揮基層工會活力,推進基層工會規範化建設,努力讓基層工會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創新開展工會係統機關幹部蹲點聯係基層活動,共派出38名蹲點幹部指導基層工會規範化機製建設,推動一批重點企業和重點群體建會入會,工會組織的覆蓋麵和影響力持續擴大。

  從2020年起,我市工會會員的手機上多了“粵工惠”APP——動動手指參加知識競答,便可獲得話費充值、電影票、微信紅包等福利;按下預約鍵,即可免費搶領節假日羽毛球場和健身中心的運動健身名額……職工能享受如此福利,得益於智慧工會建設的持續深化。近年來,市總工會大力推進“粵工惠”推廣運營工作,新開發“梅工普惠”“知識競答”和“梅工文體”等服務模塊,建立起了全市工會組織、會員和工會幹部三大動態數據庫,實現了市、縣(區)、鄉鎮(街道)、企業四級工會貫通,打通了服務職工“最後一公裏”。全市“粵工惠”平台的推廣使用,促進工會服務手段從“傳統型”向“智慧型”轉變,讓廣大職工“足不出戶”就能在網上找到工會組織、參與工會活動。

  數說發展

  至目前我市共有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3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6人,廣東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246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09人,梅州市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449人,梅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65人。

  奮進行動

  鮮明主題活動凝聚職工力量

  市總工會以“中國夢·勞動美”為主題,聯合市文明辦、市體育局、市教育局等部門先後舉辦開展“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慶祝“五一”勞動節暨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嘉元杯”全市首屆職工羽毛球比賽,開展“慶五一·頌黨恩”送文藝進企業、“我心向黨”紅色經典主題誦讀、“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時代”職工線上親子誦讀、“強國複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喜迎二十大·學用工會法”主題征文、“百年黨史職工答”、“傳承紅色基因·共讀好書伴成長”閱讀分享、“百姓故事分享會暨親子讀書會”等活動,引導職工群眾深入學習“四史”知識、新《工會法》等內容,不斷增強對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統一思想凝聚力量。(記者林德培 通訊員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