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日,廣東省“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佛山市順德區召開。來自全省各地市有關部門負責人齊聚順德,考察農業公司、廚師學院、美食集聚區等,探秘佛山“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做法。
攪拌澱粉和牛奶、撒上欖仁等配料……僅用兩三分鍾,就烹製好一道美味的“廣府粵菜”特色菜品——炒牛奶。3月30日上午,在順德美食博物館,參加廣東省“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的各地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跟隨順德名廚體驗美食製作。
當天,參會代表在順德實地考察了農業公司、廚師學院、美食集聚區,深入了解“粵菜師傅”工程產業發展、技能培訓等情況,探尋“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的佛山經驗。
“廚師培訓十分規範”
“味道真好!”在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的順德廚師學院裏,湛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黃真竇現場品嚐了一道碌鵝特色菜後,忍不住為順德美食點讚。她說,粵菜產業發展需要標準引領,而順德在粵菜標準設計上走在前列,值得學習。
參加廣東省“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的嘉賓們在順德均健現代農業公司品鑒粵菜。
順德廚師學院是佛山率先在全省成立的首家廚師學院。參會代表走進順德廚師學院實訓中心,認真聽取學院有關負責人介紹,深入了解學院在“粵菜師傅”技能人才培養方麵的經驗和做法,並與名廚、學員進行互動交流。
“專門成立一個廚師學院,說明佛山高度重視粵菜烹飪技能人才培育,有利於推動粵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高東春參觀過程中,不時掏出手機,拍下展板上展示的廚師培育做法。她認為,順德廚師學院辦得很好,各項培訓十分規範。“深圳也要像佛山一樣,進一步擴大‘粵菜師傅’培訓規模。”
近年來,順德廚師學院創新探索“粵菜師傅+對口幫扶”模式,開設“粵菜師傅”精準扶貧班,為來自湛江、雲浮和四川省涼山州等對口幫扶地區的貧困學員提供廚藝技能培訓與就業創業幫助,助力實現“一人學廚,全家脫貧”的目標。
順職院廚師學院的學員們在學習烹飪技藝。
“如果沒有‘粵菜師傅’工程,我可能還在家裏務農。”在會議現場,來自湛江雷州鄉村的順德廚師學院第一期“粵菜師傅”培訓班學員吳明俊分享了自己從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到學廚後實現創業致富的故事,深深感動了參會代表。
改變吳明俊命運的是一則招生啟示。2019年6月,剛滿18歲的吳明俊得知順德廚師學院“粵菜師傅”培訓班免費招生後,立即報名來順德學廚。學習結束後,他去了順德一家餐飲企業學習。“企業負責人很認可我,才過了半年,就讓我去澳門店負責點心部工作,提供30多萬元年薪。那時,我每個月給家裏寄回6000元。”去年,吳明俊走上創業道路,開了一家餐飲店,日子越過越好。
“食材注重綠色安全”
用手機掃描草魚包裝上的二維碼,進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隨即可看到產品名稱、質檢情況等信息。參會代表對順德均健現代農業公司實行“一魚一證”安全溯源製度給予肯定。“粵菜產業要發展壯大,關鍵要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佛山有著十分豐富的食材資源,也特別注重食材品質,確保了食材綠色安全。”高東春說。
近年來,佛山重點發展佛山優質淡水魚、優質果蔬等主導產品“菜籃子”產業園區,推動農業生產、加工、物流、研發、示範、服務等相互融合和全產業鏈開發。目前,佛山建成“佛味鮮生”優質粵菜食材供應基地40個,扶持了20家優質粵菜食材農餐對接企業、推動1家綠色優質粵菜食材采購供銷平台發展。
順德均健現代農業公司優質水產品養殖基地
揭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許劍芒說,佛山圍繞“食”字做文章,把普通食材烹製成美味佳肴,給予美食更豐富的內涵,充分體現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以美食聚人氣、擴內需、樹形象、惠民生。佛山建成了嶺南天地等11個特色美食集聚區。當天,參會代表走進順德華僑城,了解美食集聚區建設情況。“佛山的‘粵菜師傅’工程聯動就業、餐飲、文旅等要素,形成了一條粵菜全產業鏈。”在許劍芒看來,佛山把“粵菜師傅”工程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產業工程、就業工程抓緊抓好,真正以“小切口”推動解決就業“大問題”。
在順德美食博物館,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趙麗嫻被館內展現的順德美食文化深深吸引。“建設美食博物館,佛山舍得投入。江門也有80多道名菜、名小吃,江門的粵菜研發,深受順德啟發。”趙麗嫻說,希望兩地能夠互相學習、相互促進,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攜手做大做強粵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