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
三項工程工作動態
來源:梅州人社  時間:2021-08-30 17:13:35  瀏覽:-
字號:



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

三項工程工作動態


11

梅州市三項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1819


【市領導工作動態】

1.市委書記陳敏同誌將“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作為他本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項目。這一舉措,充分體現了陳敏書記對“三項工程”的高度重視,表達了梅州市委市政府高質量實施好“三項工程”的信心和決心。

    2.7月26-27日,廣東省第一屆“南粵家政”技能大賽總決賽在肇慶市舉行。受張晨副市長委托,市政府副秘書長黃偉華同誌率我市8名“南粵家政”選手參加。選手們在賽場上表現出色,取得好成績,有3人獲得三等獎、4人獲得優秀獎,名列粵東西北各地級市榜首。梅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榮獲優秀組織獎。


【全市工作進展情況】

 1-7月,全市“粵菜師傅”工程培訓1933人,完成市年度計劃1000人次的193.3%;帶動就業創業1561人,完成市年度目標任務2000人次的78.1%。“廣東技工”工程培訓11993人,完成市年度計劃6000人次的199.9%。“南粵家政”工程培訓4900人次,完成市年度計劃4000人次的122.5%;穩定和新增就業創業6247人次,完成市年度計劃8000人次的78.1%


【經驗交流】


政企聯動聚才凝智 共謀大埔小吃新藍圖

大埔縣加快推動“大埔小吃”產業發展

梅州大埔作為“中國小吃名縣”,憑借“算盤子”“鴨雙羹”等品種豐富、風味獨特、綠色營養的眾多名特色小吃,深受廣大食客喜愛。“粵菜師傅”工程實施以來,大埔縣積極推進大埔小吃產業發展,提出“建立一個產業發展平台、製作一個小吃標準、打造一個logo品牌、出台一項扶持政策、破解一個冷鏈運輸難題、建設一個培訓基地、編寫一本小吃故事”等“七個一”的發展思路,在從業人員素質培訓、搭建發展平台、政策扶持、宣傳推廣等方麵全方位發力,對符合大埔小吃“三統一”(統一店麵、統一工藝、統一質量)標準的店鋪,縣級財政給予1萬元的獎勵扶持,使“大埔小吃”成為一個富民興業的全省特色品牌。據統計,目前在全省各地掛牌運營的大埔小吃品牌店有87家。2021年以來,大埔縣積極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等手段推動“大埔小吃”走出去,開發“大埔小吃”全國聯營點餐外賣平台,消費者通過微信搜索“大埔小吃”全國聯營點餐外賣平台公眾號和小程序,即可下單購買實現及時配送。目前平台已有55家“大埔小吃”商戶入駐,銷售量比入駐前提高10%以上。


濃濃客家味!蕉嶺《一碗三及第》MV發布

近年來,蕉嶺縣通過深耕推廣和打造“粵菜師傅”工程,“蕉嶺三及第”已成為“世界壽鄉·富美蕉嶺”最具特色的一張美食和文化名片,被列入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成為實踐和推進鄉村振興、就業創業和旅遊發展的重要舉措。

日前,由蕉嶺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蕉嶺縣文化館聯合出品的原創MV《一碗三及第》發布。該MV由陳桂峰作詞,謝鵬作曲,蕉嶺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長潭山歌縣級代表性傳承人李琳傾情演唱。“一碗三及第,香飄四季美季……”“食了三及第,客家兒女有誌氣……”優美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詞,情感飽滿真摯,配以歌手真情的演繹,讓人心醉不已。

此次MV的發布通過現代化的傳播手段向大眾展示了“世界壽鄉·富美蕉嶺”,進一步打響了“蕉嶺三及第”美食文化品牌,有效推動了“粵菜師傅”工程與鄉村旅遊協同發展,從而進一步凝聚了推動蕉嶺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力量。


【各地各成員單位工作動態】

梅江區

1.715日,區農業農村局組織召開2021年信息進村入戶推進會及梅州“客家米”文化創業品牌交流會,會議介紹了如何進一步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製度並啟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

2.7月,開展“粵菜師傅”技能培訓105人,創業帶動就業102人;同時增設客家風味點心製作培訓工種,豐富了“粵菜師傅”培訓項目。

3.7月,為進一步推進打造“客都美食街區”建設項目,區人社局與第三方簽訂谘詢服務合同,已完成可研報告編製,助推項目立項。

4.721日,梅江區首家“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示範站在客天下幸福島康養園正式揭牌啟用。市人社局長黎紅英、副局長彭思學,梅江區副區長林勇軍參加活動。


梅縣區

1.7月,開展“粵菜師傅” 培訓144,其中,客家風味菜烹飪專項能力培訓68人;客家風味點心製作專項能力培訓76;“南粵家政”母嬰護理培訓205人;“廣東技工”農村電商培訓97人、職業技能低壓電工培訓149人、完成新型學徒製培訓備案142人。

2.7月,3家家政服務公司在梅州市家政服務綜合平台進行家政服務員信息錄入,錄入家政服務人員40人(累計錄入167人)。


興寧市

1.7月,開展“粵菜師傅”客家風味菜培訓59人次;“廣東技工”職業技能培訓892人次;“南粵家政”家政服務培訓365人次(其中母嬰165人次,居家120人次,養老80人次)

2.7月,印發了《關於推動興寧市“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進一步明晰客家菜的發展定位,全麵深入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

3.7月,舉辦了3場網絡招聘會,有20多家用人單位共提供崗位數300餘個,求職人數47人,滿足不同人才的需求,推動技工人才隊伍建設。

4.7月20日,在興寧市電商基地開展“廣東技工”企業新型學徒製培訓。


平遠縣

1.7月,縣人社局聯合縣教育局組織開展“粵菜師傅”客家風味菜烹飪培訓45人;開展“南粵家政”婦嬰護理培訓45人。

2.7月,完成“廣東技工”新型學徒製培訓備案50人,目前已全麵完成市局下達培訓100人的任務。


             蕉嶺縣

1.7月,縣委辦、縣府辦先後印發《蕉嶺縣“南粵家政”工程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和《關於推動蕉嶺縣“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

2.715日,縣政府召開長潭鎮三及第特色美食街招商工作座談會,圍繞《蕉嶺縣打造長潭鎮三及第特色美食街招商工作方案》起草情況進行交流發言,推動打造長潭鎮三及第特色美食街,擦亮“蕉嶺三及第”品牌。

3.723日,“廣福豆幹製作技藝”“高思米酒釀造技藝”“豬兜窩茶製作技藝”“桂嶺蜂蜜釀造技藝”等項目列入蕉嶺縣第八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一步推廣壽鄉飲食養生文化,傳承客家飲食傳統技藝。

4.715-26日,開展“南粵家政”職業技能培訓(老年人日常康複應用),共培訓40人,目前已完成學員考核。


大埔縣

1.7月,開展“粵菜師傅”舉辦客家風味菜烹飪培訓40人、客家風味點心製作培訓40人;“廣東技工”網商運營培訓班30人、創業培訓60人;“南粵家政”婦嬰護理培訓240人、居家養老照護培訓40人。

2.76日,召開大埔小吃產業發展專題會議,對“大埔小吃”產業發展進行再部署、再落實,初步形成了推動“大埔小吃”產業發展任務的分工方案並明確了近期需重點著力解決的10個問題。

3.720日,大埔縣三河鎮代表梅州市參加第二屆《鄉村振興大擂台》探村直播活動。大埔縣人社局組織“粵菜師傅”人員進行大埔小吃現場技能製作培訓,並對大埔特色小吃(薄餅),進行全程現場製作展示,圓滿完成探村直播工作任務。


豐順縣

1.79-16,縣供銷社分別在豐順縣建橋鎮和龍崗鎮大溪背舉辦省供銷社“粵菜師傅”工程培訓班,參加培訓人數98人。

2.7月,豐順縣農業農村局組織開展食用農產品定量檢測抽檢,共抽檢390個農產品,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


五華縣

1.7月,縣人社局編印了《五華多名菜,橫陂有“三寶”》宣傳手冊,加強了“橫陂三寶”(橫陂牛肉丸、橫陂小炒、橫陂牛雜)名菜的宣傳推廣,並對“橫陂三寶”進行專班培訓,培訓59人次,提升了當地廚師的職業技術水平。

2.721日,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謝昌晶率調研考察組一行到梅州市“南粵家政”綜合服務示範基地,就五華縣實施“南粵家政”特色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實地調研考察。

3.7月,抓好“三項工程”人才培養工作。共開展南粵家政、粵菜師傅、新型學徒製、農村電商、安全員等各類培訓共2780人次。其中,“粵菜師傅”工程培訓109人次,“南粵家政”工程培訓650人次。


              市人社局

1.79日上午,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黎紅英率隊到梅縣區調研,先後到城東鎮玉水村、梅縣區雲電商生態城參觀。黎紅英表示,玉水村作為全省首個“廣東廚師之鄉”,要充分發揮榜樣示範作用,不斷發掘亮點,保持其可持續發展,力爭成為全市乃至全省“三項工程”助推鄉村振興的典型。

2. 79日下午,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黎紅英率隊到大埔縣調研,先後來到梅州市博富能科技有限公司、梅州萬川千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大埔縣鄉村人才驛站、大埔縣育才職業培訓學校進行實地考察調研,認真聽取企業相關負責人情況介紹。黎紅英表示,大埔要結合實際,高質量實施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特別要充分學習借鑒“沙縣小吃”產業化的經驗做法,大力抓好“大埔小吃”產業發展。

3. 713日下午,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黎紅英率隊到平遠縣調研工作,在梅州市非凡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認真查看公司的培訓場地、設施設備,並和公司負責人和員工進行交談,詳細了解經營、培訓、就業等狀況。參觀了該縣“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展示廳、體驗館,黎紅英詳細了解該縣推進落實“三項工程”的具體做法及存在的難點和堵點情況。

4.7月21日,梅州市首家“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示範站在梅江區客天下幸福島康養園正式揭牌啟用,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黎紅英、副局長彭思學和市就業和人才管理中心主任徐治參加揭牌儀式。示範站的啟用,標誌著我市“南粵家政”工程促進就業工作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將有效解決家政服務“最後一公裏”的問題。

5.8月6-11日,以“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為主題的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暨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在湛江舉行。市人社局副局長黃錦亮帶領我市8名選手參加競賽。經過激烈的比拚,在全省23個代表隊中,梅州市技師學院教師李思寧獲得汽車維修工職工組第5名、學生陳芳菲獲得電子商務師學生組第5名;同時養老護理員和育嬰員工種的選手獲得優勝獎。


市商務局

1.7月,根據市府辦文件要求,收集彙總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單位製止餐飲浪費工作整改情況,形成《關於檢查《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製止餐飲浪費的決定》實施情況的報告(代擬稿)》報送市人大;起草《關於開展“共建文明餐桌 共築誠信客都”係列活動的工作方案(送審稿)》,報市委市政府審定。

2.723日,市商務局分管領導帶隊到梅江區梅花灣、印象田園和梅縣區金德寶、天秀酒店等酒店開展限製旅遊住宿、餐飲業等一次性消費用品使用情況及製止餐飲浪費工作檢查,並發放製止餐飲浪費宣傳海報、台牌、桌貼等宣傳品。

3.7月,市商務局向各縣(市、區)科工商務局和市餐飲行業協會《轉發廣東省商務廳關於調整廣東省“居家上門服務證”申領條件的通知》,加快推進我市家政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工作。

市文廣旅局

7月,編撰完成《梅州市非遺主題線路旅遊手冊》,其中包括一條非遺美食主題線路“舌尖上的非遺 味蕾裏的情懷——客家美食歡樂之旅”。


市農業農村局

    1.7月20日,梅州市農業農村局和梅州市農林科學院共同主辦2021年“梅州茶王”

評鑒暨嘉應茶品牌推介活動。活動共評出“梅州茶王”6款,其中綠茶類3款、烏龍茶

3款;評出創新工藝獎1款。

    2.7月23日,我市成功舉辦2021年全省“三品一標”工作會議暨地理標誌農產保護工程項目推進會。會上總結推廣了“梅江區清涼山茶”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成功經驗,展示了我市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工作成效。

     


     


















主送:陳敏、正勇,金鑾、向芳、張晨,張運全、陳亮、黃偉華同誌,各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誌;省人社廳工作專班;市人大社工委,市三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

抄送:各縣(市、區)人社局、梅縣區民政和人社局。

編輯:盧偉周、李秀茹、賴寶達、丘此越

審核:黃錦亮、彭思學、廖先鑒 簽發 :黎紅英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