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鄉蝶變記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22-06-01 16:57:17  瀏覽:-
字號:

廚鄉蝶變記

梅縣區城東鎮玉水村。(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鍾小豐 攝)

  5月27日,新華社刊發了題為《廚鄉蝶變記》的通訊,聚焦我市梅縣區城東鎮玉水村以打造黨建+廚鄉文化品牌為重要切入點,以人才振興帶動產業振興和文化振興,推動鄉村全麵振興的成效。

  初夏時節,走進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城東鎮玉水村,村道幹淨整潔,樓房錯落有致,村道兩旁、柚子園內的柚子樹正逢花開,潔白的柚子花淡香襲人。一幅美麗鄉村畫卷映入眼簾。

  玉水村是革命老區,曾經也是遠近聞名的“煤礦村”。但在煤礦產業衰落後,村民生活陷入窘境。在精準扶貧時期,玉水村被評為廣東省定貧困村。

  在扶貧政策幫助下,村裏進行了鄉村道路硬底化建設,全村亮化綠化也得到改善。但這些變化,都不足以幫助玉水村徹底擺脫貧困。

  “如何讓玉水村百姓徹底脫貧,一直是擺在玉水村幹部麵前的一道難題。”玉水村黨支部書記郭國青說。

  玉水村的“土特產”是廚師。據介紹,村內煤礦產業被關閉後,玉水村出現第一批外出從事餐飲相關行業的村民。在“傳幫帶”下,全村2000多人,最多時有360多人在全國各地從事餐飲行業,部分還是國家級金牌廚師,年薪超過100萬元的有20多位。

  雖然村裏從事餐飲行業的人員多,但這些大廚基本選擇在外地安家立業,想要盤活利用並以此帶動玉水村改變貧窮落後的麵貌並非易事。

  2018年,廣東省提出實施“粵菜師傅”工程,與精準扶貧政策相結合,通過培養廚師帶動就業促增收。

  豐富的廚師資源讓玉水村搭上了這班政策快車。2018年底,玉水村被廣東烹飪協會認定為全省第一個“廣東廚師之鄉”。借著政策東風,村鎮兩級幹部決定以此為突破口,促進玉水村的發展。

  召集外地名廚們成立“城東鎮玉水村廚師協會”;建立“客家菜傳承創新工作室”;聯合梅州市農校打造“客家菜師傅”鄉土人才培養基地,選拔、培育、輸出廚鄉人才;研發推廣創新菜品,擴大客家菜影響力……與此同時,玉水村積極搭建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和商會等渠道交流平台,不斷引進、服務廚鄉人才,以鄉情鄉愁為紐帶,鼓勵大廚回鄉創業,帶動家鄉發展。

  “這些年一直在外打拚,總想著將外麵的資源帶回村裏,幫助家鄉發展。”看到村裏實實在在的變化,金牌大廚楊政保選擇回鄉創業。他與村裏其他回鄉的鄉賢一起合作投資,創辦了廣東小蠻牛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打造集廚師培訓、采摘園、生態種養等為一體的廚鄉田園綜合體項目,帶旺鄉村發展,促進村民增收。

  廚師人才彙聚在一起,擁有的優勢不僅是廚藝傳承,村裏還將目光瞄向了廚師們特有的“資源”。郭國青介紹,村裏正發展有機蔬菜,通過廚師們的優勢,將這些農產品引入餐飲企業、超市。依托廚鄉元素,玉水村還積極打造一條“廚鄉文化”旅遊精品路線。

  2021年,廣東省開展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鄉村發展迎來更大機遇。城東鎮黨委副書記曾惠珍說:“城東鎮將緊抓鄉村振興發展機遇,以打造玉水村黨建+廚鄉文化品牌為重要切入點,以人才振興帶動產業振興和文化振興,推動鄉村全麵振興,進一步擦亮玉水廚鄉的金字招牌。”(新華社廣州5月27日電)